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中國留守兒童公益回雅安:感謝一年不相忘
發布: 2014-04-25 09:22:04 作者: 佚名 來源: 三生

2013年4月20日,一個中國人不會忘記的日子。
那天地震無情而來,讓包括雅安在內的多個地區成為廢墟瓦礫。為了重建家園,不少父母選擇遠到外地打工,讓這片地區留守兒童問題變得更加突出。
讓人欣慰的是,災后各方的支援讓這片土地慢慢拾回生機。作為第一家向四川省慈善總會捐款救災的企業,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通過中華慈善總會“三生愛心基金”,參與災區的學校重建,并將四川作為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的重點區域之一,為孩子們送去陪伴和快樂。
一年過去了,這里發生了怎樣的改變?4月16日至18日,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組織志愿者重回四川,探訪災區孩子,再一次把快樂帶進這片讓人們牽掛之地。

災后重生
這一次,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來到洪雅、屏山、雅安三個地區,它們都在雅安地震當中遭受重創,也是三生災后支援計劃的重點幫助區域。包括通過中華慈善總會三生愛心基金捐款100萬元參與洪雅縣花溪鄉中心小學的重建工作,捐款80萬元支持這些地區的25間“三生愛心教室”建設,另外向宜賓捐贈了共計300萬物資。
這些資金物資捐助都落到的實處,當三生志愿者重新回到這些地方,能夠感受到重新煥發的勃勃生機。

在洪雅縣花溪鄉中心小學,重建工作還在緊張進行。學校把最好的房子都騰出來給孩子上課用,老師們還只能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辦公。
在這樣的環境下,建在板房里的臨時“三生愛心教室”,電視、電腦、圖書、音樂器材、文體用品一應俱全,成為孩子們豐富課余活動、與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聯系溝通的小樂園。
在屏山鎮,這里的生活已經重歸正常,處處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就像三生志愿者剛認識的小雨一家,一間由外婆打理的簡陋而淳樸的茶鋪,茶香且溫暖,靜候四方客人。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祖輩與孫輩的關系融洽,笑臉常掛臉上。
而在震中雅安蘆山縣,孩子們也漸漸走出苦痛的陰影。那些一幅幅以黑色和灰色為主色調的繪畫,漸漸被色彩斑斕的新繪畫所替代,像是孩子們心中的花朵正在重新盛開。
快樂回訪
這一次回訪四川,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和志愿者們都作了最用心的準備。
在到訪之前,三生志愿者們就自發募款購買了一大批學習文具,準備送給這些地區的留守兒童。“禮輕情意重”,小小文具承載著三生志愿者們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懷。
為了更好幫助留守兒童心靈成長,三生志愿者準備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擁抱快樂,擁抱愛”的主題班會,在心對心的交流當中,讓孩子們更理解父愛和母愛,教孩子們學會敞開心扉,收獲快樂和成長。
在班會上,志愿者們與留守孩子們一起寫下了自己對愛的心愿。孩子們還紛紛許下承諾:“要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不惹爸爸媽媽生氣”、“要幫爸爸媽媽照顧好家里的爺爺奶奶”……
每一間“三生愛心教室”都設了一塊充滿色彩的笑臉墻,志愿者帶來了拍立得相機,一一為孩子們拍下最美的笑臉,然后一起把笑臉貼在笑臉墻上,匯成一顆象征著快樂成長的愛心大樹。在“大樹”的上面,還有三生公司董事長黃金寶叔叔給孩子們帶來的溫暖話語:“快樂的秘籍,源自于分享和傳遞。”
而每到一個地方,三生志愿者都與孩子們親密互動,陪同孩子們游戲、閱讀和繪畫,始終帶著最燦爛的笑容和孩子們互動,希望快樂能夠感染彼此。
“走心”公益
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是從2013年開始的一項持續公益行動,旨在關注“留守兒童”生活、學習、情感和心理需求,促進留守兒童現狀的改善,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和睦而努力。同時,三生愛心教室則為活動搭建了平臺。

在三生公司看來,對留守兒童的幫助不應只是停留在物質資助的層面上,通過三生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希望呼吁公眾更多以平等尊重的姿態來幫助留守兒童這個群體,用更多的陪伴、關懷和溝通來讓孩子們擁有更多快樂。
參與到這次四川探訪的三生志愿者小楊深有感觸。一年后,再次踏進這片災后重生的地方,目睹生機和希望,讓她感到快樂和欣慰。“感謝這些孩子們,他們的笑容讓一年來的付出有了最好的回報。愿愛和關懷,能夠一直陪伴左右。”
關鍵詞:三生 留守兒童 公益 雅安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