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搜科技頻陷營銷騙局風波 被指代理商像傳銷
發布: 2012-10-20 09:40:17 作者: 黃槍 來源: 電腦報

一個號稱全球最大的中文無線搜索商,一個《非你莫屬》的座上嘉賓,為何頻頻陷入營銷騙局風波?

對汪溪來說,這種感覺一定不會有坐在《非你莫屬》嘉賓席上指點人生時美好。
從10月16日開始,汪溪所創辦的深圳宜搜科技(簡稱宜搜)陷入討款風波——近百人圍在深圳聯合廣場A-55樓,聲稱因購買宜搜一款名為“移動頂廣”的產品被指忽悠,要求退款。
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2012年第二季度,宜搜在中國手機用戶搜索流量中占比達35.5%,超過百度的33.8%和搜搜25.8%,排名第一。宜搜發布的資料則顯示,已幫助超過3萬家中小企業在手機上營銷創富。

宜搜科技頻陷營銷騙局風波
“無線搜索領域惟一可與百度、谷歌等搜索巨頭PK的公司。”這是此前媒體對宜搜的評價。那么,這家號稱全球最大的中文無線搜索商,為何頻頻陷入營銷騙局風波?
一個關鍵詞的投資糾紛
10月18日,周四。更多的加盟者趕到深圳宜搜總部,要求退款。
“在代理商設置的精心騙局下,花3萬元購買宜搜移動頂廣,兩年多過去,至今沒有任何收益,連號稱贈送的WAP網站都沒有建設完。”10月18日,來自南京的鄧先生對黃槍憤怒表示,更不用說任何收益,代理商此前承諾的無收益退款也無效。
在一位加盟商提供的宜搜宣傳材料上,有關“移動頂告”描述是:產品采用宜搜手機搜索技術開發的可將企業產品圖片、廣告語等展現在宜搜手機搜索結果上的營銷推廣平臺。
“其實質就是忽悠你花錢買手機搜索關鍵詞,一旦有人在宜搜手機網頁搜索上搜索關鍵詞,就會在最頂部跳出相關信息。一個關鍵詞根據熱度以每年1000元到1萬元不等價格售出。”花3萬元購買了“中國品牌網”關鍵詞的鄧先生稱,“號稱移動搜索門戶、關鍵詞可大幅升值,比如中國品牌網,以后搜索這個詞就會到達一個所謂門戶WAP頁面,頁面上的廣告收入由關鍵詞所有人獲得。”
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少。來自寧波的張女士稱,花8萬元購買了“公牛”、“浙江潔具網”兩個關鍵詞;四川廣安的一位個體戶則在今年花9800元購買了“四川建材”關鍵詞。來自山西的門佃彪則夠買了關鍵詞“太原”,一年4000元,買了10年,共花了4萬元,“最低花了3萬元,最多花了100萬元。”
一位加盟商稱,其商業模式很簡單:跟百度一樣,關鍵詞搜索收費。搶注手機移動搜索關鍵詞,2~10年,再經營,轉包,倒賣,升值掙錢。
讓這些加盟商憤怒的是,買時忽悠產品收益如何,買完后就不理你,至今沒有任何收益。而且,并非每家代理商在簽合同后還能找到。深圳的陳美文說,她買的關鍵詞是“團購美食”,10年共3萬元,與深圳市博勇科技有限公司簽的合同,但簽約后該公司就消失了。
因此,在與當地代理商協商退款無果后,一百多人在9月16日聚集到了宜搜總部,打出標語橫幅要求退款。更多獲悉此消息的人,則表示也將到深圳總部要求退款。
9月18日,黃槍試圖聯系宜搜創始人汪溪和宜搜高級副總裁呂晉進行采訪,截至本報發稿,汪溪暫無回應,呂晉則稱自己在美國出差,暫時不方便溝通,并將相關問題轉給了公關部。
“這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搞臭公司。”宜搜高級公關經理劉曉菲對黃槍表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組織了宜搜加盟商到深圳總部鬧事。至于具體是何人所為,劉曉菲表示公司也正在調查。不過她強調稱,這是宜搜與客戶之間的誤會,一些客戶被人利用。“宜搜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但我們還是愿意和客戶進行協商,對到深圳反映的客戶進行協商退款。”
