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嬰“營養與疾病預防”全國醫生營養繼續教育項目隆重啟航
發布: 2017-05-19 17:29:03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質量網

“全國800萬醫務人員如果懂營養,將十分有利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日前,2017年“營養與疾病預防”全國醫生營養繼續教育項目(以下簡稱:NDP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對NDP項目和全國800萬醫務人員提出了“要懂營養”的要求。

800萬醫生是“治病天使”也是“營養信使”
在2016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如何落實總書記提出的“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人民健康為中心”?怎么“提高全民健康素養”?NDP項目4年的探索經驗表明,先讓醫務人員掌握正確、科學的保健知識,再通過醫務人員傳達給老百姓,是把治病和人民健康相結合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有效途徑。“要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800萬醫務人員的積極參與。”王隴德院士說,要讓醫生成為治療疾病的天使,也要他們成為傳播營養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的信使。
近9成慢病死因與營養有關 健康防控須“關口”前移
在“營養與健康”的主題演講中,王隴德指出,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的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糖尿病的患病率為9.7%;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萬,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吸煙、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
他明確提出,讓醫務人員掌握重點慢病的營養防控知識,擁有這方面技能,并且在臨床崗位上開展危險因素控制,是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這也是中華預防醫學會發起NDP項目的初衷。

現場,王隴德院士向葆嬰有限公司美國投資方USANA中國區執行副總裁Brent Neidig(聶懷禹)贈送NDP項目讀本
NDP助力“健康中國” 累計培訓12個城市2500名醫務人員
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多次、多角度提出健康消費、人民群眾健康教育等問題,他還特別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通過NDP項目等工作的開展,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正在有序推進。據介紹,NDP項目是中華預防醫學會于2013年發起的大型公益項目。項目針對全國各地區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進行營養知識的集中專業培訓。4年來,該項目在石家莊、成都、大連、南京、青島、杭州、寧波、鄭州、蘭州、長春、珠海、濟南12個城市巡回開展了14場培訓,共培訓二、三級醫院的醫務人員2500余名。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 葆嬰與NDP項目一路同行
王隴德院士還特別對葆嬰有限公司給予NDP項目的支持表示感謝。據介紹,自項目伊始,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團體會員單位葆嬰有限公司一直是項目的獨家支持單位。
葆嬰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烜在講話中指出,在推進健康中國的路徑中,營養是基礎。也正因如此,2013年,當中華預防醫學會發起“營養與疾病預防”全國醫生營養繼續教育項目時,葆嬰自告奮勇,毫不猶豫,申請成為了唯一支持單位。“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更多了解和掌握科學的營養與疾病預防相關知識,他們再在日常工作中向患者或咨詢對象傳播,將千萬倍地放大對社會的健康貢獻。”

百名醫生聽頂級專家講營養 聚焦婦幼營養與體重管理
啟動儀式結束后,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教授重點介紹了“新膳食指南”的營養要求,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趙文華研究員進行了“身體活動與健康”的主題演講,中國糧油學會糧油營養分會賈健斌秘書長專題介紹了“老年營養與健康”。
培訓班還就“婦兒營養”和“健康體重管理”兩個分課題進行了專門培訓。
參與培訓的專家和醫生們紛紛表示,營養與疾病預防相關知識的傳播和普及,能夠被臨床醫務工作者在臨床工作中充分利用,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科學的醫療幫助。同時,更多的普通人也將通過醫務工作者的科學傳播而受益,將營養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飲食,降低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病率。

“營養與疾病預防”全國醫生營養繼續教育培訓項目啟動儀式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共同舉辦。原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監察專員常繼樂,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維中,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孔靈芝,葆嬰有限公司美國投資方USANA中國區執行副總裁Brent Neidig(聶懷禹,葆嬰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烜等出席啟動儀式。
北京市各級醫院、社區醫院從事婦產、兒科或全科醫生等營養相關疾病診治的醫務人員1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和培訓。
上一篇:葆嬰:發揮營養作用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下一篇: 葆嬰鼎力支持NDP 再獲北京衛視關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