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網絡傳銷忽悠
發布: 2013-05-27 09:57:01 作者: 陸建鑾 施國明 來源: 廣州日報

警惕新型犯罪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一些傳銷組織也借此機會開始活動。在此,Madam鄧提醒您,上網小心被忽悠,警惕傳銷騙局。
近年,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獲悉A公司設立直購官方網,該網以發展誠信渠道商、普通會員及網上銷售等為經營模式。如果注冊成為A公司的誠信渠道商,發展下一級誠信渠道商和會員,可獲得下一級誠信渠道商和會員所交納的保證金及網上消費利潤20%~71%的返利。
獲悉此情況后,犯罪嫌疑人陳某等人先成為該公司的誠信渠道商。然后,陳某等在廣州市設點辦班,傳授傳銷手段,積極發展下一級誠信渠道商及會員,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人員共15萬多人,非法獲利400多萬元人民幣。
2012年4月,廣州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成功抓獲陳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破獲該案。
與傳統傳銷相比,網絡傳銷具有虛擬性。非法傳銷者假借“電子商務”、“基金運作”、“風險投資”、“新能源開發”、“外匯交易”以及“黃金期貨交易”等名義,并借助國家一些關于發展電子商務的政策報道來偽裝其傳銷行為,使大多數參與者抵擋不住高額回報誘惑而上當受騙。
隱蔽性強。傳統傳銷犯罪,通常整個組織是家族式的傳銷集體,所有成員不分男女每天吃住在一起,而且上下線之間以雙方見面作為主要的聯系方式。下線人員能清楚了解自己上線和其他成員的情況,組織的隱蔽性較低。相比之下,網絡傳銷犯罪中,下線與上線通過網絡聊天進行單線聯系,其他會員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系,使得網絡傳銷犯罪的隱蔽性大大增強。
跨地域性傳播。互聯網傳播具有跨地域性,使得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的限制,與傳統的傳銷犯罪只在親朋好友中發展下線相比,網絡傳銷傳播范圍更廣。
提示
加強對傳銷犯罪的學習和認識,堅決拒絕傳銷或變相傳銷。
警惕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傳銷犯罪,杜絕傳銷滋生的土壤。
不參加傳銷組織的宣傳、集會或演講等。
不相信傳銷“洗腦”宣傳。
發現涉嫌傳銷犯罪的情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鄧寧,廣州警方主持人,曾成功主持“全國禁毒文藝晚會”、公安部大型藝術節“激情飛躍”、公安部春節文藝晚會、公安部建部55周年閱警式、泛珠三角警務協作論壇等活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