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派直銷可以富國裕民
發布: 2012-09-25 10:43:32 作者: 朱曉 來源: 中國直銷網

直銷自1886年由雅芳公司在美國開放了單層直銷的紀元,風行了將近60年之后,隨著紐崔萊公司在1945年推出團隊計酬的多層次獎金制度,開始進入多層次直銷與單層直銷并存的時代。
因為多層次直銷的直銷商經營團隊接充較快、業績爆發力較大,很快就成為直銷市場的主流。但因為多層次直銷強調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直銷商可以從下線的業績領取獎金,卻讓心懷不軌的人找到操作的空間。
有的人介著成立直銷公司,以虛幻或價格與價值不符的產品為晃子,吸引想要賺錢致富的人加入,加入時要繳交高額的入會費或購買大量的產品,才能取得招募下線領取獎金的資格。加入的人看到的是只要招募下線就可以賺取獎金,對于產品品質、價值則不甚在意,大家都做著發財夢,就演變成一踽踽拉人頭斂財的蹁局。
由于受害的人數太多,導致社會大眾認為多層次直銷都是騙人的。這樣的結局導致被騙加入的人損失金錢和因此產生對人情的懷疑之外,另一個受害嚴重的群體是正派經營的直銷公司和他們的直銷商。
世界各地的直銷市場都因為非法傳銷帶來的禍害,讓合法正派的直銷公司和直銷商飽受社會大眾誤解之累。
正派直銷可以對國計民生帶來很多好處
我們假如認真研究多層次直銷的運作模式,可以發現正派經營的直銷其實可以對國計民生帶來很多好處。
首先,正派經營的直銷公司通常都提供優質的產品,這些產品因為其功能、原料、制作方式、研發過程或使用方法有獨到之處,要讓消費者了解需要有專人解說,否則就需要投入龐大的廣告經費來教育消費者。
新成立的公司往往將經營投在產品的研發上,沒有多余的資金可以花在廣告宣傳上。而且在公司知名度尚未打開的情沉下,廣告宣傳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他們選擇廣品推廣投資金額較少的直銷。可以說直銷為擁有優質產品的新公司提供絕佳的推廣管道,這是直銷的第一項貢獻。
其次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如何在市場中找到他們需要的產品,或是得知產品訊息,大部分都靠媒體廣告和賣場文宣與銷售人員的推薦:但是從產品資訊的搜尋到購買產品來使用,是一段復雜的消費者行為。因此消費者可能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錯過一些優質的產品。
直銷是由直銷商主動向親友介紹產品,因為這層親友關系,使得直銷商的推薦比較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介著面對面詳細的解說,產品的特性比較容易讓消費者了解,消費者也因此有機會買到對他們有益的產品。因此,讓消費者有機會享用對他們有益的優質產品,是直銷的第二項貢獻。
團結正派直銷公司推動產業自律
從事直銷沒有資格限制,任何成年人不論學歷、經歷、性別、年齡、貧富,只要有人推薦,自己有意愿,都可以成為直銷商。直銷既可以當作個人事業專職經營,也可當作副業,甚至可以隨時選擇休息或努力去做,成為個人或家庭的另一種收入來源。
近年來很多直銷公司都強化其物流和金流,直銷商只要有一份樣品或說明書,就可以將產品介紹給消費者。若消費者有意愿購買,直銷商可以幫忙填寫單送給公司,由公司直接出貨給消費者,并向他們收費或透過信用卡付費。直銷商不需先購買產品,省下進貨的成本,讓經濟能力較差的人也可以從事直銷,在某種程度上解決國民的經濟壓力,甚至提供一種自行創業的管道,這是直銷的第三項貢獻。
當直銷蓬勃發展,直銷商的個人所得增加,繳交的個人所得稅也增加:直銷公司的營業額增加,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和各種相關稅賦也因此增加,對國家的收入有很大的幫助,這是直銷的第四項貢獻。
直銷有這四項貢獻可以富國裕民,按道理應該受到重視和肯定,但是因為非法遭受池魚之殃,政府要特別立法來管理、規范,學術界也少有人愿意研究直銷,社會大眾更有超過一半的人不認同直銷!
在這樣的環境下,正派經營的直銷公司和直銷商不能獨善其身,應該共同來為維護直銷的正面形象而努力,透過各種會議和活動,團結正派的直銷公司和直銷商推動產業自律,以重建消費者對直銷的印象和信任。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

所以我們看這家公司的運作模式是直銷還是非法傳銷要看他的獎金制度中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是以變著法的拉人頭為收入來源那就是非法傳銷,一定不長久,直有以發展會員,購買少量的產品加盟,以產品的銷售和消費作為持續性收入為主要來源的公司才是正規的直銷公司,只有這樣的公司才能把精力不斷放在產品的研發升級上,因為公司需要靠高品質的產品去打動消費者,占領市場,而不是光靠一套看似迷人的獎勵制度和一些自創的所謂的成功系統。

說的很好,直銷網上天天有報導,有很多公司借著直銷的名義搞傳銷,其中有老牌直銷公司,也有新成立的直銷售公司,統計一下均以國內公司為主,為什么這么多報導還不能讓廣大經銷商擦亮眼睛,不得不說二點,一是自身的貪欲,想做享其成,二是不得不佩服很多直銷網頭忽悠的能力。一個誠信的長久的直銷公司首先一定是以產品為導向的,自行研發產品,產品經過市場多年的認可,其次我們來做直銷也是想擁有持續性收入,那么就要看公司的產品是否有重復消費性,不是用了一次就不想用的,很多公司的制度獎金是建立在拉人頭的基礎上,強調報大單賺大錢,報小單賺小錢,忽悠新人一報就是幾萬的單,花幾萬塊買只值幾千或者萬把塊錢的產品,我曾經問過一個做拿牌公司的傳銷商,你摸著良心講,如果不是為了拉人賺錢,你會花幾萬元去買這些產品嗎?你用完后還會繼續買來用嗎?她明確回答我: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