長達半個小時的采訪中,劉曉菲多次強調宜搜是一家“老實做事”的公司,而加盟商質疑的“效益問題”,她表示“一是買賣合同并未注明多少收益,二是無法去判定廣告收益問題。”在她看來,即便是在百度、新浪甚至央視上投放廣告,也不一定能得到理想效果。
但加盟商對此并不認同。一位加盟商對黃槍稱,宜搜用戶群以大學生、二三線城鎮上班族和城市打工仔為主,這些人群對移動互聯網并不太了解,但又對移動互聯網前景滿懷希望,宜搜在推廣過程中,往往精心設置洗腦騙局,以“暴富”誘惑人們購買。
實際上,這并非宜搜第一次遭遇加盟商的忽悠質疑。在一個反宜搜群中,每天有500來名全國各地的加盟商熱火朝天的商討退款事宜;而在各大論壇以及媒體報道中,也可見諸多對宜搜的質疑。
光環背后的野蠻成長路
“移動互聯網將是未來絕對的方向,第一次創業我積累了一些原始資金,所以才決定第二次創業,成立宜搜科技。”此前,宜搜創始人汪溪對媒體如此表示。
從汪溪履歷來看,這是一位有著十多年創業經歷的創業者。1999年開始創業,2000年后開始征戰SP市場,一首《賽馬》和弦彩鈴下載量超過500萬次。2005年,汪溪將訊天科技以8000萬美元賣出,成立宜搜,轉戰移動搜索市場,成為“無線搜索標準定制者”。
7年過去,宜搜頭頂上光環已越來越多:全球最大的中文無線搜索服務提供商、《商務周刊》多次評選的“中國50家快速成長公司”、深圳市“高新科技企業”以及《福布斯》最新評出的“中國最賺取30家公司”之一等等。而汪溪本人,也當選為深圳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成為天津衛視《非你莫屬》嘉賓,并頻頻在各類媒體高調亮相。
根據宜搜官方公布的數據,宜搜用戶目前已達2億,日搜索數超2億,移動頂告客戶群3萬人,預計2012年收入將達5-6億元。員工500多人,在北京、廣東、上海、重慶等全國眾多省區市設有分支機構。并完成了IDT(智基創投)、AXA(法國安盛保險)、軟銀中國、聯電弘鼎創投,Ventech等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四輪融資。
不過,從黃槍調查情況來看,這家領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仍然無法擺脫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野蠻成長之路。
宜搜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第一個大舉動,是在2007年推出手機營銷服務——移動頂廣,基于宜搜自身的搜索引擎,出售5萬多個熱點行業關鍵詞,按年收取廣告費用,每年1萬元。在汪溪看來,這是“購買一個關鍵詞就可以接觸幾千萬用戶,獲取的商機與投入的幾萬元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成本。”
一開始,宜搜走的是直銷路線,它成立了70人左右的團隊在深圳售賣關鍵詞廣告。但效果很差,此后宜搜開始開辦大量的沙龍、會議和論壇,效果同樣不明顯——2007年宜搜只實現了400來萬元的廣告收入。更何況當時國內一統江山的關鍵詞營銷是百度的競價排名。
怎么辦?從2008年開始,宜搜采用了更廉價、更簡單也更粗放的包年買斷方式——采用代理商制度,關鍵詞不直接面對客戶,而由代理商轉銷給客戶。
2008年,宜搜開始轉型,一個新的銷售團隊在內部組建起來,負責發現和拓展代理商、培訓代理商和后期客服,渠道重點轉移到二三線城市的代理網絡挖掘上。代理商模式讓宜搜快速成長,2010年上半年,一家廣告代理商一個月就最少能為宜搜貢獻60多萬的廣告收入。到了2012年初,代理商增長為100余家3000多人的龐大銷售網絡,購買關鍵詞的客戶達到3萬,每年至少有1億元的銷售額。
