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捐資助VIVA中國兒童癌癥基金項目啟動
發布: 2015-11-16 12:51:45 作者: 佚名 來源: 澎湃新聞網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有40000名兒童被診斷出癌癥,其中約有14000名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種最常見的兒童癌癥,國內預計治愈率僅為40%到60%。11月12日,VIVA中國兒童癌癥基金在上海正式啟動,來自知名護膚品和彩妝品直銷企業玫琳凱感恩公益基金的首期捐贈100萬元,成為了該項目的啟動資金,項目將支持兒童白血病臨床科研,目標是在幾年之內將大陸地區兒童白血病的治愈率提到90%以上,預計每年將有成千上萬個孩子獲救。

玫琳凱率先捐贈100萬元助項目啟動
“在兒童致死致殘的原因中,意外傷害、出生缺陷、兒童癌癥分別排在前三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院長江忠儀表示,目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愈率為70%,在全國居于前列,而由于治療水平的限制,偏遠地區的患兒往往無法就近獲得救治,治愈率很低,國內預計平均治愈率僅為40%到60%。
江忠儀至今記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住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白血病患兒都很想去看一看,當時他斗膽決定讓孩子們實現愿望。在對住院的患兒進行健康評估后,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允許在醫生護士的保駕護航下參觀世博會。“這些孩子后來有的治好了,有的離開了,在離開的那一刻還在回憶那些美好的場景,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正是他們短短的人生最迷戀的。”這一幕讓江忠儀唏噓不已。
在江忠儀看來,雖然有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通過慈善捐獻來幫助患兒獲得部分免費或全免費的治療,但這僅僅只能幫助一個孩子,更需要的是對整個兒童白血病治療的支持。玫琳凱亞太地區總裁蔡慶國透露,正是基于同樣的想法,在VIVA中國兒童癌癥基金項目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玫琳凱感恩公益基金率先捐贈了100萬元,令該項目得以在中國大陸啟動。
主持VIVA中國兒童癌癥基金項目的裴正康醫生是美國唯一一家兒童癌癥中心St.Jude兒童研究醫院的腫瘤科主任,也是研究和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領域的專家。在他看來,中國很多地方的醫生對于治療這一疾病沒有經驗:“光有好的藥,好的方案遠遠不夠,還需要有好的醫生團隊。”裴正康表示,玫琳凱捐助的這一項目正是想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醫療手段,科研成果以及教育培訓提高大陸地區兒童癌癥治愈率。此前,裴正康曾用他和朋友募集的資金,向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和北京兒童醫院提供他本人設計制定的治療方案,超過120位白血病受益于此項目。
全國有20家醫院參與,每年可治療1230名患兒
據悉,玫琳凱感恩公益基金首期捐贈的100萬元將作為該項目在中國的啟動資金,全部用于由VIVA帶領的中國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中心協作臨床研究組的工作,這是一個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和其他全國各地19家醫院共同協作的臨床科研項目,覆蓋上海、香港、蘇州、杭州、昆明、重慶等城市,將大幅度提高各家醫院對于兒童白血病的治療水平,預計每年將直接有1230名患兒在此項目下進行治療,目標是在幾年之內將大陸地區兒童白血病的治愈率提到90%以上。
玫琳凱亞太地區總裁蔡慶國:希望小城市的白血病患兒不會被放棄
“玫琳凱一貫推崇以可持續的方式真正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通過科研方式提高兒童白血病的治愈率無疑是幫助患兒及家庭最積極的方式。”玫琳凱亞太地區總裁蔡慶國表示。在他看來,VIVA中國兒童癌癥基金不是救1個小孩,也不是100個,而是可以救每一年1萬多個新患白血病的孩子,可以救1萬多個家庭。“這震動了我的心。”蔡慶國說。
據了解,自2014年5月專項慈善基金——玫琳凱感恩公益基金成立以來,企業、員工及獨立銷售隊伍的累計捐贈額超過800萬元。除了此次對于兒童癌癥領域的捐助,玫琳凱感恩公益基金還為偏遠地區的孩子捐贈嶄新的標準化課桌,幫助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學習環境;并為貧困家庭患有唇腭裂的女童提供免費修復手術,幫助她們重綻微笑。
玫琳凱亞太地區總裁蔡慶國:這次捐助體現公司的使命,豐富女性的人生玫琳凱幫助孩子,也就是幫助女性的家庭
筆者:您是怎么會關注兒童癌癥領域,這件公益的事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蔡慶國:很坦率地講,當VIVA的楊女士最開始介紹這個項目給我時,我對兒童白血病沒多少了解。她告訴我,她的孩子小的時候得白血病,在這個過程中的她和她的家庭接受的挑戰和壓力,這是蠻感動人心的。小孩的未來是家庭的盼望,如果孩子得了白血病,一家人的未來都受到影響。我覺得,我們這個基金對跟其他基金不一樣,以前一般都是小孩子沒錢醫治,我們撥出錢來,但是需要幫助的人太多,用這種方式去救人太有限了。這個項目是資助把美國最好的技術帶來中國,變成能夠治療中國孩子白血病的方法,這不是救一個小孩,也不是100個,如果研究成功,可以救每一年1萬多個新患白血病的孩子,可以救1萬多個家庭,這震動我的心,也是我為什么同意做基金董事的原因。中國很多白血病孩子的家庭為了救孩子傾家蕩產,如果能夠經濟有效地幫助他們,也是對中國社會是很大的貢獻。
筆者:您個人接觸過白血病患兒嗎?
