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580元搖身變千萬富翁? 網絡資本運作藏驚天騙局
發布: 2012-10-11 09:27:11 作者: 任忠君 來源: 華龍網

高收益誘惑 數月時間下線超百人
除了高額回報的誘惑外,所謂的網絡資本運作,是如何一步步實現“拉人頭”目標的?
9月6日,記者通過“中國資本運作官方網”,聯系上網名為“王者紫玲”的女性從業者,在介紹網資基本情況后,她在語音中“慷慨陳詞”:“你要相信,再好的行業都不可能成就大規模的富豪,只有搶占先機,才能脫離草根,而進入尚處于發展初期的網資行業,就是搶占史上最大的先機。”
“每個傳銷團伙都會設計一套縝密的說辭,先告訴你這是一種資本運作,從法律層面上講,既不合法也不非法。因為對經濟有推動作用,所以國家也是明面打擊、暗中鼓勵的態度,打消你的顧慮。”中國反傳銷協會會長李旭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然后介紹運轉模式和分成模式,尤其強調‘時間短’、‘易操作’、‘千萬收益’等來誘惑你。最后,再講人生道理,讓你產生‘之前生活很失敗,千萬不能錯過眼前機會’的感覺。”
他們拉人頭時,先是通過QQ語音交流;然后展示所謂的資本運作內部結算平臺和官方網站,甚至還會幫你使用站長工具驗證網站的合法性;最后,指導你下載一個名為“YY”的語音群聊軟件。整個過程不留真實姓名、不留即時通訊方式,甚至成員的樣貌也諱莫如深。
如今,打消顧慮、畫一張大餅、心理暗示,已成為各網資團隊普遍使用的“拉人頭”套路。一旦有人上鉤,就借助互聯網開放性的工具,采用該套路誘其加入。調查期間,記者接觸到四個網資團隊,成立時間都只有幾個月,但人數都達百人以上,資金也滾到百萬元以上。
誰是操控者 核心成員一般3~5人
在極短時間內,迅速聚集超過百人的團隊,誰藏身幕后操控?
“我上面還有上線,上線也是一名金級會員,就快要退出了。”招財貓告訴記者,她手下已有兩名金級會員。記者希望與其上線取得聯系時,她拒絕道:“我們團隊是一個友好的團隊,很單純,不希望有越級聯系的行為出現,避免產生麻煩。”
記者接觸了數十位網資團隊成員,但均無法觸及團隊核心人物。
“從我們接觸的案例來看,核心啟動人員均在3人左右。”李旭表示,一人負責網站和平臺建設、一人負責網上發帖子和鏈接推廣、一人負責聯絡以及組織隊伍建設。即便是今年5月、6月陸續在珠海、清遠破獲的特大級傳銷案例,核心成員也不超過5人。
原因 變異的傳銷 網絡成溫床
“盡管運作模式、分成體系和溝通工具有所變化,但傳銷的基本特性依然存在,網資騙局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只要認定傳銷的三大特性,就能輕易地辨別是合法的資本運作,還是非法傳銷。”李旭說。
“首先是不需要像傳統傳銷一樣,必須先用謊言將人騙到異地面對面‘洗腦’;其次,所有資金流動全部通過網絡轉賬,無現場交易;再次,拉人頭過程全程借助QQ、YY等免費聊天工具,更具隱蔽性。”李旭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傳銷正在進行“與時俱進”的變異。
“QQ、YY等即時聊天工具和網銀轉賬平臺,都是開放性的工具,誰都可以用,而所謂的官方網站和結算平臺只要懂網站建設的人都能完成,只要網站的服務器在國外,在國內工信部登記成個人網站,很輕易就能擁有一個看似合法的身份。”江北區某知名合資企業IT工程師徐丹丹告訴記者。
“從法律層面講,是否屬于傳銷,主要看三個方面:其一,是否四處‘拉人頭’;其二,拉來的人頭是否要交費用入會;其三,整個團隊運作是否使用‘復合提成’,即以不斷發展下線重復、累計提成。”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肖順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三個條件,網絡資本運作很顯然都滿足。”
“通過網絡拉人頭,所有成員之間不產生面對面接觸,這導致公安機關在查處時面臨相當大的難度。”李旭坦言,“在網資團隊中,成員幾乎都分散在全國各地,一旦其中一人出現問題,其他人只需掐斷網線,就能逃之夭夭,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始作俑者藏身何處。除非能追溯到存有原始網站和平臺建設資料的計算機設備,或是終端賬戶的持有者,否則要想溯源很難。”
建議 多部門聯動 避免打擊滯后
如何才能消滅這種變異的傳銷?
“一方面,公安機關在接到檢舉和報案后,需要先由其他監管部門對其定性,才能介入調查和取證,這讓偵查工作滯后;另一方面,網資的觸角遍及全國各地,可能因屬地管理原則造成公安機關調查困難。”他坦言,這需要各地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充分聯動。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肖順武認為,如果國家相關部門能針對傳銷的各種形態進行研究,并對其定性,公安機關接到報案時,就能迅速采取行動。從而縮減從定性到介入偵查之間的時差。“但這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目前只有盡可能地加大宣傳。”
當記者帶著調查結果向警方檢舉時,相關警員也表示:“我們接下來會根據這些線索進一步調查。同時,市民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旦發現拉人頭、交會費等疑似傳銷的行為,可隨時撥打110舉報。”
記者手記 傳銷者的執念和愚昧
“今年2月份,我從事異地連鎖銷售失敗、加入網資行業后,我才意識到,異地連鎖銷售就是一個騙局,網資才是真正受到國家扶植和鼓勵的優秀行業。”這是網民習羽告訴記者的個人經歷。這也是在長達一個月的臥底調查當中,記者最常聽到的故事版本。
初始時覺得可笑,后來覺得可悲。究竟是怎樣的原因推動他們從一個騙局跳入另一個騙局?
通過長期的“洗腦”,傳銷者身上固有的執念和愚昧,或許才是真正的根源。這些傳銷者有著驚人的共性:他們大多處于社會底層,對財富充滿強烈的渴望,他們堅信,只要不斷地拉人頭做業績,就會擁有富足的生活。他們在為別人編織謊言的同時,也沉浸在自己編出來的謊言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