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總裁顏志榮: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企業慈善唯一目的
發布: 2013-10-03 19:37:17 作者: 未知 來源: 安利

近日,“春苗營養計劃階段性成果發布暨農村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模式國際交流會”舉行。據介紹,截至2013年10月底,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建成春苗營養廚房1700余所,覆蓋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培訓2000名廚房管理員,整體受益兒童近百萬,超額完成2011年做出的3年援建1000所廚房的承諾。未來兩年,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全面覆蓋國家“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所涉及的22個省區市。
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出席會議,并對“春苗營養計劃”及“春苗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安利大中華總裁顏志榮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并參與研討。
在會上,中國關工委與安利公益基金會又聯袂推出“春苗營養服務行動”,全面推廣春苗營養廚房相關軟硬件標準,整合資源推廣“春苗模式”,搭建起持續解決農村貧困兒童營養問題的新平臺。
在研討會結束后,《公益時報》專訪了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安利大中華總裁顏志榮。

《公益時報》:春苗營養計劃實施三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探索出一條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學童營養狀況的成功路徑,業界稱之為“春苗模式”。 春苗營養計劃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顏志榮:簡單講,“春苗模式”就是選擇留守兒童集中的寄宿制學校,由當地政府落實廚房用房、廚房管理員,由安利公益基金會按統一標準捐贈廚房設備,培訓一線廚房管理員,派出安利志愿者督導項目實施及食品營養安全,從而實現政府、民間組織、志愿者高效整合的工作機制,有效突破了從國家財政款到學生營養餐之間的廚房瓶頸,為農村貧困地區學童的營養改善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從2011年到今年的10月份,安利公益基金會在13個省,106個縣建設了1700多所廚房,還培訓了超過2000個管理人員。我們是在以優秀跨國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經營著安利公益基金會,同樣也在像管理產品質量一樣管理著公益產品。
具體到春苗營養計劃,該項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精細化管理。首先,春苗項目前期有調研,保證讓每一分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其次,項目設計有標準,為每所廚房制定了8套標準,保證規劃合理,管理規范;第三,安利公益基金會獨創了志愿者監督機制,每年兩次不定期到廚房檢查,保證廚房運轉的好;第四,項目發展有評估,針對項目社會成效和學生身體狀況進行科學的評估,保證項目能夠實現預期的效果。這“四有”涵蓋了一個公益項目運作的始終,不僅是春苗廚房,安利基金會的其他項目也都按照這些標準來開展,這也是一個公益項目能夠成功的關鍵。
《公益時報》:春苗營養計劃為什么可以撬動政府進行1比5的投入比例?怎么樣選擇合適的伙伴可以進行長期的合作?采用項目的何種執行方式可以在短短三年內讓一百多萬兒童受益?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顏志榮: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關注政府關心的是什么;另外你要知道哪些組織在這一方面做得比較成熟和透明。我們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有很好的合作,彼此有很強的信任度。
另外安利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志愿者隊伍,我們不只是投入錢,而是一定要真的是想要做這件事情,真正想要幫助孩子們有充足的營養。有一些記者問我,作為一個企業,怎么樣看企業的慈善行為?我覺得慈善的目的就是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慈善唯一的目的,這個目的一定要很清楚、很純,當你的目的不是這個,而是為了提高公司的美譽度,這就扭曲了你想要做的事,當事情變得扭曲時,在選擇項目時就會產生各種問題;當目的是很純的,是要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時,你再來選擇想要開展的項目就會不同了。
要真正把錢落實到兒童的身上,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公司的美譽度自然就會得到提升,公司的美譽度提升的目的則是希望其他的企業也會加入這個行業,讓更多兒童受益。我覺得目的清楚很重要,這樣,在做項目的時候才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不然是沒有辦法深耕到一個領域去的。這是春苗營養計劃能夠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
安利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不管是在中央還是和當地的關工委,都在進行著密切的合作以保證項目的落實。當地政府也愿意投入資金進來,對項目進行支持。另外一點是你會看到,基金會是拿出實實在在的9000萬元投入到廚房里面,這還沒有將志愿者和安利公司的其他資源計算進去,安利沒有用投入的資源來做任何的宣傳。
《公益時報》:安利公益基金會是第一家有跨國企業背景的企業,在民政部下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在基金會的建設發展方面,怎樣保證基金會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以及如何做大成為公益行業的一個標桿性的基金會?
顏志榮:回饋社會是安利公司創辦基金會的理念,這個理念已經融入到整個安利公司。安利公司一進入中國市場,回饋社會就是公司的目標。兒童是一直是公司主要關注的人群,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在中國如何更好地回饋社會,于是就成立了安利公益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和安利公司是兩個獨立的法人。
安利公益基金會從剛成立就開設了官方網站,網站從上線運營到現在,已經公示了16000多筆捐款,并且實現了15天一次的更新頻率和在線查詢的功能;同時,基金會公示了項目檔案,供捐贈人和公眾了解項目進展情況。作為民政部主管的基金會,我們也每年向民政部提供年度報告和審計報告,接受民政部的指導和監督;基金會也會定期發布年報,公布項目信息和重要的財務信息。上述的這些措施都能夠保證基金會的運作是透明的。
在2012年度的“中國慈善組織透明度排行榜”中,安利公益基金會排名第四位,這也已經可以證明基金會的透明度是被認可的。
將安利公益基金會建立成一個行業的標桿,有一個平臺可以讓不同的基金會共同的交流和分享經驗,這是基金會在努力的一個方向。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