蔡慶國:我剛剛參與時,有一位杭州的朋友知道我是基金的董事,告訴我有個農村的小孩子得了白血病昏迷,我讓他即刻把孩子送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我想幫到他。后來我發現,由于當地醫生對白血病的了解不深,到上海才發現孩子不是白血病,是另一種危險的地中海貧血病。當然對我來說,不管哪種病我都要救了這個孩子,當時我和另外兩位董事拿出自己的錢來出醫藥費,聽說他現在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對我來說,做慈善有一種滿足感,我救了一個人,希望他今后的人生可以很美好。
筆者:玫琳凱本身是女性美容的企業,關注兒童癌癥治療這個領域和公司的特色契合嗎?
蔡慶國:一個母親為了小孩她愿意犧牲一切,如果我們可以幫小孩子,幫到孩子的母親,幫到一家人,對我們來說也是豐富女性人生的方式,跟我們公司的使命是一樣的。
玫琳凱希望幫助那些在中小城市的家庭
筆者:您感覺國內的兒童癌癥治療水平和發達國家是不是有差距?
蔡慶國: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醫療水準和國外是有得比的,不過大多部分中國人不是在大城市,是在二線、三線、四線甚至五線城市。可以想見,一個在五線城市的小孩子,得了這個病,很多父母親是放棄的,而且也確實救不了他們的命。我們的項目是使越多人受到醫治,是想要教中國人怎么醫治這個病。
筆者:玫琳凱這次捐助的100萬元將怎么用于VIVA項目?
蔡慶國:基金開始啟動的時候沒有資金,玫琳凱感恩公益基金加入進來,我們想把這個項目推上軌道,讓它可以啟動起來,接下來再去籌款。就是不久前,在新加坡香港協會的慈善晚宴上,我為了這個項目上臺喝歌籌款,又有人捐了40萬港幣。這個項目一共有20個醫院加入進來,主要是要形成一套符合中國人特色的醫療方法,需要不斷地試驗和調整,20個醫院需要20個管理流程,資金將首先用于這些。這是玫琳凱第一次投資在開創研究項目,希望它可以影響到中國小孩子的未來。
筆者:之前玫琳凱還舉辦過哪些公益項目?
蔡慶國:用中國的老話說,我不是給你一條魚,而是教你怎么釣魚。作為一家以“豐富女性人生”為使命的企業,我們也致力于以“授人以漁”的公益方式,讓每一位充滿潛能的“未來女企業家”獲得實現夢想的資源和機會。我們在中國盈利的首年即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創辦“玫琳凱女性創業基金”,并引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作為合作伙伴,通過提供小額無息循環貸款,提供技能培訓。我還記得,第一個項目是教她們去養烏雞,用貸款來買蛋,雞長大賣出來,錢還回來,又能借給下一個人,一年之內這筆錢養活了兩三家人。現在這個項目已惠及全國23個省份超過72000名女性。今年我們還在上海舉辦了女性公益創業夢想秀,鼓勵女性順勢而為,追求夢想。
相信每個玫琳凱人都會有做慈善的心態和價值觀
筆者:以前我們衡量企業更多的是看銷售業績,而現在更多的提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您怎么理解?
蔡慶國:談到企業的責任,開始大家有一個誤解,以為只是捐錢,我覺得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體現在企業文化中,帶動的是所有人,選的項目是長遠的,所做的事影響的不只是現在的社會,還有未來的社會。而且,我們帶動所有人來做善事,會影響到員工的價值觀,這無形中也會產生社會的價值觀。現在,我們玫琳凱人累計參加志愿服務的時間達到28萬小時。我覺得作為志愿者是一種心態,如果每個員工都有這種心態和價值觀,對社會也很重要。
筆者:我們知道,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電商又創造的銷售奇跡,電商的發展對玫琳凱是不是有影響?
蔡慶國:因為我們公司的使命是豐富女性的人生,我們對銷售隊伍的承諾是永遠不會變的。一直以來我們的美容顧問通過“美麗到家”服務為消費者帶去專業的護膚美容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隨著電商的發展,玫琳凱公司也在積極思考和探索,因為我們希望找到合適的方式用這個新的渠道幫助我們的銷售隊伍尋找新的顧客,讓更多的顧客買到好的產品,同時也可通過美容顧問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好的成果。這對我們而言不是挑戰而是契機。
筆者: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一些在華外企開始縮減業務,減少人員,玫琳凱的在華策略會不會因此有變化?
蔡慶國: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調查,玫琳凱在中國化妝品市場份額排名中,已連續多年位列前茅。確實經濟或市場會有下跌的時候,但我相信這不會是持續的。每一位員工進入企業都是經過嚴格的人事考核,不僅是我們選擇了他們,同時也是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對玫琳凱而言,員工是公司的財富,我們有很多員工都在公司工作了很長時間,他們已經是公司的一部分,與公司休戚與共,不離不棄。公司也全力為員工提供個人發展的機會和全面的培訓,如因為經濟下滑就裁員,無異是放棄了自己的資產,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玫琳凱相信,公司愛護員工,員工也更樂于為公司做貢獻,那這家公司會成功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