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騙姑姑母親騙兒子 傳銷:騙的都是至親至愛的人
發布: 2013-08-10 08:49:56 作者: 廖英 來源: 湘潭在線

湘潭在線8月10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廖英 通訊員 吳漾)8月8日,雨湖工商分局聯合公安干警,對平政路振興大廈后棟2單元五樓的一個傳銷窩點予以取締,6名傳銷人員被帶到雨湖區打傳辦調查。為了傳銷,他們不惜拿至親至愛的人下手,發人深省,令人感慨。
“黑心”夫婦騙姑姑一家入傳銷魔窟
今年36歲的王某和楊某,是云南玉溪的一對夫妻。過去,丈夫王某在玉溪某中學教書,妻子楊某在賓館從事管理工作,生活幸福。可如今這對夫婦卻不務正業,干起了傳銷。更令人氣憤的是,楊某還將魔爪伸向了農村的姑姑全家。
去年暑假,王某被兒時好友以出來游玩為由騙到湘潭,在朋友所說的高回報、高收入的誘惑下,迅速購買了傳銷產品,并加入了所謂的“新加坡派隆國際有限公司”。假期結束,王某回到了玉溪,并說服妻子楊某來湘潭發展他的“事業”,自己則繼續在云南教書。
在丈夫的慫恿下,楊某辭掉工作,來到湘潭。她按照丈夫給的建議,試著發展一些熟悉的同事和朋友來做下線,但都遭到了拒絕。這時,楊某想到了視自己為女兒的姑姑,認為姑姑讀的書不多,也不會懷疑自己。而且,姑姑一家正好拿到了當地的征收補助,手里有一定的資金。失去理智的楊某,便打起姑姑一家的主意。
今年1月份,借口自己的公司有一定規模,需要姑父姑母幫忙打理,楊某把遠在玉溪的姑父姑母騙來湘潭。
姑父姑母剛來的時候,楊某對他們很熱情,又是租房子,又是買衣服,令他們很滿意。可是只要一提去公司看看,楊某臉色就變得很難看。問得多了,楊某便說自己公司這陣子業務不好,要姑父姑母替她買幾份產品。因為待得不開心,不久,姑父老張回了老家,留下妻子楊女士在這邊。姑父一走,楊某就變了個人,每天纏著姑姑出錢買產品、拉人頭。在她的軟磨硬泡下,楊女士年初花了33500元買了10份產品。這還不算,糊涂的楊女士還把歪主意打到兒子身上。
糊涂母親差點葬送兒子前程
今年25歲的小張,是老張夫婦唯一的兒子,去年從大同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畢業后,小張一邊在酒店工作,一邊準備考研。不久,小張考上了云南大學某專業的研究生。考慮到不是自己心儀的專業,他決定復習一年,明年再考。為減輕家里的負擔,小張還向當地政府申請了5萬元的創業貸款。
7月初,小張接到媽媽楊女士的電話,要他來湘潭看看,順便在這邊復習研究生考試。7月3日晚上,惦記媽媽的小張踏上了昆明至湘潭的火車。在湘潭火車站,他見到了媽媽和堂姐楊某。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一日三餐,偶爾出去散散步,小張每天都在平政路的出租房里復習。漸漸地,他覺得表姐和媽媽有些神秘兮兮,總是要他到外面走走,晚些再回來。
7月16日,媽媽楊女士突然向小張提出,要買個房子給他以后結婚用,但還差些錢。懂事的小張立即把自己剛申請到的5萬元創業貸款,交給了媽媽。拿到錢后的楊女士,則以兒子的名義購買了傳銷產品,而這些小張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執法人員將其堂姐楊某的下線圖放在小張面前,他才明白媽媽所說的都是謊言。
據了解,楊女士一共買了33份傳銷產品,自己11份,給丈夫和兒子小張各買了11份。
20多萬積蓄在傳銷中付諸東流
今年23歲的小伏,19歲起就在云南玉溪做冷凍食品批發生意。由于年輕,又踏實肯干,只花了3年時間,他就賺了30萬元。去年7月份,在老家開車的哥哥,被朋友介紹到湘潭合伙開“貨運公司”。過了不久,哥哥就約他來湘潭發展,還說自己當老板不用像以前那樣起早貪黑,市場前景也比云南玉溪好。
小伏覺得哥哥說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去年底,帶上所有積蓄,只身前往湘潭。聽了哥哥和朋友對“連鎖銷售”的“五級三階制”(即EDCAB五個層級,三個晉升階段:實習業務員晉升為業務組長,再晉升級為業務主任;業務主任晉升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再晉升為高級業務員)的介紹,小伏不加細想,直接花211700元購買了64份產品,晉升為B級經理。隨后,為拿回更多提成,小伏又以女友和女友弟弟名義分別購買了11份產品。至此,他前后共花去285300元,但他拿回的直接提成、間接提成、銷售補助才8萬元左右。
“我以為是做生意,想賭一把……”當執法人員把《禁止傳銷條例》等法律法規擺在小伏面前,向他介紹傳銷的危害性和本質時,小伏呆若木雞。
直到凌晨2:00,工商、公安執法人員才結束對6名傳銷人員的調查。在執法人員和孩子面前,楊女士流下了悔恨的眼淚。而一直沒有吃東西的小張,端著手中的方便面,卻一口也沒吃。
關鍵詞:傳銷 騙至親至愛的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