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兵:提供超出客戶期望值服務 單憑微笑服務不夠
發布: 2013-08-06 16:25:09 作者: 未知 來源: 中國直銷專業網

當今社會,女性早已走出狹窄的廚房,同男性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搏擊。她們杰出的表現已向世人證明,沒有任何行業是其能力之外的。直銷,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女性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女性想在直銷領域中大有作為實為易事。
但是,由于社會、習慣、生理等因素的影響和束縛,女性在直銷事業發展中常常會受到更多的非議,久而久知,女性對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行為的自信度將大打折扣,從而步入展業誤區。
一說起服務,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一個滿意度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服務是一種心理感受,是心理上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的滿意程度的評價。為了做好服務,我們往往會想出許多方法,但是我們卻時時忘記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客戶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服務?
很大程度上,客戶的心態是一種滿足,甚至是愉悅,服務假如能做到這般地步,客戶所感覺到的就是一種享受。那么,如何提供超出客戶期望值的服務呢?
將服務指標進行量化
以往談起服務給人的感覺是同質化成分太多、隨意性做法泛濫,正因為此,服務指標的考核也難以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量化依據。
將服務指標進行量化則是做好服務工作的基礎。由于直銷商品采用的是“口碑相傳”和“面對面”的行銷方式,更需要用有形的服務來加以強化。可量化的服務指標有:
一是服務的語言禮儀。所謂語言禮儀是指那些應對客戶必須的禮貌用語,諸如“您好”、“請問”、“勞駕”、“謝謝”、“對不起”、“請稍候”、“歡迎您”之類。
二是服務的面部禮儀。其精髓就是微笑待客。據“沃爾瑪”的研究表明,最能令客戶滿意的微笑是露出8顆牙齒的甜美微笑。
三是服務的儀表禮儀,即員工的精神面貌和外表著裝。整齊、統一、干凈的服裝,飽滿的熱情、良好的精神面貌都是贏得客戶信賴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四是服務的行為禮儀。所謂行為禮儀指的是通過外在的行為加深客戶的影響。譬如鞠躬禮儀、握手禮儀、交談禮儀等。
五是服務的電話禮儀,即針對如何使用電話與客戶聯系的方法,它包括電話聯系的時機、電話運用的話術、電話使用的語調以及電話掛機的順序等。
上述禮儀要素可作為考核指標進行徹底的量化,并以此來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使企業在客戶面前具備統一、規范的服務標準,因此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服務體系,并使之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同時也使衡量服務指標有規矩可依。
單憑微笑服務遠遠不夠
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以顧客為中心”這一商業理念傳到中國以來,服務便作為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的武器走上商業競爭的前臺。于是,“微笑服務”、“售后服務”等一些口號和承諾粉墨登場。
然而,“豪華大巴司機的微笑永遠也不能替代汽車本身”,管理大師邁克爾·哈默曾說。善良的消費者已逐漸認識到“質量不夠微笑來湊”的售后服務是舍本求末并具偽善性。服務,僅僅有微笑和禮貌顯然是不夠的。這里有兩個案例值得我們深思:國內某大型賓館的服務員,早晨向一位客人問候了三聲“先生,您好”,沒想到卻被這位客人投訴到總經理那里。開始,就連總經理也感到莫名其妙:為什么我們的服務這樣規范還會被投訴?經過了解發現:原來是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刻板,缺少情感,千人一面,讓人聽了心里不舒服。上海有位教授到酒店吃飯,在大約1小時內,服務員連續說了20聲“對不起”。遞毛巾時、上煙缸時、倒茶時……都要來這么一句“對不起”,說得教授實在過意不去,說:“你什么時候能做一點對得起我的事情來?”服務員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們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服務者的樣貌,現在較以前有所進步,最起碼有了一個“您好”和“對不起”。盡管說一聲“您好”,比板著一張臉要好,但在機械般地三聲“您好”和20聲“對不起”的背后,其本質依然是我們情感的淡漠。可見,培訓能改變人們的語言,但并不能改變使用這種語言的人,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這就需要我們真正將客戶當成是衣食父母,發自肺腑真心誠意地為客戶服務,如此這般,方能真正使客戶滿意。這就要求我們除了提供表層服務以外,還需提供發自內心深處的心理服務。
如何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心理服務呢?這里有幾個要點不妨一試:要記住同樣的話可以有不同的說法,要采用“柔性”的,即讓人聽起來順耳的、容易接受的說法;不僅要讓自己的有聲語言給客戶留下好印象,也要讓自己的無聲語言,即體態語言同樣讓客戶印象深刻;要注意為客戶“揚其長而隱其短”。尊重一個人會使他表現出他最好的行為,而貶低一個人會使他表現出他最壞的行為;只有“有人情味的人”才能提供“有人情味的服務”。
永遠提供超出客戶想像的服務
南京“愛立信事件”,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南京愛立信公司先后將原本在當地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貸款的19.9億元款項還清,舍近求遠向上海花旗銀行貸款。
也許,當地的工行、交行會感到很委屈,他們一直在努力,不斷地推出了存、取款免填單服務、微笑服務等。透過這些表層現象的背后,我們可以感到他們服務的缺陷所在:冷漠、漫不經心、辦事效率低下、不把客戶當回事,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僅舉一例作為佐證,有人家中的代收電費收據、代扣手機費收據幾年來從未收到過。經過N多次的詢問,N多次的交涉,答曰:“你自己到銀行來要一份即可。”試想連寄一 張收據之類如此舉手之勞的事情都不能做到,僅微笑服務又如何能使我們滿意?
客戶服務工作是直銷企業的“生存線、生命線、發展線”,對此應在直銷企業中達成共識,并落實到各自的行動中去。客戶服務并不意味著要花大錢才能辦大事,關鍵在于以情動人,客戶服務一旦形成品牌和規模效應,則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直到永遠,說穿了一句話就是要真正將客戶當回事。世界上許多優秀的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精神財富,他們個性化的服務方式、超越客戶的期望值、主動出擊的服務方式已經使服務沒有界限,服務沒有距離。
同時,滿足客戶的期望,永遠為客戶提供高于其期望值的服務,要記住處理心理期望的最好方式是,客戶想到的我們做到了,客戶沒有想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關鍵詞:劉紅兵 超出 客戶期望值 服務
上一篇:廖叔談新:微商轉型社群團購要趟哪些坑? 下一篇: 客戶關系,關系營銷與品牌建設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