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經濟學:傳銷在中國為何陰魂不散
發布: 2014-01-21 08:43:22 作者: 姚江波 來源: 騰訊財經


已經被人們淡忘的“傳銷”,最近又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全球五大直銷巨頭之一的如新最近連續遭到人民日報的批評,被指責涉嫌傳銷等不法商業行為,并面臨著商務部、工商總局的調查。
很多人對“傳銷”的印象,還是以前媒體在描述傳銷亂象時經常使用的“老鼠會”、“洗腦會”等。其實傳銷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營銷模式,在進入中國20多年以來,傳銷曾經被推上神壇奉為商業神話,也曾被視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要了解傳銷為何在中國陰魂不散,就需要先了解傳銷在中國的歷史。
改革開放才三十多年,但傳銷進入中國已經有25年以上的歷史了。在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一家名為Japan Life的公司跑到深圳,以傳銷的方式銷售磁性保健床墊。這家日本公司的經營并沒有得到官方的許可,對于這個新事物,監管部門也沒有過多關注。但這種奇特的營銷模式卻被很多人追捧。
1990年,中國大陸第一家以傳銷申請注冊的公司中美合資廣州雅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時期成立的知名企業還有仙妮蕾德、雅婷日化等,這標志著正規的傳銷公司被納入了正式監管范疇。讓這些正規傳銷公司頭疼的是,大量地下非法傳銷公司的老鼠會也在這一時期肆虐起來。
傳銷老鼠會的活動主要特點是靠“拉人頭”開展的,目的是讓加入者掏“入門費”,并認購“商品”。老鼠會的規模在上世紀90年代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一堂“一夜暴富”的傳銷課能給數千人洗腦。老鼠會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營銷活動,而成了有組織的“團伙”。許多人被講師洗腦后,心甘情愿花成千上萬元購買被稱為商品的“保健品”、“健身器”,然后推銷給自己的下線--親朋好友們。
到1993年,中國幾乎所有的省會城市、沿海城市都有傳銷公司在運作。傳銷和“非法傳銷”(老鼠會)在中國遍地開花。隨著非法傳銷引起的各種糾紛被媒體不斷曝光,政府有關部門開始關注傳銷行業的發展動態。
1994年8月,國家工商總局首次發文對非法傳銷活動進行了查處。雖然非法傳銷的發展速度得到了遏制,但并沒有明文禁止傳銷行業,傳銷和非法傳銷從沿海城市迅速向內地市場蔓延,由于這種“新型”銷售模式在國內從未出現過,政府尚未來得及出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規;另外中國處于市場經濟發展初期,人們還沒有成熟的致富心態,因此非法傳銷公司的發展速度達到超過正規傳銷公司的發展速度,傳銷行業再次進入混亂。尤其在1997年,一大批來自臺灣地區的“老鼠會”成員涌入中國,和國內老鼠會聯手廣設騙局,將成本幾十元的產品數千元賣出去,到處都是攜款潛逃的非法傳銷公司和大批流動鬧事的非法傳銷難民,中國傳銷業出現前所未有的混亂局面。1998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禁止傳銷活動的通知》,禁止一切傳銷活動。
但在高壓打擊下,非法傳銷并沒有偃旗息鼓。傳銷人員不再提“傳銷”兩字,而改成了“網絡營銷”。此時傳銷也制定出了統一的獎金分配制度“五級三階制”,這個制度被傳銷人員認為是最完美的獎金分配制度。98年到2002年是傳銷瘋狂發展的四年,不少規模大的傳銷公司開始找知名的正規公司合作,借用正規公司名稱從事非法傳銷活動。
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出現過的傳銷組織可以分為三大派別:北派、南派、電子商務。北派傳銷慣用的操作手法,以拉人頭,趴地鋪,大鍋飯,群居,集體上課培訓。“半軍事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操作、團隊和作、和諧氣氛”是北派傳銷的特點。北派傳銷也是繼承了所有傳銷的優點,著重在于它利用了“團隊和作”的憂勢。
南派傳銷,是發展最快、參與人數最多、覆蓋面積最廣的傳銷組織。南派傳銷以“連鎖銷售-資本運作”為幌稱,拉人頭,發展下線,高額的入門費,五級三階制,家族參與為特點。操作手法更人性化,以家庭為單位居住,一對一授課。
隨著互聯網發展,“電子商務”傳銷也順勢浮出,傳銷組織者利用網絡平臺,從事非法傳銷活動,以認購產品,發展會員計酬方式,其實是拉人頭發展下線。
傳銷進入中國20多年來,雖然遭遇多次打擊,但卻從沒有被完全清除出中國的商業世界,無數人懷著的“不勞而獲、一夜暴富”心態,為傳銷提供了生長的土壤。
上一篇:當你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你肯定是進入... 下一篇: 傳銷人員怎么回應質疑?精彩問答笑倒你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