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解釋傳銷屢打難絕局面 打傳存在四難
發布: 2012-07-25 13:37:11 作者: 未知 來源: 人民日報

當前我國傳銷犯罪有哪些特點,為什么會出現屢打難絕,甚至出現“一邊嚴打,一邊傳銷活動猖獗”的現象。近日,公安部經濟犯罪偵察局副局長劉玉璽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高學歷者也可能誤入傳銷
問:一邊是公安機關嚴打傳銷,一邊是傳銷活動又在不斷變化手法,當前傳銷犯罪有哪些特點?
答:“拉人頭”式傳銷和網絡傳銷仍是傳銷的兩大主流形態,從打擊查處情況看,當前傳銷犯罪活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局部地區發案持續上升,涉案金額增長較快,部分重點地市案件增幅明顯,一些重點行業領域情況突出。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立傳銷案件6910起,比去年全年立案總數高出178.4%。
二是犯罪手段、內容、組織形式不斷更新,有歪曲國家產業或區域政策,以“高科技”、“西部大開發”、“連鎖銷售”為幌子的;有依托互聯網,以“電子商務”、“消費返利”、“股權投資”等名義,發展加盟商、代理商的;傳銷內容從傳實物發展到傳理念、傳“未來利潤”;組織形式由大規模聚集“授課”改為一對一或小團體“洗腦”;傳銷資金以銀行卡或網銀異地存取,組織運作采取異地遙控指揮。
三是涉案主體更加復雜了,涉及多行業、多領域,既有農民、無業人員、下崗離退休職工,也有大學生、退伍軍人、企業老板,甚至還有一些具有較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也誤入傳銷。
四是衍生犯罪明顯增多。因傳銷引發的非法拘禁、致死致傷、暴力抗拒執法等惡性案件突出。
傳銷最基本的特性是迷惑性、蠱惑性、誘惑性特別強,傳銷總是披著一件“合法”的漂亮外衣,還有一些犯罪分子制造一些虛假信息,比如說被國家某些機關授予什么榮譽,甚至編造說獲得一些地方領導人、政府部門支持或者政策扶持。
打擊傳銷存在“四難”
問:雖然公安機關打擊力度大,但現實中有的地方傳銷犯罪活動依然猖獗,原因何在?
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銷犯罪形態不斷出現新特點,給打擊帶來新問題。
從社會根源看,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共同作用下,就業壓力增大,閑散人員、低收入群體龐大,群眾增收需求強烈,而傳銷活動“門檻低、風險小、致富快”的“洗腦”宣傳極具誘惑,不少人輕易被騙或明知虛假而仍為追求暴利加入其中。
從防范管理看,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防范、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重視不夠,存在模糊認識,日常工作不落實、不到位,難以形成合力。
從打擊實踐看,打擊傳銷犯罪存在發現難、取證難、認定難、處理難等“四難”問題,影響了打擊效果。傳銷的特點決定其手段、內容和組織形式都在不斷翻新,為了規避打擊,傳銷也必然會變換形式。傳銷組織在“洗腦”過程中,教給所有人員一套對抗公安機關和執法部門檢查的手段和方法,再加上網絡傳銷過程中很多人不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進一步加大了取證難。從認定方面,要界定是新的營銷模式還是違法模式,要認定是合法還是非法形式,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個傳銷案子涉及人員眾多,有的達數萬人,處理起來難度較大。
問:如果一個傳銷團伙被破獲,其主要領導層被懲處,但是中層沒有達到刑法懲處要求的,會不會轉戰至另一個傳銷團伙?
答:這種情況非常多,傳統的“拉人頭”,包括網絡傳銷也存在這個問題。一種情況是“裂變”,即傳銷組織中沒有被打擊的或者說沒有被抓獲的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的蟄伏,又另尋組織從事傳銷活動,這就產生“裂變”;還有一種情況是“聚變”,即有一個新的傳銷組織出現以后,前端人員獲得暴利后會很活躍,并吸引其他傳銷人員參與進來。
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
問: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公安機關有什么提醒,以預防群眾誤入傳銷。
答:參與傳銷人員往往對傳銷本質認識不足、投資風險意識差、法律意識淡漠、僥幸心理和從眾心理較強。在此,提醒廣大社會公眾:
一要認清傳銷活動的本質和危害,自覺抵制各種誘惑,遠離傳銷陷阱。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免費的午餐”,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客觀、冷靜的分析,識別其虛假、欺騙、誘惑的實質,避免上當受騙。
二要掌握判斷是不是傳銷的常識。遇事多看多問:主體資格是否合法,是否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品是否貨真價實;是否要求發展下線,并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是否要求形成層級關系;是否要求或變相要求交納“入門費”、“門檻費”,以獲得加入資格;所宣稱的原始股、基金等投資是否經過國家主管部門批準,是否在國家規定的場所交易。
三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高收益常常伴隨著高風險,不規范的經濟活動往往蘊藏著巨大的隱患。因此,一定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選擇合法投資渠道,依法保護自身權益。如:存款應到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購買股票、基金、債券應到經批準的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或者銀行。對于打著“連鎖經營”、“資本運作”、“原始股投資”、 “新型電子商務”等名義,要求繳納費用發展人員的盈利性活動,要特別提高警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