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多網營銷模式涉嫌傳銷 工商介入調查
發(fā)布: 2012-07-26 15:19:27 作者: 黎明 來源: 中國質量萬里行


買多網實體店顧客稀少
6月29日,湖南衛(wèi)視《快樂大本營》主持人杜海濤以買多網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出席買多網在鄭州舉辦的一個推廣會,場面熱鬧非凡。
但人們對買多網銷售模式涉嫌傳銷的質疑,從未停止。
7月12日,河南鄭州金水路88號買多網實體賣場冷清依舊。記者注意到,與一般的賣場不同,這座上下兩層的賣場除了銷售員,基本看不到顧客。更為奇怪的是,該賣場所售產品大多為市場不常見品牌。
買多網市場運營總監(jiān)李保民也承認所售產品品牌不夠大眾化,同時,他稱買多網將在以后引進一些知名品牌進駐。
這家號稱做電子商務的買多網,銷售的卻是“偏門”產品,是劍走偏鋒,還是另有隱情?買多網山西代理商的投訴或許能說明真相。
山西省的張延軍在朋友的介紹下,經不住高額利潤的誘惑,在2011年的8月份以100萬元的費用成為該省大同市的代理商。
張在投訴中稱,自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張延軍的大同服務中心共計支出費用733283元。
但這多半年里,張延軍只發(fā)展了左云縣的縣級代理一個,2萬元的加盟商12個,得到買多網返還提成共計7.4萬元。
繳納了加盟費后,張在開展業(yè)務中發(fā)現,“買多網說一套,做一套”,買多網更注重的是在全國各地大肆招商,而不注重服務。有的加盟商交錢后發(fā)現,門店的客源沒有增加,生意也沒有好轉,相反因為買多網積分產品帶來負面影響。
至于“消費者買東西換積分,一積分當一元錢用”的說法,張延軍稱,“積分產品,以次充好,蒙騙消費者。”該省一消費者花500積分換了一雙鞋,不到兩天就壞了,氣憤地嚷嚷:“500積分換的鞋,相當于500元的鞋,現在換的鞋連5元都不值,跟你們買多網合作真實瞎了眼了。”
在這種情況下,張延軍不敢再去開發(fā)市場了,他在給鄭州市工商局的舉報信中說,“鑒于買多網出現的種種不妥和嫌疑,我們不論從良心上,還是道德上,都覺得再無法繼續(xù)下去,如果繼續(xù)招商,總覺得是騙人。”
隨后,張延軍到鄭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處投訴了買多網。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識別傳銷只要看三個特征:是否繳納“入門費”;是否需要發(fā)展下線而不論誰發(fā)展;是否按照發(fā)展下線的人數和業(yè)績瓜分資金。
記者將在買多網所了解到的情況說明后,分析認為其各級代理的模式完全符合這三個條件,該負責人表示會去買多網了解情況。
7月12日,鄭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處一負責人在接受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采訪時說,他本人也曾去過金水路88號買多網實體店現場查看。“顧客很少,銷售的產品基本不是大眾需求,對于他靠什么贏利,我也表示懷疑?”他告訴記者,鄭州工商局已經注意到相關投訴,正在對買多網進行前期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再定下一步的行動。
今年以來,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加大了對打著電子商務名義進行傳銷活動的打擊力度,隨后,江西“精彩生活”、浙江“萬家購物”、福州“百分百返利網”、溫州“百業(yè)聯盟”等相繼崩盤或被查處。
對于買多網被投訴涉嫌傳銷及鄭州市工商局的調查情況,中國質量萬里行將繼續(xù)關注。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