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關愛雅安致殘人士捐助善款 助災民渡難關
發布: 2013-05-31 11:04:08 作者: 未知 來源: 華夏時報

初夏的陽光,分外明媚,給大地披上了繽紛的色彩。
18日上午,在北京西單文化廣場,一場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集善工程·第二十三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正在熱烈舉行,無論是殘疾演員的精彩演出、熱情高漲的企業捐贈,還是大學生志愿者的現場募捐,無不表達著對殘疾人的拳拳關愛……
5月19日,我國迎來第二十三次全國助殘日。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為幫扶貧困殘疾人,目的是要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殘疾人貧困問題的關注。
因殘致貧問題嚴峻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我國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殘疾人狀況明顯改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同時也應看到,由于受殘疾影響、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大多數殘疾人的生活水平仍低于社會平均水平,農村近30%的殘疾人仍生活在國家貧困線以下。殘疾人仍是全國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重、扶持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困群體。
因此,如何縮小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如何讓他們生活得更有尊嚴,就成為殘疾人工作亟待破解的一個課題。“今年基金會將組織發動更多的愛心企業,以實際行動關愛和支持貧困殘疾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邢建緒說。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廣場四周設滿了集善工程扶殘助困公益項目的各種圖片,邢建緒對記者表示,基金會想借此大力宣傳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弘揚人道,奉獻愛心,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的宗旨,展示社會各界對“集善工程”的支持和對廣大殘疾人的關愛與幫助,呼吁和倡導社會各界關注殘疾人,幫扶殘疾人,讓殘疾人早日走出困境,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每個殘疾人心靈。
“此外,我們還聯系了很多殘疾人來接受我們的資助,給盲人捐贈了大量的盲文書籍、聽書郎,給肢體殘疾人捐贈了電動輪椅,給特教學校的兒童捐贈了蜜兒餐和輔助器具,等等。”邢建緒說。
為解決貧困肢體殘疾人的出行問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資助了北京地區350名貧困肢體殘疾人電動輪椅,讓殘疾朋友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享受城市無障礙建設帶來的便利。周書坡和崔超美作為受助者代表,現場朗誦了一首散文詩《愛的小舟》,用以表達感恩之情。
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長江商學院北京校友會共同向1000名貧困殘疾在校生,每年資助1000元作為學習生活補貼,10名受助者代表來到現場接受資助。活動上,主辦方還向貧困殘疾兒童資助了蜜兒餐和盲文圖書等物資。
愛心企業助力
近一個月前的4月20日,在四川雅安發生的7.0級地震,使這次全國助殘日活動有了特殊的意義。
地震發生后,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高度重視,于2013年4月22日向社會發布了《請把愛心獻給雅安地震災區的殘疾人兄弟姐妹——集善雅安緊急救援行動倡議書》,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在地震災害中受傷致殘和災區的殘疾人兄弟姐妹渡過難關,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廣泛關注。
活動現場,記者注意到,在中國三星集團有限公司、如新集團、瑞聲達聽力設備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代表的身邊,都放有一個捐贈牌,35萬元、50萬元、1300萬元……一個個數字在殘疾演員精彩的演出下顯得格外讓人激動。
“在地震中,殘疾人兄弟姐妹會承受更多、更大的困難,我希望我們的資助能切實地解決他們的困難,盡快從災難的陰霾中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瑞聲達聽力設備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代表對記者說。
“今年還成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歷年聯系愛心企業最多的一年,共有26家愛心企業,這也可說是今年集善工程助殘日活動的另一個特點。”邢建緒對記者說。
中國殘聯副主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湯小泉,中國殘聯副理事長孫先德,北京市委副秘書長王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教育處項目官野澤美紀,外交部婦工委處長于睿,北京市殘聯黨組書記馬大軍,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梁田,北京市西城區政協主席曹長勝,北京市西城區副區長杜黎彬等領導出席活動。
志愿者側記
記者看到,主辦方還組織了“我送盲童一本書”現場募捐和義賣活動,旨在向公眾籌集善款,幫助貧困盲童在閱讀中成長,用知識改變命運。
在活動現場,身穿紫色的統一服裝,頭戴白色的帽子,手拿黑色的募捐袋的大學生志愿者,成為此次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展示著年輕人關愛殘疾人的風采。
“此次活動我們共招募了150個志愿者,兩兩一組,向過路的行人募捐,不一定是捐多少錢,關鍵要告訴人們今天是助殘日,借此宣傳我們身邊有那么多的殘疾人需要關愛,需要幫扶。”邢建緒對記者說。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愿意當殘運會的志愿者。”北京林業大學大二學生吳麗和龔宇羚告訴記者,她們曾經參加過北京志聯和學校競賽活動的志愿活動。
“但現在參加幫助殘疾人活動的志愿者,讓我感覺很充實。當我看到那些身殘志堅的殘疾兄弟姐妹時,我就感覺特別激勵,他們的樂觀向上感動了我,我也從心里期待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吳麗表示,以前覺得當志愿者是很自豪的一件事,而此次活動讓她的心靈更飽滿。
“表面上看,是我們在幫助他們,但他們給我們的啟發要多得多。我覺得,志愿者需要做的不僅是幫助殘疾人,更重要的是認識他們,感受他們,進而親近和融入他們。”吳麗說。
與吳麗一樣,很多大學生志愿者剛開始對有關殘疾人的活動不感興趣,甚至是排斥的態度,因為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到殘疾人;但是在經過培訓和現場活動的感染后,他們轉變了想法,開始認可自己的身份并認真地進行工作。
上一篇:如新志愿者送課下鄉 助力余姚小學體教融合 下一篇: 如新抗衰老研究成果顯著 引領科研新風尚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