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恩施志愿服務隊:一路行走 為愛護航
發布: 2013-12-25 09:51:41 作者: 譚華東 來源: 人民網

志愿者,一個有人贊美也有人不理解的群體,他們常常“精力過剩”,出現在人們最需要幫助的地方,他們常常很傻,身心付出很多卻不索取一分錢的回報,他們常常“不顧家”,在休息時間離開家人去志愿服務...
在恩施,在安利公司,就有這樣一個群體。安利志愿服務隊自從2011年成立以來,已經注冊100余人,累計服務1866小時,參與大小志愿服務活動數十起,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好評,安利的年輕志愿者們,正用自己的激情和愛,向自己的青春致敬。
2011年5月,安利公益基金會總計投入3600 萬元,在中國8個省區,45個縣,建成了700多所春苗營養廚房,讓超過35萬的貧困兒童能夠享受到供給及時、營養搭配合理的飯菜。在恩施,19個春苗廚房分布在建始、鶴峰等地。
“春苗營養廚房”運行的怎么樣?廚房獲捐的設備有沒有不好用的?孩子們對廚房和午飯滿意嗎?為了得到這些答案,安利公益基金會團隊會定期重回建有春苗廚房的學校,對營養廚房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和督導。
35歲的譚良華是恩施安利志愿服務隊的“元老”,2011年,作為恩施區的首批志愿者代表參加了在十堰開展的“春苗廚房”的培訓。在談到培訓期間的經歷時她說到:“以前都是看別的人做公益,現在自己投身其中,感觸頗多,在十堰我了解到了什么是春苗廚房,如何對廚房的運行情況進行督導,看著別人做簡單,自己身體力行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做志愿服務不簡單,但是其中的滿足感無法言喻,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隊伍中來。”
譚良華培訓回來后第一次督導的學校是鶴峰,從恩施出發要4個小時才能到目的地,譚良華的老公擔心她一天內往返吃不消,所以決定親自開車陪她去。興奮的譚良華早上5點50就叫醒了老公,兩人叫上另外一名督導員上了路。一天內要督導4個學校,譚良華忙的夠嗆,檢查廚房用具是否破損?師傅們對新設備是否用的趁手?孩子們對飯菜是否滿意?對春夢廚房,大家有些什么樣的建議和意見?調查問卷和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譚良華的心得,由于督導要在學生的開飯時間進行,所以督導員們常常是餓著工作,有時候就是一碗泡面,一瓶礦泉水。
一天的工作結束,已經是下午六點,譚良華和另外一名督導員拖著疲憊的身子坐上汽車踏上歸程,即使很累,她倆還是興奮的討論著今天的收獲與心得。丈夫心疼的責怪她的時候,譚良華叉起腰理直氣壯的問道,那你下次還陪不陪我來?看到丈夫投降的樣子,譚良華心情大好。
天色暗了下來,崎嶇的山路上,一輛小轎車悄無聲息的開往恩施,開車的男人悄悄搖下車窗。后座上,譚良華和伙伴帶著頗有成就感的微笑慢慢睡去....
譚良華、鄧清秀、張祖偉、馮槿....安利志愿服務隊的12名春苗督導員,每次督導都在這樣忙碌的節奏中開始與結束,有更遠的地方,甚至還要在鄉下留宿。譚良華4歲的女兒耳濡目染,也常常自稱是志愿者,她說,長大后也要像媽媽一樣去幫助別人。
譚良華說道,自己做公益,老公支持,也讓女兒從小有了幫助別人的善心,所謂是一舉多得,即使有時候很累,有時候有人不理解,有時候遇到困難,但是想到被幫助的那些孩子臉上的笑容,和家人在身后的支持,感覺什么都值了。這也是所有安利志愿者的心聲。
上一篇:自然跑出健康范 紐崔萊社群健康跑海口開跑 下一篇: 安利臺灣總裁劉明雄:鼓勵弱勢兒少勇追夢想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