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風頭弱化 直銷企業韓國愛茉莉股價暴跌
發布: 2017-03-08 15:39:35 作者: 佚名 來源: 北京商報

“薩德”事件的發酵直接影響了韓國旅游業,同時,近年來在中國市場收獲頗豐的韓國化妝品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近日,在中國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的韓國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股價大跌,未來形勢不容樂觀。業內認為,“韓流”的風頭正在弱化,這對于在中國發展的韓國化妝品企業來說非常不利。一些韓妝品牌店內外韓國代言人的大海報已然不見,對于品牌來說相當于直接丟了一把營銷利劍。
韓妝巨頭股價大跌
近日,中國國家旅游局發布了《赴韓國旅游提示》風險警告。國家旅游局在公告中提醒中國公民,清醒認識出境旅行風險,慎重選擇旅游目的地。此消息一出,韓國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股價暴跌12.7%,創下兩年來新低。
對于愛茉莉太平洋來說,中國是其在亞洲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由于赴韓旅游持續火爆,以及“韓流”文化在中國年輕消費者中極度流行,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過去三年收入持續雙位數飆升。2016年,集團收入為66976億韓元,相比于2015年的56612億韓元大漲18.3%;營業利潤達1082.8億韓元,較2015年913.6億韓元大漲18.5%;凈利潤飆升20.4%至811.5億韓元,2015年為673.9億韓元。
在“薩德”事件落實之后,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要抵制樂天,拒買韓國產品,這也讓韓國化妝品不可避免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隨著“限韓令”的傳開,去年11月,各大電視臺已開始禁止播放韓國明星代言的廣告,多檔韓國綜藝也在近日遭下架。在國家質檢總局連續幾個月進境化妝品不合格公告中,韓國化妝品品質問題曝光次數 “突然猛增”,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赴韓旅游已同比下降了20%,這也導致部分韓國免稅店營收下降近四成。
渠道商態度分化
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品牌商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日化行業觀察員趙向暉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治因素對于化妝品企業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短期影響。特別是對于經銷商,為了減少損失,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盡可能減少韓國品牌進貨的數量。同時,趙向暉認為,“韓流”在中國市場的高潮也已經到了降溫的時候。“相比于歐美品牌,韓國化妝品在中國崛起的初期因素是‘新’和‘快’。新穎的包裝和快速的產品更新速度是韓貨快速吸引中國年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但從質量和技術上來講,韓國品牌與歐美品牌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
與品牌商單方面承受政治事件帶來的壓力不同,渠道商的態度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狀態。有不愿具名的化妝品店店主表示,有了幾年前“釣魚島”事件的前車之鑒,自己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有意降低韓國品牌在化妝品連鎖店中所占的比例,盡可能規避風險。
不過,大多數化妝品店經銷商還是表示出了信心。北京一家嬌蘭佳人的店員表示,由于韓國化妝品的消費者以年輕消費者為主,這一部分消費者“更關心自身的護理需求,對政治事件的敏感度有限,抗壓性很強”,店內暢銷的韓妝品牌銷量并未受到明顯影響 。
提高質量為重
“對于韓妝品牌來說,政治事件造成的影響不可避免。品牌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保持自身的發展節奏,提高產品質量。”趙向暉表示。
根據韓國消費者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韓國市面上流通的25種半永久化妝染料產品中(文眉、文眼線),12種產品的重金屬含量均不同程度超標,部分甚至超過標準值的30倍,個別一級致癌物超標達5倍。抽樣產品中包括了網絡銷量排名前三的品牌產品。由于韓國許多“爆款”化妝品時常出現斷貨現象,因此在韓國有一些不法商販制假售假,韓國不時有新聞曝出查處制假工廠。在中國市場,韓國化妝品不合格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同時,“韓流”的減退在業內看來,對于本土品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搶攻”機會。隨著營銷的淡化,未來韓妝對于消費者來說,也許會從首選品牌逐漸淡化為眾多選擇之一。未來市場的競爭局勢也將更加激烈。
上一篇:愛茉莉太平洋2023第一季度銷售額下滑20% 下一篇: 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蘭芝再登質檢黑榜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