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儉:服務億萬家庭“生態家”再造產業平臺
發布: 2015-02-13 13:54:29 作者: 佚名 來源: 東方財富網

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脈)是中國健康產業的“常青樹”,是一家堅持做了22年健康產品的企業。近年來,中脈在業內率先提出了“生態家”的養生理念。即讓生態養生不再只是局限于產品或個人理念,而是以家為單位,服務于億萬家庭。
廣西巴馬是知名的長壽之鄉,近年來,去巴馬養生的人絡繹不絕。中脈模擬巴馬長壽五大元素:陽光、空氣、地磁、水、食物,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將巴馬搬回家,讓更多的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巴馬的生態環境。
2014年末的一個午后,中脈國際董事長周希儉接受了《瞭望東方周刊》專訪,周希儉說: “通過這幾年的不斷研究和開拓發現,我們倡導大家養生,僅僅養身是不夠的,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還要養心、養德、養志、養慧,我們把它稱之為‘生態家’。”
周希儉同時表示,生態家的實現僅靠中脈一家還不夠,中脈倡導的“生態家”其實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不僅可以提供中脈的健康產品,更多符合生態理念的企業產品都可納入其中。
巴馬的靈感與創新
盡管“世界長壽之鄉”聲名遠揚,周希儉數年前去巴馬考察還是吃了一驚。
他泛舟盤陽河時,見撐船老人身姿矯健,便問:“您老六十多吧?身體真棒!”老人哈哈一笑:“年輕人,我87了!”
國內外科研組織長期研究表明,巴馬人長壽與當地的陽光、空氣、水、地磁和食物密不可分,健康的生活不僅僅是吃一些保健品,外部的生態環境對人身體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周希儉認為,巴馬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是每一個做健康產業的企業應追求的活生生的樣本。他想通過“把巴馬搬回家”,讓更多人和家庭享受巴馬的環境,實現“生態家”。“生態家”最終要創造一個提供生態的生活環境的平臺,既是更好的家居環境和家居解決方案,又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
這些年中脈開始不僅僅針對個人,而是以家為單位進行生態養生服務,“家里衣食住行,我們通過科技方式,讓每個家庭用的東西都是智能的、環保的,吃的是有機的。”
“我們現在提供的健康產品是觸摸可及的,未來通過生態家,還可以擴展到更廣的層面,向教育培訓、養老、品質旅游拓展。”周希儉說,這就是我們憧憬的“生態家”,它應當是綠色、高品質、和諧、健康、快樂的。
周希儉饒有興致地暢想“生態家”的想法:綠色,就是要讓生態的理念得到倡導和踐行,讓家庭建設的方方面面都和自然和諧共生;高品質,是從個人、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體現高科技、高質量、高品味、高享受;和諧,充分體現人與自然關系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科技與人文的統一,家庭幸福和生活品質的統一,生態健康和快樂幸福的統一;健康,能夠助力家庭成員健康,倡導并傳遞健康的理念;而快樂,則是指讓家庭成員獲得快樂、舒適的感官體驗和精神享受。
據了解,“生態家”將成為中脈2015年的戰略發展方向。
“生態家”讓家更生態
當環境和空氣質量持續惡化,周希儉思考著 “生態家”的發展未來,他探索著將目前單純的產經銷傳統企業模式轉型為以改善微觀生活環境為目標的資源整合平臺,他憧憬著這是行業與家庭共同成長的平臺。
周希儉曾在哈佛大學參加養生學的學習,學校教授談及,與長壽養生密切相關的是關系,以及心態、情緒、生活習慣、食物、生態環境等。
“與我們的理念非常契合,雖然東西方文化有差異,但我太認同他們的說法了,老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獨。”周希儉說,盡管中國養生文化源遠流長,但由于現在城市的快節奏,更多的人將養生僅僅聚焦于養身,中脈提出的“生態家”則包含了“養身、養心、養德、養志、養慧”等各方面。
“養心是內外兼修,內心平靜豁達,養德是美好的德行,養志是人活得有希望,養慧是勤動腦。”周希儉說,“家是所有人的港灣,中國人家庭觀念重,建設好家庭,提高生活品質,是大家最美好的心愿,所以我希望中脈的養生理念也能服務于家庭。”
“中脈就是一個大家庭”,在企業內部,中脈倡導家庭孝德、職業誠德、社會公德,同時《弟子規》、《孝經》等孝德傳統文化是所有員工的必修課,傳統節假日給員工父母寄孝心錢,帶顧客旅游、為顧客服務……“周希儉說,健康產業的企業員工要”在家孝父母、在外愛顧客。
在中脈“大家”之外,2012 年秋,中脈聯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共同啟動“全國孝德關愛工程”。對下一代,中脈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合作,打造專業的公益平臺,實施“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等項目,為中西部學校配備合格教師,出資建設衛生室并培訓校醫。2014年秋,中脈為此發起設立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一啟動就是大手筆:5年投入一億元。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希望‘生態家’帶給億萬家庭的,不僅僅是陽光和水的變化,還有思想的變化。”周希儉說。
上一篇:中脈公益基金會參與起草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下一篇: 道和集團周希儉訪“家基金”首個救助對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