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多食白色果蔬有神效可御秋燥
發(fā)布: 2013-10-23 09:06:31 作者: 佚名 來源: 網(wǎng)絡綜合

進入秋天,干燥多風、氣溫趨涼的季節(jié)“綜合征”就會日益顯現(xiàn)出來。這時候,很多人感覺口舌干燥,皮膚皺裂,大便艱澀,燥熱難耐,身體多處會出現(xiàn)“干涸”之象。食療是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也是一種長遠的養(yǎng)生行為。“秋涼多‘食白’,養(yǎng)神益氣力。”從中醫(yī)五行來講,白入肺、黑入腎。肺色為白,屬秋天。南京中脈科技健康專家溫馨提醒:秋食白色果蔬具有補肺、防燥的功效,人們通過飲食達到調(diào)理身體的目的。
一是白菜、蘿卜。這兩種“大眾化蔬菜”經(jīng)濟又實惠,功效也明顯。《本草綱目》稱蘿卜為“蔬中最有益者”,白蘿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蘋果還要高;而白菜中含有的維生素C、E,能有效防止因燥熱導致的皮膚干燥,其中的纖維素還可以促進腸蠕動,預防體內(nèi)火氣導致的便秘。
二是冬瓜。《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說,冬瓜“令人好顏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冬瓜中富含葫蘆巴堿和丙醇二酸,前者可加速體內(nèi)新陳代謝,后者能阻止糖類轉化成脂肪,從而起到減肥的作用。
三是蓮藕。蓮藕味甘多液,有清熱涼血、通便止瀉、健脾開胃的作用。同時蓮藕含有豐富的鐵、鈣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植物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淀粉等,具有明顯的補血益氣、增強人體免疫力的“能力”。
四是山藥。山藥有益腎氣、強筋骨、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等功效。用山藥煮粥或者蒸一下配白糖食用,對體虛、腸胃不好、腎虧等都很有好處。
南京中脈科技專家介紹說,秋日防燥的“白色食物”還有百合、菱角、銀耳、杭白菊等。除了日常的煎炒蒸煮外,比較理想的烹調(diào)方式還是煲湯熬粥,諸如白蘿卜花生湯、大白菜湯、冬瓜湯、蓮藕湯、百合蓮子小米粥等,其生津止渴、滋陰潤燥的效果更佳。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