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人才碰環境不好,只能跳槽嗎?
發布: 2014-08-16 10:55:47 作者: 佚名 來源: 博思人才網

很多精英人才身處世界一流的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資源和實踐,周圍都是國際化素質的人才。他們發展的主要問題或限制,究竟是所處的環境,還是他們自身?
華爾街人才爆發的“出走潮”再次讓國內企業重新審視高級人才的保持問題。的確,步入今年以來,4G、生物、金融、地產、IT中的游戲與團購……通過跳槽實現曲線升值似乎成為中國精英人才的首選途徑。2013年的報告顯示,房地產行業跳槽率高達33.8%,位列“年末人才跳槽十大高危行業”第二位,僅次于IT業。在答復因何跳槽時,“環境不好,換個環境和平臺”成為這些精英人才共同的理由:發展速度遠遠不夠,沒有足夠的成長機會不一而足。
精英人才碰環境不好,只能跳槽嗎?
但事實上,很多精英人才身處世界一流的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資源和實踐,周圍都是國際化素質的人才。他們發展的主要問題或限制,究竟是所處的環境,還是他們自身?
問題也許不是環境!如果你很幸運地進入跨國公司或國內的一流公司工作,你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能獲得一切。的確,這類公司能夠提供非常好的機遇,但關鍵是他們要充分利用。有些員工一旦進入了不錯的環境,他們就不再繼續努力。比如,我曾碰到過一個北京大學畢業的候選人,他進入知名公司后,發展得不錯,自我感覺也頗為良好,但總是缺乏熱情,少了些年輕人的激情與上進心。有一次他找到我談起跳槽的想法,坦言公司發展平臺與空間不好,準備換個新的環境。我了解他的情況后,問了他3個問題:一是目前他的工作量是否飽和?二是在公司內的工作是否足夠積極主動?三是行業內競爭對手的背景及業務情況你了解多少?他沉默了。
我告訴他,很顯然你對這個行業還不很熟悉,還有很多要學習的東西才能更好地做好這份工作。如果自己坐在辦公室不動、缺乏積極主動性去參與,就認為環境不好而想跳槽,這不是合理的職業選擇。我很理解他們,很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雖然還沒有真正證明自己的能力,但總覺得自己懂不少東西,應該去做更富挑戰性的工作,于是就坐等機會上門。機會沒掉下來,就想跳槽了。
我還碰到過一個候選人,在國內一線的地產商做客戶服務,各方面都不錯,在這里他實現了他很多的人生價值。但是,作為副手的他總有種“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念頭,總想做個老大品味一下。于是,到了一家中型地產公司負責客戶服務。但他很快發現,新公司的環境遠沒自己適應了近10年的老東家好,各種流程的不規范,加上工作量的增大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他越來越難去顧及自己的家庭,事業已經有了,但是家庭的溫暖似乎離他越來越遠。在所謂的新平臺、新環境上發展得甚不理想。
這兩個例子其實提醒精英人才,在想到環境不好而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時,不妨先想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及自己的需求。對任何一個不愁工作的精英人才而言,總是會有另一個更好的環境,你的確可以努力去加入。另一方面,在目前的環境中,你也總是可以想辦法做得更多來幫助你更好地發展。這兩者之間,對于提升你的能力,更簡單、更迅速的方法是,更努力地利用你現有的環境,而不是當你在環境中感到一些挫敗,就選擇轉換工作或尋找新的環境。新的環境,不代表是你新職業的起點!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