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再獲數字貨幣身份 世界或迎貨幣M5時代?
發布: 2015-09-25 09:59:04 作者: 佚名 來源: 華夏時報

大洋彼岸的比特幣最近有些熱鬧。
繼9月18日美國監管機構將比特幣納入到大宗商品交易后,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進程也正式破冰。北京時間9月23日,美國一家公司從紐約州監管機構獲得第一張數字貨幣許可證,這意味著公司將可在紐約州持證提供數字貨幣服務。
一直以來,比特幣都停留在小眾投資階段,但美國將比特幣納為大宗商品后首現機構身影——美國一家ETF管理公司首次購買了比特幣資產。
量躍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張捷向記者表示,比特幣等電子貨幣實際上是M5,與M4一樣是金融衍生品。“貨幣的現代概念是支付媒介和信用憑證,差別是M0—M5的流動性不同,美國現在給比特幣賦予了大宗商品和電子貨幣的雙重屬性。”
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創始人兼CEO李林認為,CFTC對比特幣的新定位,有望幫助比特幣步入一個新的有序發展階段,促成比特幣行業的合規競爭。比特幣新定位也將揭開比特幣從極客概念邁向大眾投資品的序幕。

比特幣合法化
中國的比特幣玩家李玉最近有些興奮,他手里的比特幣價格受最近利好政策不斷走高。9月22日,火幣網公布的報價顯示,比特幣/人民幣上一日自1445附近大幅飆高至1539水平。
9月18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宣布正式將比特幣歸為大宗商品,這意味著比特幣現在被歸類為像黃金和石油一樣的商品,交易行為將需遵守所有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場規則,此舉表明美國官方已經承認比特幣的價值。消息傳來,火幣網交易量1小時交易額曾達3000萬元。而比特幣美國市場迎來活躍期,美國一家ETF管理公司首次購買了比特幣資產,這是全球首只以某種形式擁有比特幣資產的ETF。
最新的利好則是數字貨幣證書,這次獲得數字貨幣證書的美國公司Circl有高盛集團的支持,該公司從紐約州監管機構獲得的第一張數字貨幣許可證是基于第一套美國政府方針而開發的,針對的目標對象是在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領域中運營業務的公司,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保護、防止洗錢活動以及提高網絡安全性。
此前,美國州銀行監管者聯席會發布了關于電子貨幣的最終版監管模型框架,建議推進對電子貨幣經濟活動監管的進程,其中包括第三方交易公司。
目前,除了紐約州以外,Cirle公司已在或正尋求在美國其他州獲得許可證。Circle公司利用比特幣“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允許消費者進行匯款,“我們自視為一家消費者金融公司,并將比特幣視為一種具有能動性的技術。”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項重要技術,通過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過去十分鐘內所有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財經作家、比特幣研究者肖磊告訴記者,區塊鏈相當于去中心化的技術,比如股票是公司發行,貨幣是央行[微博]發行,而區塊鏈則不需要中心,不需要背書,技術保密性好造假很難,貨幣發行可以采用此技術。
有消息稱,包括巴克萊銀行和高盛集團在內的九大銀行正考慮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記錄虛擬貨幣的走向,加強比特幣的安全性。另外,俄羅斯央行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比特幣區塊鏈技術。
李林說:“中國絕大部分的比特幣業務與挖礦和交易有關,而美國比特幣創業者聚焦于比特幣存儲和應用,誕生了一批專注于比特幣應用和區塊鏈技術的創業企業。”
M5橫空出世
目前,中國無論是銀行還是官方機構尚未對比特幣進行表態。
中國針對比特幣政策還要追溯到2013年12月,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風險提示文件,正式表態比特幣不得作為貨幣存在,但交易合法,民眾可以自由買賣。比特幣在經過2013年超過一百倍的暴漲后形成2014年超過70%的暴跌。
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可以看出這種變化,該平臺自2013年9月上線,火幣網日交易暴漲,僅50天突破1000萬元、第180天突破15億元,創造了全球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最高記錄。截至目前,火幣網累計成交量已達1403億元。
肖磊認為,正是因為中國對比特幣的嚴格監管政策,比特幣發展才步入到低谷中,尤其是嚴格第三方支付,使得比特幣的交易量減少。
“2013年比特幣火熱時我曾寫書預測美國會采取措施將比特幣納為美元的附屬。”肖磊說,比特幣的交易量越大,美元的擴張能力也就越大,美元的蓄水池就更靈活。美國一直在為美元尋找新標的,美元可以從比特幣交易中獲得定價能力,類似石油美元。
石油美元是源于絕大部分石油在國際市場上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美國通過石油美元獲得價格的話語權。美國目前一方面將比特幣納入大宗商品,另一方面以電子貨幣的形式讓比特幣支付合法。
在肖磊看來,美國將比特幣納入大宗交易否定比特幣的貨幣屬性,這主要是為了不讓比特幣搶占美元的地位,“但比特幣兩重身份并不沖突,就像黃金與美元脫鉤但各國都儲備,且黃金廣泛用于國際支付中和債務償還。”
目前,世界各國對貨幣供應量以M為計,其中M0為現金(通貨),M1為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
“M4等于在M3基礎上加金融衍生品如CDs等,M5則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電子貨幣。”張捷說,經常提到M2超過百萬億,事實上美國廣義貨幣M2比中國少,但因其金融衍生品等市場可以替代貨幣的流動性,如果計算衍生品市場的話,美國的超廣義貨幣M3、M4、M5要比中國貨幣多得多,幾乎是個天文數字。
“因為貨幣概念本來就有差異,這種差異導致我們對待貨幣流動性泛濫是加息,而西方是降息。”張捷說。
比特幣已具備投資避險功能。李林說,自今年8月24日全球金融市場發生大幅下跌以來,投資者避險情緒持續升溫,而比特幣與黃金是少數價格維系在大跌前水平的資產。“比特幣交易衍生品近年來迅速發展,火幣網上有比特幣兩融交易、期貨交易等。這些新型交易工具在擴大投資收益的同時也對投資者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只比特幣ETF基金有望吸引更多專業機構加入,為普通投資者通過基金渠道投資比特幣帶來契機。”
肖磊認為,隨著世界各國對比特幣的重視,會涌現一批創業企業。“雖然比特幣不是主流的金融產品,但會切出一塊金融蛋糕,這是監管層和創業者需要思考的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