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網絡傳銷“查處難”?
發布: 2012-10-09 08:40:46 作者: 韓振 來源: 新華08網

隨著政府打擊,傳統傳銷日漸式微,但網絡傳銷逐漸成為傳銷主要形式。由于網絡傳銷具有欺騙性強、隱蔽性強、虛擬性強等特點,給相關部門的監管帶來很大難度。
渉案金額大
重慶市工商局發布了上半年查處的三個重特大網絡傳銷案,即涪陵帥拍網絡傳銷案、珠海賽虎網絡傳銷案和“金緣購物聯盟”網絡傳銷案,其涉案金額和涉案人數均驚人。
據查,帥拍公司2011年4月成立時,只是一家注冊資金30萬元的軟件公司,但在2011年8月通過“返本壹佰”進行網絡傳銷后,“神話”般地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發展各級代理商1584個、聯盟商家24995戶、消費會員38.76萬人,成為總報單金額達119億元的“超級大公司”。
涪陵區工商分局副局長向國忠告訴記者,“返本壹佰”宣稱繳納2-3萬元不等保證金成為代理商、加盟商,就可享受其每天營業額0.2%-1%不等的提成和返利,在代理商、加盟商處消費并繳納消費額15%服務費的會員可獲取返利,直至返回其消費時所產生的全部費用(所謂100%返本金)。
珠海賽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著“個人消費返現”旗號,實際上不存在任何消費,會員所得的“返現”是靠已加入的會員不斷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公司收取入門費后再返給會員。2012年2月18日至4月25日,就發展會員6.9萬,涉案金額6900多萬元。
“金緣購物聯盟”以投資虛擬游戲股票為誘餌,從2010年12月開始,通過“推廣獎、平衡獎、管理獎、分紅”等資金分配模式不斷發展下線,吸引1.6萬人投資購買其網站上的虛擬股票,涉案金額6000多萬元。
重慶市工商局局長黃波說,近年來隨著國家打擊力度加大,傳統的傳銷很難立足,網絡傳銷卻打著“股票分紅”、“電子商務”、“消費返利”、“連鎖經營”等幌子大行其道。
危害廣查處難
重慶市工商局執法局直銷監管處處長郭春雷說,網絡傳銷雖然本質上與傳統傳銷沒有區別,但形態上已發生變化,呈現幾大特點:
一是欺騙性強。網絡傳銷組織很善于包裝自己:“金源購物聯盟”借用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收錢交易,并且虛擬“股票”進行買賣,有嚴格的開收盤時間。“涪陵帥拍”定期將納稅憑據公布到網上以制造合法經營假象,還向貧困家庭捐款做“慈善”。另外,幾乎所有的網絡傳銷平臺都假造牌匾、證書等,以迷惑會員。
二是虛擬性強。網絡是一個虛擬空間,非法傳銷者利用這一特征,以各種名義搞“空手道”。涪陵帥拍網絡傳銷案、珠海賽虎網絡傳銷案和“金緣購物聯盟”網絡傳銷案等網絡傳銷案中,操作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而所謂的“股票”等產品是虛擬的。
三是隱蔽性強。網絡傳銷發展會員是在網絡上進行,會員必須通過網站才能加入傳銷,大多用戶名是假的或代號,彼此間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郵件,資金交易通過銀行轉賬,這避免了傳統傳銷中下線與上線必須見面的情況,操縱者由明轉暗。
四是危險性大。網絡傳銷利用互聯網特點,突破時空限制,短時間內就發展到全國各地,吸收巨額資金,社會危害性極大。在涪陵這樣的三峽庫區地區,群眾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收入來源較窄,一旦資金鏈斷裂、傳銷組織崩盤,將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由于網絡傳銷的隱蔽性很強、虛擬性強、涉及范圍廣,造成取證困難,監管部門即使發現其可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予以判定并采取措施,這就給其留下繼續膨脹時間,危害性加劇。”向國忠說。
打擊須“三早”
周京平、郭春雷等辦案人員說,由于網絡傳銷發展快、危害大,要有效打擊須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取證、早控制。
“網絡傳銷發展迅速,等到公安機關介入時,往往涉及面已很廣,最好能夠將其消除在萌芽狀態,這要求‘早發現’;網絡傳銷取證難,尤其在崩盤之后,很多證據可能會被很快毀滅,從而使非法傳銷者逃脫法網,這要求‘早取證’;非法傳銷者往往在資金鏈斷裂前,選擇卷錢逃逸,這要求對他們‘早控制’。”
記者調查發現,公安、工商部門是打擊傳銷的主要部門,但在網絡傳銷中,工商部門缺乏調查取證手段,造成遲遲無法對傳銷進行定性,從而不能及時將案件移交給公安機關。而公安機關雖然擁有調查取證手段,但需要在已經定性前提下才能介入,很多網絡傳銷正是借助這個“矛盾”得以快速“發展”。
周京平建議,鑒于網絡傳銷目前已成為全國性課題,可建立國家層面研究平臺,以對最新的網絡傳銷進行研究,并對各式各樣的傳銷進行定性,以便于執法機構及時采取行動。
郭春雷建議,建立工商、公安等監管部門合作機制,針對網絡傳銷特點,利用公安部門技術力量,對網站后臺數據破解和調取,幫助工商部門進行取證,從而及時將打擊手段從行政手段轉移到刑事手段。
上一篇:當你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你肯定是進入... 下一篇: 工商深度解析傳銷屢禁不止五大癥結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