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藍帽時代”即將謝幕 市場門檻放寬是利是弊
發布: 2014-05-04 16:17:14 作者: 佚名 來源: 崴達健康

近年來,保健食品行業政策頻出,每一次新政都會對行業帶來沖擊,今年,更出“重磅”政策——保健食品“非行政許可審批”,意味著藍帽審批將要被取消,這一新政,必將引起行業地震。
保健食品列入非行政審批
2014年二會期間,上級強調:“今年將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并逐步取消各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對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原則上予以取消,確需保留的要通過法定程序調整為行政許可,其余一律廢止。”
2014年2月1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該目錄內國產及進口藥品注冊、國產及進口醫療器械注冊、特殊用途化妝品及化妝品新原料等27項審批列入“行政許可”,而保健食品注冊審批列入了“非行政許可審批”。
依據上級的改革精神,保健食品注冊審批就得廢止了,伴隨中國十多年的保健食品行業的“藍帽子”將要謝幕,生產保健食品再不用先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這一關,此新政必將深遠影響保健食品行業。
保健食品審批,不僅僅是燒錢

保健食品審批,是單位主體(企業或機構)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申請批準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如果審議通過,就獲得一個國食健字的批準文號,其產品包裝上就可印上藍帽子的標識(所以行業內俗稱保健食品為藍帽子)。
近年來,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對醫藥保健品廠商及藥店的管理極為細致,從產品審批、命名、標識、廣告、銷售渠道等均有文件法規,紛繁的管理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有著積極作用,但也制約著行業的發展。
在保健品招商會上,“產品是否有藍帽,這藍帽是否正規”,這是經銷商關注的最基本的問題,如果以上二問題有一否定,產品就進不了藥店。藍帽子是保健食品進入藥店合法銷售的前提,其重要性不可言謂!
藍帽如此重要,就使得保健品企業紛紛向國家藥監局申請草帽,業內人士稱,一個藍帽的申請費用幾十萬至數百萬不等。國家藥監局批一個藍帽又不能三兩個月能批下來,有的得花上幾年時間,便催生了與藍帽相關的服務——快速審批服務、藍帽轉讓買賣等等,這些服務一步步推高了保健食品的成本。
或許國家藥監局審批保健食品的本意是規范產品質量,然而他的“注重產品審批、放輕生產管理”的風格,使得近年來均有產品質量問題發生,于是有業內有人士半開玩笑的說,“保健食品審批就是燒錢,要生產保健食品,就先得花錢去國家藥監局買藍帽子。”
藍帽是升值還是降值
依據新政,國家藥監局今后不再審批保健食品,藍帽子就意味著不再增加,那么,藍帽的價值是升還是降?有人士說,“藍帽子不值錢了,將會看到——做藍帽申批和轉讓的公司將一夜消失,擁有眾多藍帽的廠商的心會拔涼拔涼的,辛辛苦苦花了錢的審批下來的藍帽一下子貶值到幾乎為零。”
然而,國家質檢總局有規定:“生產加工企業生產的膠囊、口服液、片劑、沖劑等,該類產品暫不納入市場準入發證范圍。”——企業把食品做成膠囊型、口服液型、片劑型、霧劑型都可以,問題是這種名稱不能當作普通食品,企業要生產,要向國家藥監局申報保健食品類型。保健食品國家藥監局即然今后已不再審批,國家質檢總局幾時去掉上述規定的“暫不”二字呢?“暫不”——“暫時不能,將來或許就能”。國家質檢總局暫時卡住了保健食品行業。“暫不”二字不去掉,保健食品行業并沒有放開,藍帽由于不再增加,它還會升值嗎?
禁止產品準入,即是違背自由市場
我國當前的保健食品生產情況是:保健食品由國家藥監局審批下來,拿到藍帽批準文號,即是拿到了產品準入證,沒有這個批準文號,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就受到極大的限制。國家質檢局的“生產加工企業生產的膠囊、口服液、片劑、沖劑等,該類產品暫不納入市場準入發證范圍”的規定,更是逼著企業去國家藥監局申請藍帽子。
如今,保健食品列入了“非行政許可審批”,意味著國家藥監局不再申請藍帽,而國家質檢局的規定,又把產品準入給卡死了,那么企業要生產新的“膠囊、口服液、片劑、沖劑”的產品,該怎么辦?
有專家認為:禁止產品準入、人為設置壁壘、阻止自由競爭,是違背自由市場的行為,是逆市場經濟。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得拿出意見或辦法消除產品準入的壁壘,能夠使眾多產品準入市場,使廣大保健食品企業能夠自主生產銷售保健食品,只有這樣才能讓行業自由競爭,充滿活力。
放寬市場,已在路上
自本屆政府上臺以來,上級多次講話中強調“簡政放權,正確地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放寬市場準入,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增強市場競爭力,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動力。”
保健食品審批列入非行政審批,即是國家藥監局順應此次改革的要求,放寬市場準入,影響將會深遠,其積極作用表現在,為企業節省了審批費用,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減少了權力尋租空間,但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產品質量的監管將會面臨著更大的壓力。現在由于諸多細則尚未出臺,保健食品行業的前路如何,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頗具詩意的描述:這讓我們看到了“走在放寬市場的道路上”,何時走到“真正放寬”,一年二年,或是更久?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上一篇:三八婦樂人事巨變:袁曉峰失勢,韓美寧上位 下一篇: 珠海圣原獲得第36張直銷經營許可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