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鎮黃江變成百強鎮 太陽神演繹經濟奇跡
發布: 2012-07-18 11:24:41 作者: 鄭子龍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不少人曾耳熟能詳的這句廣告詞還在

太陽神廠門口,這個廠將要遷址了

流水線上,太陽神口服液仍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

李育興曾經當過廠長,對工廠很有感情
兩年時間內,讓一個貧困鎮一躍成為全國百強鎮,背后推手是一個企業,這似乎是一個神話。但太陽神做到了,而這個鎮,就是1992年被評上全國百強鎮的黃江鎮。太陽神,一個享譽大江南北的企業,1987年成立時,竟然是靠抵押借貸辦起的。從1987年到1993年,用了六七年的時間,太陽神就發展到了頂峰,年產值13億,市場份額最高達63%,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后來“橫向拓展”,先后涉足鋼鐵、石油、房地產、貿易等10個行業20個項目的投資業務,走出廣東,延伸到了云南、山東、新疆等地,甚至還一度傳出走出國門。其后雖然幾經沉浮,但太陽神已經成為一個經濟的奇跡,這個名字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1986-1987起步:黃江保健廠以寶山賓館抵押貸款租水庫辦公室當廠房
“水,是當時黃江保健廠選擇在這里辦廠的最重要原因。”站在黃牛埔村水庫大堤上,李育興指著水庫的水說。大堤把水庫一分為二,外圍是綠油油的山。夕陽下,水面都像鍍上了一層鉑金。李育興所說的黃江保健廠就是享譽大江南北的太陽神前身。“這個廠在成立前一年就開始籌備了,即1986年。但嚴格意義上,我不是第一任廠長,在我之前有過兩位廠長,但他們呆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個月,所以也有不少人把我當老廠長了。”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單純靠種橙柑桔的農業商品已經無法使黃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里實現飛躍,在周邊大朗、常平等鎮快速發展時,黃江人醞釀著第二次“轉型”,目標是“靠城市人的腦袋發鄉鎮之財”。而當時目光瞄準的眾多“城市”中,廣州位居第一。1986年7月,東莞夏天炎熱的天氣,阻擋不了時任黃江鎮委書記的羅松茂的步伐,他在廣州找到了制藥工程師出身的懷漢新,雙方一拍即合,但資金卻讓兩人一籌莫展。
在黃江,老一代不少人其實都知道,懷漢新當時揣著他的“生物奇素”配方四處尋找合作者,到過深圳、中山等地,甚至也來過黃江,但最終沒有談成合作。就是因為他有配方,但他們原有的廣州幾個合作伙伴東拼西湊起來的資金只有5萬元。
當年還在廣播站當播音員、后擔任鎮長的梁灼填回憶,當時黃江鎮黨委政府想到了“合作”的模式。當時黃江為了給外資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興建了寶山賓館。“建這個賓館的部分錢都是靠鎮領導騎著自行車跑了好幾趟才從信用社貸來的,要辦一個新廠,哪里有錢,只能將寶山賓館抵押給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籌集到了一筆資金。”這筆資金給1987年興辦的黃江保健廠買回了一臺鍋爐、一臺20馬力的舊發動機、一套簡易母液裝置、幾臺時不時需要修理的腳踏式壓蓋機。
“剛成立的黃江保健廠是租用黃牛埔水庫的辦公室作為廠房和辦公地方。”第二年就過來當廠長的李育興記得很清楚,最初興建了一層簡易的樓房做“母液”車間、洗瓶車間和灌漿車間,但包裝車間不夠用,只能發放給當地黃牛埔村村民包裝。“當時工人只有40人左右,工資有100多元,我的工資有500元。”在李育興和懷漢新他們的努力下,同年5月,就試制出第一批生物健口服液,正式起名為“萬事達”,并在8月推向市場。
1988-1992太陽神“神話”黃江靠它從貧困鎮變百強鎮公司管理層“工資太高不好意思說”
1988年8月8日,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所生產的口服液也相應地把品牌“萬事達”改為“太陽神”。說是集團,當時還很弱小。懷漢新采取欲做事先造勢的原則,集團剛成立就出資30萬資助廣州教育局建立優秀教師獎勵基金,成為當年廣州市的一大新聞。當時參加高考的學生,許多人都把“太陽神”當成考試成功的“秘密武器”。這一年太陽神集團打入廣州學生市場,創立了523萬元銷售額的神話。
