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嬰為高齡孕婦預防出生缺陷出招
發布: 2014-05-04 14:29:13 作者: 佚名 來源: 葆嬰

“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這是我國人口政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做出的一次重大調整。
今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落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截止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已開始開發二胎政策。但二胎政策開放的背后,也引出了諸多社會關注問題。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1600萬新生兒出生,其中大約有90萬帶有出生缺陷。中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每年臨床明顯可見的出生缺陷約25萬例。高齡產婦生出畸形兒的可能性更大。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計劃生育政策推行以來,第一批獨生子女的年齡已經超過了35歲。而在臨床醫學上,35歲以上的女性懷孕已經稱得上是高齡產婦。

能不能懷上寶寶可以通過一系列孕前檢查得出結果。但如何保證寶寶的健康,則是很多媽媽擔憂的問題。政策實施以來,全國各大醫院的生育門診,來訪咨詢的高齡媽媽明顯增多。在這一背景下,2014年4月4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葆嬰有限公司協辦的“營養與疾病預防”教育活動走進千龍網,向社會普及育兒知識,為高齡孕婦預防出生缺陷出招。
“針對預防出生缺陷,國家啟動了一級、二級、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指通過宣傳教育、優生咨詢、高危人群指導、孕前實驗室篩查、營養素補充等方式綜合干預,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二級預防是指通過孕期篩查和產前診斷識別胎兒的嚴重先天缺陷,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減少缺陷兒的出生。三級預防是指對新生兒疾病的早期篩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避免或減輕致殘,提高患兒生活質量。簡單來講,這三級預防就是分別達到不發生、少出生、及時治療殘疾。”參與這次活動的葆嬰首席健康顧問張文敏表示。
作為育齡夫婦來說自己能把握的就是適齡生育、良好生活習慣和營養攝入了。顯然,這三級預防里一級預防具有重要和關鍵的意義。
“研究資料顯示,媽媽們懷孕后身體對熱量的需求增加最小,但對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需要卻很大,準媽媽試圖通過飲食滿足所有營養需要時,常常會發現熱量超了,可一些營養素仍然不能滿足需要,那些體重增長很多但依然存在腿抽筋或貧血的孕婦就是如此。”張文敏說。
比如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神經管畸形及先天心的發生;維生素D缺乏影響胎兒骨骼和牙齒發育,可致先天性佝僂病、低鈣血癥等;維生素B2缺乏可導致未成熟兒及死產發生率增高。因此,在盡可能的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孕婦有意識地補充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元素是非常有意義的。
張文敏還建議,日常飲食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豐富膳食內容,有意識增加優質蛋白攝入,在適量奶制品基礎上增加大豆蛋白攝入。少吃精米白面,多吃五谷雜糧、雜豆等。增加果蔬特別是綠色蔬菜攝入。增加海產品攝入,減少油炸食品、高糖食品攝入。還可以通過膳食外營養第四餐的攝入,補充膳食獲得的不足或不均衡。
上一篇:讀懂配料表 遠離傷“心”的反式脂肪 下一篇: 伏案工作者的自我保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