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公益基金會3年援建1700余所春苗營養廚房
發布: 2013-09-13 15:19:38 作者: 未知 來源: 安利

投入9000余萬元,改善近百萬農村學童營養狀況,未來兩年將再建1200所
9月12日,“春苗營養計劃階段性成果發布暨農村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模式國際交流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據介紹,截至2013年10月底,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建成春苗營養廚房1700余所,覆蓋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培訓2000名廚房管理員,整體受益兒童近百萬,超額完成2011年做出的3年援建1000所廚房的承諾。未來兩年,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全面覆蓋國家“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所涉及的22個省區市。

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出席會議,并對“春苗營養計劃”及“春苗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安利大中華總裁顏志榮,以及來自國務院婦兒工委、教育部、中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英國救助兒童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并參與研討。
會上,中國關工委與安利公益基金會又聯袂推出“春苗營養服務行動”,全面推廣春苗營養廚房相關軟硬件標準,整合資源推廣“春苗模式”,搭建起持續解決農村貧困兒童營養問題的新平臺。
春苗廚房:規模國內最大,效果非常顯著
農村貧困地區學童的營養問題,關系數千萬農村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中華民族素質的整體提升,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國家對此非常重視,每年財政撥款160多億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為貧困農村學生提供伙食補貼。但是,由于很多學校缺乏廚房設備,學生即使拿到補貼,也買不到營養飯菜。因此,廚房設備問題,是制約貧困農村寄宿學生營養改善的瓶頸所在。
“春苗營養計劃”正是在此背景下,由安利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工委于2011年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行動,旨在通過為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援建營養廚房,改善當地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營養狀況,為這些孩子提供公平發展的機會。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學生廚房類公益項目,2012年曾榮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
安利(中國)總裁、安利公益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黃德蔭表示,春苗營養計劃的特點是效率高、規模大、效果好。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評估發現, 2011年春苗廚房落地學校學生的肌肉、骨骼、脂肪、內臟器官、胸廓及充實度的現時性指標(如BMI、身高胸圍指數、勞累爾指數)均有所改善。同時,生長遲緩率、消瘦率、兩周患病率都低于對照學校或者地區水平。瑞文智力測試結果顯示,項目校學生智力水平“優秀”和“良好”的比例為50.8%,高于對照校41.7%。
2013年,安利公益基金會邀請了來自國務院婦兒工委、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專家,針對春苗項目的特點,量身定制了評估的模型,并且對2011、2012年兩年建成的全部754所廚房,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春苗營養廚房設備的正常運轉率達到了97.36%;95.73%的學生對飯菜質量表示認可,項目整體滿意度達96%。
春苗模式:為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學童營養狀況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春苗營養計劃實施三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探索出一條改善農村貧困地區學童營養狀況的成功路徑,業界稱之為“春苗模式”。簡單講,“春苗模式”就是選擇留守兒童集中的寄宿制學校,由當地政府落實廚房用房、廚房管理員,由安利公益基金會按統一標準捐贈廚房設備,培訓一線廚房管理員,派出安利志愿者督導項目實施及食品營養安全,從而實現政府、民間組織、志愿者高效整合的工作機制,有效突破了從國家財政款到學生營養餐之間的廚房瓶頸,為農村貧困地區學童的營養改善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在過去三年里,安利公益基金會圍繞春苗營養計劃,創設了8套管理制度,覆蓋了春苗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這些嚴謹的制度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干擾,適應更廣闊的地域和更復雜的環境。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社會團體,已經開始自發采用春苗營養廚房的各項標準和制度自籌資金建廚房。
安利公益基金會和中國關工委剛剛推出的“春苗營養服務行動”,就是致力于搭建全面持續解決農村貧困兒童營養問題的新平臺,依托春苗模式,積極輸出經驗,整合各方資源,推動農村學校廚房規范化管理、規范化運營,以促進貧困兒童營養問題的最終解決。
安利公益基金會:以一流跨國公司管理水平經營慈善事業
安利公益基金會作為國內第一家由民政部直接管理的跨國企業背景非公募基金會,成立三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安利大中華總裁顏志榮在總結成功經驗時表示,我們是在以優秀跨國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經營著安利公益基金會,同樣也在像管理產品質量一樣管理著公益產品。
具體到春苗營養計劃,該項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精細化管理。首先,春苗項目前期有調研,保證讓每一分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其次,項目設計有標準,為每所廚房制定了8套標準,保證規劃合理,管理規范;第三,安利公益基金會獨創了志愿者監督機制,每年兩次不定期到廚房檢查,保證廚房運轉的好;第四,項目發展有評估,針對項目社會成效和學生身體狀況進行科學的評估,保證項目能夠實現預期的效果。這“四有”涵蓋了一個公益項目運作的始終,不僅是春苗廚房,安利基金會的其他項目也都按照這些標準來開展,這也是一個公益項目能夠成功的關鍵。
此外,安利公益基金會始終視公信力為基石,其官方網站從上線運營至今,已經公示了16000多筆捐款明細,實現了15天一次的更新頻率和在線查詢的功能;基金會公示了項目檔案,供捐贈人和公眾了解項目進展情況;作為民政部管理的基金會,每年向主管部門提供年度報告和審計報告,接受民政部的指導和監督;基金會也會定期發布年報,項目信息和重要的財務信息。在2012年度“中國慈善組織透明度排行榜”中,安利公益基金會排名第四位,可以說是對其公信力建設的充分肯定。
安利公益基金會簡介:
安利公益基金會是由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捐資1億元人民幣,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發起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2011年1月,安利公益基金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正式登記成立。
安利公益基金會是安利(中國)履行社會責任的新舉措,回報社會的新平臺,扎根中國的新承諾。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傳承安利(中國)的公益精神和公益行動,匯聚安利(中國)員工、營銷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的愛心和力量,以專業、高效、透明的操作方式,為社會傳遞溫暖,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