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李錦芬出席 安利第700所春苗營養(yǎng)廚房落成
發(fā)布: 2012-09-05 09:38:27 作者: 未知 來源: 南陽網

2012年9月4日,新學年伊始,安利公益基金會第700個春苗營養(yǎng)廚房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第三實驗小學落成使用,剛剛開學的同學們從此吃上了可口、衛(wèi)生的營養(yǎng)正餐。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常務副主任武韜,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鄭李錦芬、副主席陳朝龍,河南省人大副主任儲亞平,三門峽市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落成儀式。
陜縣第三實驗學校是陜縣東部唯一的九年制寄宿制學校,是周邊山村學童及外來礦工子女就讀的主要學校。該校新改造建成的春苗營養(yǎng)廚房面積達45平方米,配置了衛(wèi)生安全的全套廚房設備,可滿足500人就餐。
在落成儀式上,中國關工委還與安利公益基金會簽署了2014—2016新的三年戰(zhàn)略合作規(guī)劃協議。安利公益基金會將在2011-2013年第一個三年規(guī)劃5000萬元投入基礎上,再投入不低于5000萬元,在尚未實施“春苗營養(yǎng)計劃”的22個省,遴選符合條件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捐建春苗營養(yǎng)廚房。到2016年,預計受益師生人數累計達到100萬人,培訓食堂管理員累計超過3000人次,并將對已建成春苗營養(yǎng)廚房進行定期服務與指導。
安利公益基金會主席鄭李錦芬表示,留守兒童營養(yǎng)改善是一個急迫、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群策群力,共同推動。在春苗營養(yǎng)計劃實施過程中,相關各方也創(chuàng)設出政府、公益組織、專家、媒體、志愿者分工合作的公益模式,并被稱為“春苗模式”。春苗營養(yǎng)計劃也希望未來能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留守兒童營養(yǎng)改善的公益事業(yè)中,造福更多兒童。
“春苗營養(yǎng)計劃”,是安利公益基金會攜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推出的重點公益項目,旨在整合政府、民間力量,為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qū)留守兒童集中的寄宿制學校建設營養(yǎng)廚房。具體合作模式為:各級關工委遴選符合條件的學校,并協調當地政府落實廚房用房、水電改造及人員配備;安利公益基金會捐建廚房設備,并開展廚房管理員食品營養(yǎng)及安全培訓,組織安利志愿者進行專項督導。
2011年,安利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關工委在廣西、重慶、陜西、河北、安徽、湖北6個省18個縣捐建了300所春苗營養(yǎng)廚房。2012年度,安利公益基金會繼續(xù)出資2000萬元,在湖北、河南、寧夏三省400所農村中小學捐建400個“春苗營養(yǎng)廚房”,相關建設工作主要集中在暑期完成。加上去年建成的300個春苗營養(yǎng)廚房,目前“春苗營養(yǎng)計劃”已覆蓋8省25市48縣700所學校,35萬名農村學童因此受益。2012年4月,安利公益基金會“春苗營養(yǎng)計劃”榮膺民政部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
2012年,安利公益基金會在河南省總投入約800萬元,捐建180所春苗營養(yǎng)廚房,項目在河南省的3個市(南陽、信陽、三門峽)9個縣開展,包括鄧州市(22所)、西峽縣(19所)、社旗縣(19所)、固始縣(30所)、新縣(16所)、商城縣(14所)、澠池縣(20所)、陜縣(20所)、盧氏縣(20所)。
作為國內第一個由民政部直管的外企背景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自2011年5月31日正式成立開始,即確定以幫扶農民工子女為主攻方向,并針對留守兒童和隨父母進城的流動兒童群體,實施“春苗營養(yǎng)計劃”、“彩虹支教計劃”、“陽光成長計劃”三大項目,從身、心、智各方面扶助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