“現在宜搜的代理網絡以每月十幾家的速度增加著,國內只有百度和阿里巴巴擁有更大的銷售網絡。”劉曉菲說。
像“傳銷”一樣的代理商推廣

和黃槍此前的眾多采訪一樣,快速、廉價、粗放的代理商制度,在推動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埋下了種種致命隱患。
眾多加盟商對黃槍投訴稱,宜搜代理商在推廣中,通常先通過電話營銷拉來客戶,然后在高級酒店舉辦大會推廣業務。會上,宜搜會播放關于移動互聯網與搜索發展之類的帶有專業性內容的視頻,并邀請所謂專家演講。此后會有專門的業務員來洽談,在未達成合作前,業務員會百般耐心追隨客戶,達到目的后就冷臉相待。
對代理商推廣過程中是否存在誤導行為,劉曉菲的說法是每場推廣會上,宜搜都會派人進行監督。不過她也表示,至于具體后續事宜,以及是否涉嫌夸張宣傳,宜搜沒法監管,而且“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百度,只要是地面推廣,夸張宣傳都是很常見的。”
今年9月11日,宜搜杭州當地代理商在富陽龍山飯店舉行推廣會議。一位參加了當日推廣會的人士對黃槍回憶,四星級飯店門口,眾多美女帥哥穿著制服微笑迎接,會議開始是播放幾位馬云等著名IT人物講話錄像,接著是某某專家上臺講述擁有10億手機移動互聯網市場可觀前景,并將百度關鍵字收費、搜狐廣告費作為對比,最后得出宜搜關鍵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巨大優勢。“很多人在經歷了一番‘學習’后,就會歡欣鼓舞地進行投資。”
“去那個酒店,感覺就像傳銷一樣。吹噓的很神,他們還說什么詞已經被人買了,賣出去又掙了幾十上百萬,回來一查,根本沒人買。”一位在東莞代理商“核心科技”花3萬元購買“空中充值”關鍵詞的用戶稱,全程從未見到過宜搜所說的監督人士。感覺被騙后,要求退款無果。
經多方聯系,黃槍聯系上了一位宜搜代理商,該代理商道出了其中“苦衷”:宜搜目前的做法是,公司內部分成多個小團隊,分別負責十幾家代理公司。前期會有三個月的銷售培訓期,后期則通過客服部門和一套獎懲體系對代理公司進行考核。
但這個考核是非常嚴厲的。比如說,一個小企業集中的城市,一家代理商每月需要完成60萬元銷售額的任務,超過則能獲得更高的返點,數次低于此目標則被淘汰出局。至于代理商跨地域搶企業用戶,則是被明令禁止的違規行為。“所以出現上述情況,是很正常的。”
另一家手機搜索引擎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模式不只是宜搜,另外兩家號稱與宜搜三分天下的百度、儒豹采用的模式也相同,比如“北京儒豹公司”推廣的手機中文實名關鍵詞注冊業務,每個關鍵詞根據熱門的、槍手的、一般的等詞價位也不同,均以10年為注冊時間單位,最高的8萬元,最低的為2萬元低價位。“現在手機搜索公司都有自己的代理商,我們跟代理商簽訂協議,代理商需要做宣傳,他要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這些是我們不能控制的。而消費者是與代理商簽訂的買賣協議,但是消費者想退款,只能去找代理商。”
實際上,宜搜宣稱的2億用戶,2億日搜索數,也與ALEX查詢結果7000多名的排位差距甚大。而手機行業關鍵詞注冊到底有多大的價值?資源是否真的很稀缺?等問題,在經過多方咨詢和調查之后,黃槍發現似乎并沒有宣傳得那么價值無限。對此,黃槍將對百度、儒豹等領先手機搜索商業推廣進行關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