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綠之韻品牌的崛起 見證直銷行業發展歷程
發布: 2017-02-23 16:03:25 作者: 佚名 來源: 億歐網

從2005年12月1日國家頒發《直銷管理條例》,直銷被納入法制軌道到如今直銷發展方興未艾。成立與2003年的綠之韻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湖南知名的直銷品牌則全程見證了我國直銷的發展歷程。14年里,綠之韻獲得快速發展,成為擁有十六大下屬企業,八大生產基地,涵蓋保健食品、生態紡織、日化、酒店、地產等眾多產業鏈條的現代化集團企業。
綠之韻的發展在于規范經營
據記者了解,在上海召開的2016中國直銷行業規范發展國際交流研討會上,主題為“直銷在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與挑戰”。來自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公安部以及國內部分學術研究機構、工商系統、直銷企業代表以及世界直銷協會聯盟部分成員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在會上,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王江平就提到要防止劣幣驅逐良幣,促進直銷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綠之韻集團董事、執行總裁勞嘉告訴記者,長期以來直銷行業的發展受到劣幣驅良幣的困擾,原因在于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劣幣驅良幣的現象最初出現在英國的貨幣市場,是由16世紀英國伊麗莎白造鑄局長提出,他發現人們總是保留儲存成色高的貨幣,優先將手中的殘次錢幣支付出去,最后導致市場上所有流通的錢幣都是殘次品。對應到直銷行業也是如此。在綠之韻看來,打擊傳銷首先要做的是讓消費者對直銷行業的優秀企業的信息充分掌握,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綠之韻,了解綠之韻,信任綠之韻。
因此,綠之韻自創辦以來,始終遵守《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開展直銷經營活動。同時,公司還制定和修訂了各類約束性文件,組織市場人員分區域分批次進行學習。公司在每一個獲批直銷區域的分公司、專賣店、服務機構從選址、裝修,到人員培訓,都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銷售人員也必須通過嚴格的系列教育培訓,按照公司規定規范銷售行為,并開通全國“400親情服務熱線”,設定售后客戶服務小組,設定專門客服法務助理,加強客戶服務力量,保證消費者權益。另外,公司與各級工商、公安機關加強溝通,共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行業自律、規范經營活動,努力規范直銷經營行為,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做貢獻。
社會責任推動綠之韻持續進步
胡國安作為綠之韻集團董事長,長沙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政協湖南省第十、十一屆委員,湖南省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也是湖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湖南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還在2013年被全國工商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2014年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希望工程25周年杰出貢獻獎”稱號。

綠之韻14年累計向全社會實施慈善救助超過6000萬元
面對諸多榮譽,而胡國安更愿意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熱衷公益慈善事業的參與者。十多年來,綠之韻集團在胡國安的帶領下,踴躍參與和傾情捐助社會慈善事業,累計向全社會實施慈善救助超過6000萬元。
據記者了解,綠之韻集團創辦于2003年,注冊資金1億元,主要生產銷售健康食品、護膚品、日用品等類別的100多款產品。胡國安提出,綠之韻作為“企業公民”,必須有正確的企業理念,必須承擔起企業對員工的社會安全保障及對全國各地分銷商的責任、企業對環境的責任、企業對社會的責任。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綠之韻組建了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成員包括“中國螺旋藻之父”曾昭琪、張媛貞夫婦等。2009年12月,綠之韻集團又成功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擔任公司研發科技顧問。2011年,綠之韻獲評“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14年前,綠之韻寄托著萬眾的美好希冀順勢發軔,開啟民族直銷砥礪前行的征程。14年后,綠之韻積極推進“大平臺+大品牌+大金融”戰略,逐步發展壯大,聲譽日隆,以沉穩、膽識、積極、誠信、擔當的企業特質在當今民族企業之林卓爾不群、熠熠生輝。而綠之韻的奮斗史折射的則是中國直銷行業從“冬天”走向“春天”的一個歷史縮影。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