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立足誠信 保健食品業將加強原料監控
發布: 2012-08-28 09:31:26 作者: 未知 來源: 人民網


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管座談會在南京召開

真假蟲草對比鑒別,只有最左邊的是真蟲草
保健食品直面監管困擾 重心或將前移至原料監控
震驚一時的“毒膠囊”事件,讓公眾的視線齊刷刷聚焦到原材料的監管上。對于屢遭仿冒、投訴不斷、問題頻發但發展潛力巨大的保健食品行業來說,在法律法規尚未健全,原料標準匱乏的情況下,監管難,辨識難,以成為保健食品行業整體快速發展的絆腳石。就如可加快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的出臺,推進保健原材料標準化進程,確保保健食品質量與安全,主管部門將管理重心或前移至原材料的監管上。
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支持、中國保健協會組織開展、包括人民網等十多家主流媒體參與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萬里行”活動在結束山東、云南、廣東、浙江等地實地考察后,8月23日正式走進江蘇。對幾個重要城市走訪后,人民網記者發現,保健食品行業從業人員普遍反映的問題是:保健食品監管條例尚未出臺,原材料監管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致使我國保健食品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僅對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影響,也嚴重制約著保健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國際化戰略。
原材料標準缺失 監管現尷尬
人民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原料標準體系尚不健全,許多原料品種如蜂膠,既無國家標準,也無行業標準,只能靠企業自身對源頭管控,這就增加了偷工減料和假冒偽劣產品出現的可能性。據了解我國的標準基本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企業標準應該是準高標準,但是由于最低門檻標準缺乏,甚至沒有,這就無法并完全面判定企業標準的高低,以及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化處郭桂珍處長舉例,比如蜂膠,南京中脈和蜂奶寶用的原料都是真正蜂膠,但有些企業就用廉價的樹膠代替蜂膠,添加槲皮素和蘆丁等提高總黃酮含量。如果從成品來檢測,指標都是合格的,但是原料顯然大相徑庭。這就給監管帶來了尷尬和困惑,因此制定國家標準,把好保健食品的原料關,將監管前移至原料的管理十分必要。
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徐華鋒表示,保健食品原料的標準問題的確值得關注。他建議專家和媒體,通過專題形式,深入探討,并呼吁國家盡快出臺相關標準。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周邦勇在云南考察中反復強調,企業應該將產品的生產的質量控制的重心前移至原料的采購及使用,監管部門更應該將監管重點放在源頭監管。至于為何原料遲遲沒有相關標準的問題,周邦勇表示,保健食品原料來源廣泛,成分復雜,功效不唯一,給標準統一制定帶來困難。國家藥監局擬在”十二五”規劃中將完成100個原料標準。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王中表示,由于保健食品在申報時成分與其他產品不能完全相同,如果檢索后發現成分相同,則不能拿到批文。因此,每種保健食品的配方和成分都不同,對原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對于保健食品的產品標準的制定并更增加了難度。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去年3月份發布的《關于加強保健食品原料監督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中也強調,保健食品原料直接關系到保健食品產品的質量,關系到保健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充分認識加強保健食品原料采購和使用管理的重要性,以對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食用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保健食品原料采購和使用環節的監管,確保保健食品質量安全。

質量安全萬里行采訪團參觀企業
無規可循 企業自律自治
江蘇省也是保健食品的強省,生產企業有135家,年產值約40多億元。在保健食品監管條例和原材料標準尚未出臺的空白期,企業如何把好原料關?監管部門如何解決無法可依背景下出現的各種問題?
質量萬里行江蘇站走訪了南京中脈科技、南京中生生物科技、南京老山營養保健品、蜂乃寶、南京圣諾生物、南京蘇邦生物、南京中科藥業等七家企業。南京中脈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叔南告訴記者,為了確保產品功效及品質,公司從原料采購、原料檢驗到原料入庫管理,從半成品到成品生產全過程控制,從產品的出廠檢驗檢測等都建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流程以及質量追溯、問責制度。尤其是長期以來堅持的索證索票制度,更是在源頭上杜絕了假冒偽劣原料的進廠。
另外,早在2003年,中脈就在海拔1000多米的黃山深處建立自己的靈芝養殖基地,在蜂膠收購季節,其技術人員都有一套鑒別真假蜂膠的本領,從原料采購到生產全過程控制,當市場鬧假蜂膠風波的時候,中脈蜂靈反而因質量可靠銷量大增。
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王亞萍表示,40年來老山一直視質量為生命,且在11年前就建立自有原料基地,現在每年僅檢測費用就達到200萬元。
南京中科藥業更是干脆自行建設原料基地。公司董事副總裁馮鵬告訴記者,中科藥業在實踐中,切實感到在原材料采購中,原料有效成分含量不穩定,直接會影響到成品的質量穩定。因此,中科藥業將保健食品的監控向前延伸到原材料環節,自行投資4000多萬建設一座面積達5000-6000平方米原料生產基地,預計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將正式投產。“沒有檢驗是不行的,但光靠檢驗是靠不住的”,馮鵬表示,這個原料基地投產后,將從根源斷絕影響產品質量的不穩定因素,確保成品的品質和安全。
以高科技工藝研發初乳凍干粉膠囊為主的南京蘇邦生物也認識到原材料環節的重要性,在走訪中,公司董事長蔣偉清坦言,由于公司主要原料是牛初乳,因此已經在國外考察了很多牧場,決定在加拿大投資興建初乳凍干粉生產基地,將保健食品的監控重點放在源頭,以保障成品的質量。

