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大市場 小政府” 直銷條例修改進程將大大提速
發布: 2015-02-27 17:35:37 作者: 佚名 來源: 湖南日報


一張圖教你看懂直銷和傳銷的區別
合法直銷 非法傳銷
編者按:獲牌直銷企業從雅芳、如新2家到如今的49家,直銷從業人員從零零星星到4000萬人規模,銷售額從幾億元到現今的1600億元,近十年的發展歷程讓直銷業走過了“泥濘彎路”,逐漸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2014年5月,我省開全國之先河成立了省級直銷協會。協會成立以來,不但充分發揮了紐帶和信息中樞作用,更重要的是,正在為促使全國直銷業“破繭成蝶”的過程中起到標桿效應。
本報自去年7月開始,推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全省直銷行業系列報道,連續大篇幅報道了我省直銷業的要聞及動態,多篇稿件被各大網站轉發,引起了廣大讀者和網友的關注。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不少網友對直銷仍是“霧里看花”,疑問重重。省直銷協會就此整理了部分網友有代表性的問題,為大家答疑解惑。
網友滄海一粟:目前市場上很多人都認為直銷就是傳銷,模糊了二者的概念,請問如何對直銷與傳銷加以區分和界定?
省直銷協會:想深入了解直銷與傳銷,應先知曉二者的發展背景。國家從1990年開始引進國外經營方式,傳銷模式也隨之進入了中國內地。但當時還沒有相應的法律規章來規范和管理傳銷,國民對它也極為陌生,以致1990—1995年傳銷模式在內地一直處于無序發展的狀態,傳銷市場混亂不堪。到1996年,國家工商總局根據國務院指示,發布了一個單層次傳銷管理辦法后,才開始對傳銷模式進行初步規范與管理。
然而,傳銷已經給社會造成了嚴重損害。為了遏止損害蔓延,1998年國務院快刀斬亂麻,下發了10號文件,全面禁止傳銷。直到2005年12月1日頒發《直銷管理條例》,直銷在中國內地才正式納入法制軌道,消費者、生產者、企業、執法監管部門才開始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直銷從此在中國內地才作為一種合法經營模式存在。
《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分別對直銷與傳銷給予了區分和界定:直銷即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而傳銷則是組織者或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以被發展人員(包括直接與間接發展的人員)的數量或銷售業績為依據計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說得通俗一點,直銷是以銷售產品為導向獲得合法利潤;而傳銷則是以拉人頭牟取非法利益。如果不抓住這個根本實質,單純從經營模式上來對比,是難于區分直銷與傳銷的,因為網絡銷售、團隊計酬、學習培訓、發展下線并通過下線提取業績這些方式,是二者都有的,所以很難單純以之來界定它是直銷還是傳銷。
網友澤小S:我們是邵陽的一家從事食品加工的企業,請問是不是任何行業和企業都可以申請直銷牌照?且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省直銷協會:進入直銷業,申請直銷牌照是現行制度所規定的,哪些類型的企業可以申請直銷牌照以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直銷管理條例》中已有明確規定,只要符合規定的企業都可以向國家商務部提出申請。
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并非有無直銷牌照,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只要在生產、銷售過程中不欺騙消費者,不損害國家利益,不危害社會秩序,并且能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企業都是國家支持和認可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框架下,只要是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就應該允許存在,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市場銷售模式。
網友獅子座:我是懷化人,現在失業中。我想從事直銷業,請問如何選擇直銷企業并成為一名合格的直銷員?
省直銷協會:要從事直銷業,當好一名直銷員,確實要選擇一個好的發展平臺。究竟什么樣的企業才算是一個好的直銷企業呢?好的直銷企業絕非靠炒作起家的皮包公司,而是應當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效益,并能依法納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應當有合法的、消費者信得過的主導產品;應當有讓直銷員滿意的激勵分配制度,保證直銷人員通過合法銷售獲取相應的酬勞。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直銷員,絕對不能搞虛假宣傳,靠夸大產品功效欺騙消費者牟取非法利益,而應該真誠熱情地為消費者服務,通過擴大銷售增加收入,在消費者心中留下良好口碑。
網友秋雨軒人:目前市場上打著直銷旗號的企業很多,規模、質量良莠不齊,請借我一雙慧眼來分辨這些企業是否合法合規?
省直銷協會:當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直銷市場體系,直銷企業良莠不齊的現象比較突出。但要從中辨別出良莠并不那么簡單容易,主要還是靠執法機關站在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之上,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通過企業信息備案查詢、違法違規信息披露等方式客觀地公開企業信息,讓社會大眾從中了解企業。
網友善良的蚊子:作為直銷員,在直銷方式上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省直銷協會: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直銷方式有多種,其中“融資返利”、“大單復制”、“囤貨出局”、“上市掛牌”等都是違法的,它不僅僅是傳銷而且是經濟詐騙,若這類企業以學習會、招商會、培訓會議等方式來拉攏、欺騙經營者,不但不能加入,而且要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使之成為過街老鼠。即使是獲牌企業,如果進行大單復制、囤貨出局也是違規違法的,工商部門、公安部門同樣會給予打擊,以規范獲牌企業的行為。
網友梔子花開:作為消費者,使用直銷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信譽問題等,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省直銷協會:作為消費者,無論是購買了有牌企業或無牌企業的直銷產品,都應該按照《直銷管理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發現問題可要求退換貨,并要求賠償相關損失,同時還可向工商部門“12315”舉報,協助監管部門凈化直銷市場。
網友會飛的魚:《直銷管理條例》頒布近10年了,很多規定已明顯滯后于市場發展,你們認為國家短期內會對該條例進行修改嗎?
省直銷協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2005年頒布的《直銷管理條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適應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國家主管機關也已經注意到該條例的滯后性,所以,我們預計修改直銷條例應該會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但也很難在短期內完成。這是因為,一方面對于直銷這種涉眾較廣,容易引發群體事件的敏感行業,修改管理條例務必慎之又慎;另一方面,職能部門雖然要求各個直銷企業對法律法規提出合理化意見,但推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我們認為從法律運行和修改程序考慮,大概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然,在強調“大市場,小政府”、讓市場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大背景之下,修改直銷條例大大提速是完全可能的。
這個問題既要寄希望于上,也要寄希望于下。所謂“上”,是國家有關部門須重視直銷業,特別是監管部門、立法部門,要有與時俱進的勇氣;所謂“下”,是指直銷企業、企業家、直銷從業人員、直銷業專家等,應該有歷史使命感,勇于呼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只有上下聯動,才能加快修改法規的進程。
總之,我們希望盡快修改,因為現行法規與客觀實際相脫節的尷尬局面,不但對企業和從業者不利,對監管部門也不利,只有制定一個清晰的標準,才能讓大眾明確認識直銷,準確把握直銷業的發展方向。
此外,我們認為,直銷這一業態,具有促使農副產品加工增值、實現農業產業化、降低企業成本、解決社會就業、增加國家稅收等優勢,市場應該允許各種業態并存和發展,不需要刻意使直銷特殊化、神秘化,而應摘除有色眼鏡,一視同仁,讓社會大眾正確地去認知和接受直銷,讓直銷的正能量得到充分發揮。
上一篇:三八婦樂人事巨變:袁曉峰失勢,韓美寧上位 下一篇: 哈藥三精重組能否互救遭質疑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