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傳銷危害大 待業大學生最"易感"
發布: 2013-09-05 15:39:49 作者: 劉蕾 史學森 馬文奇 來源: 中國山東網

近日,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經偵大隊開展“打傳銷、反欺詐、促和諧”專項行動。深入摸排線索,認真總結經驗,堅持打大打深打精的原則,查處、偵破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案件。在打擊過程中,大隊民警認真梳理,根據從事行業特點和心理需求,總結發現以下“易感”人群。
從事保險、金融投資業務的群體
此類人群往往具有豐富的閱歷、較強的溝通能力以及廣泛的人脈關系,其從事的保險行業、金融投資業與傳銷“拉人頭”的方式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同時,從事傳銷獲得的高額返利與拉保險獲得利益相比,對此類人群有極強的誘惑力。現在很多傳銷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宣傳,很大部分以投資理財、生產經營為名發展下線。因此,從事保險、金融投資業務的人員成為傳銷組織重點發展并培養的首選對象,并且此類人員在傳銷組織中往往有較高級別。這類人員通過其人脈關系,往往使某類傳銷在當地迅速的蔓延。
從事美容、美發業的群體
從事美容業的女性居多,經濟條件普遍較好,且此群體已經有一部分相對固定的、生活條件優越的客戶群,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同時,該類女性較易受暗示被“洗腦”,拉攏入伙成功率高。此類人群較易成為以美容保健產品為載體的網絡傳銷活動的高危群體,尤其是某些以開辦分銷店為名頭的傳銷,對該類行業的從業者有較高的吸引力,該群體一旦陷入傳銷,必定會加速該傳銷在當地的蔓延。
下崗職工、待業大學生等群體
此類群體社會經歷較單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但生活壓力大,急于就業賺錢。下崗職工面對較大的生活壓力,而待業大學生面對就業難的問題。針對這些心理,傳銷組織大力鼓吹傳銷項目的合法性、盈利性和可行性,不惜用豪車、名表、洋房進行示范效應的蠱惑,爭取到此類人群的加入。并且這些人員的加入,往往成為傳銷組織中,“中毒”較深的人群。
小行業經營者、零售商
此類人群自身經營規模小、利潤薄,經濟狀況的不佳以及競爭的激烈使他們生存困難,短期內獲取暴利的心理強烈,想謀取暴利后換其他行業。此類人群雖然也能認識到傳銷是一個騙局,但受暴利驅使極易加入,并且加入后,為獲取短期內巨大的收益,它的宣傳力度將會更大。例如一些自稱高檔保健品、高科技產品的傳銷,通過前期一定數量的產品的宣傳,使得一些經營者和零售商加入,慢慢的變成完全人頭式的傳銷,而在獲取利益后,這些行業的從業者將迅速從中脫離。
經調查了解,一些傳銷組織針對各類人群的工作經歷、生活環境、生存狀況及心理狀態進行了專門研究,有針對性的制定“洗腦”方案和入伙方式,以達到快速培養骨干、擴充下線隊伍、謀取暴利的目的,呈現出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特點。
在此,民警提醒廣大人民群眾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識,不要輕易上當受騙,并通過各類媒體的宣傳,加強對傳銷的認識,及時掌握傳銷的信息,嚴厲打擊,防止其壯大、蔓延。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