無錫健特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連龍介紹品控經驗
無錫健特藥業有限公司,主導產品“腦白金”、“黃金搭檔”、“黃金血康”、“黃金酒”等均為中國地區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在爭創百年企業的同時,食品安全和原料控制是企業最為關注的。總經理張連龍介紹,除企業自行制定高于整個行業的質量標準外,在“鉻超標膠囊事件”發生后,斥資近百萬元購買進口原子吸收石墨爐系統、微波消解罐、氣相色譜、頂空進樣系統等儀器設備,滿足了明膠空心膠囊等原材料全檢的要求,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介紹經驗
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徐之偉告訴記者,隆力奇的立足之本就是誠信,為了打造無問題產品,企業不惜花重金采購比市場價格高出幾倍的原材料。比如其一直采購輝瑞公司的膠囊,價格大概在一萬粒150元,普通膠囊市場均價120-130元一萬粒,被媒體曝光的問題膠囊更是低到30元一萬粒。但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企業還是會選擇價格高但質量過硬的原料。
可見,在法律法規尚未健全,原料標準匱乏的情況下,保健食品企業自律自治,令人欣慰。
南京食藥監局經驗值得借鑒
在沒有法規的情況下,監管出現真空,監管部門應該怎么辦?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秦小明提出,南京市食藥監局的“過渡政策”非常值得借鑒。
南京市食藥監局的“過渡政策”是什么?南京市食藥監局保化處郭桂珍處長舉例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后暫停了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審核頒發工作,在《保健食品監管條例》出臺之前,很大一批企業的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到期,對此,南京市食藥監局制定了過渡期的政策,給企業發放了過渡期保健食品臨時生產許可證,制定了相關工作程序和審核審批制度,切實保證許可工作的規范性和質量。
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共同發布了《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首次將“營養與保健食品制造業”列入國家發展規劃。可見保健食品行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在法規沒有出臺之前,“南京市藥監局的過渡政策,值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藥監部門借鑒。”秦小明說。

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秦小明就保健食品質量安全萬里行的活動宗旨,目的,活動特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與延壽堂董事長潘新敏座談
行業呼喚“三制”和“四治”
法規缺失、夸張宣傳、違規添加、假冒偽劣、套牌套號、門檻偏低……保健食品行業問題頻發,給從事這個行業的經營者帶來極大困擾。面對行業現狀,消費者、企業、協會和監督部門,都在呼喚保健食品監管條例盡快出臺。
在采訪中,記者通過從業者們反映的問題,總結出保健食品行業目前的問題是“三制”:法制欠缺、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到位。其中,法制欠缺指的就是保健食品監管條例的國家標準目前還未正式出臺,導致經營企業的經營許可證沒有條例做后盾,只能暫停頒發;新版的GMP標準空缺;對企業委托加工的責任界定不明確等。體制不完善,指的是某些地市區縣衛生部門與食藥監局責權不明。機制不到位,指的是企業運行過程中,誠信和自律體系的打造不到位。
既然問題出現了,就必須解決,如何解決?
企業們的觀點總結起來就是“四治”,一是企業自治,自律,自查,自糾。二是群治、人治,由老百姓來監督。三是整治,由監管部門進行專項治理,提高行業純度。四是律治,依法治理。通過這四治,讓消費者、企業和監管部門共同聯手,推動保健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若吃了保健食品立馬見效 肯定是假貨
在保健食品質量萬里行的調研過程中,記者感受最深的是,監管部門和企業都對假冒、仿冒、夸大宣傳等行為對消費者的誤導,尤其對非保健食品企業和極個別營銷企業利用假專家開設課堂的方式,向消費者兜售產品,并夸大其產功效,誤導消費者都表示擔憂。
對此,中國保健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秦小明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如果吃了保健食品立馬見效,那肯定是假貨。同時,她敬告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可以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http://www.sda.gov.cn)和中國保健協會網站(http://www.chc.org.cn)查詢該產品是否是合格產品。
上一篇:隆力奇克勞麗日化事業部召開新人培訓會議 下一篇: 隆力奇蛋白肽粉安全高效 不使用轉基因原料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