為何全職媽媽最容易陷入“微傳銷”
發布: 2017-06-01 09:46:37 作者: 佚名 來源: 南方都市報(深圳)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一個屬于孩子們的歡樂日子。這幾年,人們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出現越來越多的全職媽媽。對孩子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對于脫離職場的母親來說,卻讓她們與社會逐漸脫節。為了應對這樣一種狀態,跟上社會潮流,很多全職媽媽走上了“微傳銷”的道路。
日前,據媒體披露,一年回款10 0億元的微商企業“摩能國際”涉嫌侵吞了旗下數萬個代理的代理費。摩能國際旗下擁有多款流行于微信的產品,其中棒女郎系列女性用品知名度最高。這些產品存在嚴重的虛假宣傳嫌疑,女性的任何生理不適或疾病,棒女郎的產品幾乎都可以解決。總體上,它看起來就像是一款包治百病的神藥,但實際上,它沒有什么效果。
產品本身有沒有效果,并不會決定這些全職媽媽是否會卷入,這樣一種“微傳銷”的模式非常“適合”她們,才構成致命的誘惑。對于全職媽媽來說,每天首先要保證一定的家務時間,眾所周知,家務勞動是一個黑洞,可以吞噬女性的無數時間、精力。假如女性想要保持自己的經濟獨立,想要延續連接外部世界的能力,那她就必須要找一個途徑。
傳統的方式,女性要么出來工作,要么就在家相夫教子,一旦選擇后者,就很難有機會連接外部世界。但像淘寶,尤其是微商這種形式出來之后,很多全職媽媽發現這兩者可以兼顧。一些商家看準了這塊市場,于是就有了微商———上面會給代理提供產品,提供傳播方案,甚至提供流量。具體到一張傳播圖片,一句廣告詞,一個轉款的截圖,都由上面提供。對于全職媽媽來說,她們需要的是一部手機和一顆熾熱的心,以及不菲的代理費。
很多全職媽媽因為加入早,代理級別不斷升級,收入不斷提升。當然,她們收入提升不是依靠賣貨,而是依靠發展下線。但這種虛假的成功迷惑了很多全職媽媽,使得她們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全職媽媽在收到的傳播方案當中,會有許多非常前沿非常新穎的一些名字,比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新消費、新零售、新中產等這樣一些詞匯。實際上這些詞匯跟她所售賣的東西沒有任何關系,但客觀上,卻使得這些全職媽媽有了跟世界同步的感覺。
不過后期加入的代理卻沒有這么幸運,但全職媽媽之所以愿意繼續投入,不僅僅因為沒有收回成本的緣故,更因為她們需要社會的認同、家庭的肯定。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很多代理在接受線上線下培訓時,被洗腦也好,被感染也罷,她們確實獲得了組織的認同、肯定,而這些東西在她們平時的生活中是非常稀缺的。很多做了“微傳銷”的全職媽媽為此覺得,自己獲得了社會認可,做的事情不僅僅有經濟意義,還有社會意義。在這種感受中,她們覺得自己不但沒有被社會主流所拋棄,反而引領了社會潮流,這是從前那個在家務中不知所措、在家庭中備受冷落的女人所不敢想象的狀態。
對于很多家庭主婦來說,掙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她們需要獲得一種社會認同,獲得一種社會身份。微商看準了她們的這種心理需求。雖然微商總代理卷款潛逃的事件會導致一部分人覺醒,但只要家務勞動不能真正市場化,全職媽媽不能通過其他途徑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那么即便誤入歧途,她們可能依舊會卷入類似的騙局中去。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