“保健廠試產當年不足一年時間產值就達到了40多萬,但后來的瘋狂增長還是在人意料之外。”讓李育興體會最深的是,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內,工廠員工就從最初的40多人增加到了1000多人,管理人員都上百人了,但每天還要招人。“招人時,黃牛埔水庫大堤從頭到尾,排了幾百人,當時不少人上門來找我說情,麻煩得很。”開工也從兩班制到三班制,24小時不停工,他自己值班時也經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才騎摩托車回家。
從1988年開始,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太陽神銷售額以平均每年200%的超速度向上攀升。1990年,太陽神的銷售額已經達到2.4億元;到1992年,太陽神成為資產總值高達7億元的企業集團。正是因為太陽神的迅速崛起,讓黃江鎮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在上世紀90年代初,黃江就摘掉了貧困鎮的包袱,并于1992年成為全國百強鎮。在黃江鎮領導錢偉忠所作的《回顧30年來發展經驗,推動黃江鎮新一輪大發展》一文中,就明確提出了一個觀點“黃江靠太陽神起家”。
在黃江,當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黃江有兩個太陽,天上有一個,黃牛埔水庫有一個。”黃牛埔水庫這個指的當然就是太陽神集團。可見太陽神在黃江人心中的地位。在那幾年里,黃江鎮用太陽神上交的稅收和與其合作分到的利潤,興建了一批基礎設施。比如投資了2000多萬興建了公明到常平的路,修了水廠等。太陽神本身還贊助了黃江第三小學一百多萬等。但讓李育興他們感受最深的就是收入的增加。
“難以想象,我當時拿到手的工資實際上比我們黃牛埔村村委幾個干部加起來還多。”十多年過去了,李育興提起當年的情況,仍然忍不住搖頭稱奇。隨之他的臉上便浮上了笑容:“工資太高了,都不好意思說啊。”那時工廠設了很多獎項,比如質量獎、超產獎等,只要在規定獎勵的范圍內,如100支口服液,合格率在5支以內,就可以獎勵了,一項可以拿到1000多元。“當時不少員工光獎金就有6000多元,我們管理層拿到手的工資上萬很正常,但公司規定工資不能透露,要不就取消獎金,村里有人問我,我都支支吾吾應付過去。”
1993-1995成“江湖老大”1993年銷售額13億市場份額最高達63%
1993年,太陽神銷售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3億,市場份額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63%,在中國保健飲料行業的“江湖老大”地位無人能撼動。當時高達26億的品牌資產遠遠超過同是成立于1984年的聯想和海爾。這一年,太陽神還與廣州市體委組建廣州太陽神足球俱樂部,聲望直沖頂峰。
“一個企業的年產值比當年東莞不少鎮區還多啊!”站在黃牛埔水庫大堤上的李育興感嘆地說。夏日的傍晚,光線依然明亮,他瞇著眼睛,指著大堤兩邊說,工廠在這邊,宿舍在那頭。當年工廠工人最多時有1800多人,一換班,這條路上全是人。如果遇到送貨,人車混在一起,都堵塞了。據他回憶,當時工廠的運輸隊,單是中型貨車就有9輛,但黃江一個廠的產量趕不上銷售,太陽神陸續在石龍、增城等地增加了生產點。
這點曾在東莞國藥黃江分店工作過的曾生也深有感受。“當時太陽神雖然自建了銷售團隊,但東莞國藥同時也是太陽神的總經銷,每天各地供應商來拿貨的很多,都得排隊,如果不提前預約還沒有貨,供不應求的。”當年那些推著自行車推銷、送貨的太陽神營銷隊更是讓曾生眼紅:當時最賺錢的是銷售部,業務好的人,賺個上百萬甚至幾百萬都不在話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去啊,進去了呆都呆不久,過段時間就要換人了。”
第二年,開創了“廣告轟炸”先河的太陽神拍攝了著名的“雄獅”廣告。那年剛好是美國世界杯足球賽期間,相信不少人都記得那個長達45秒的《睡獅驚醒》篇電視廣告,以及那句“只要努力,夢想總能成真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的愛天長地久”的臺詞。價格是150萬,創了制作成本最高的紀錄。但據當時媒體報道,此篇實際花費是500萬,有人對如此天價廣告曾提出質疑。懷漢新卻認為,萬寶路拍一則廣告用了2000多萬美元,500萬人民幣不值得大驚小怪。
“確實不值得大驚小怪。”在李育興的記憶中,太陽神當時最高一年廣告費達到了驚人的8500萬。可以說,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無人不曉太陽神。1995年12月,太陽神作為中國大陸首家保健藥品和健康食品生產企業在香港掛牌上市。當年,黃江鎮上繳國家稅收8010萬元,位居當時東莞市第二位,當中太陽神就貢獻了稅收6800萬元,占到了84.89%。
1996-2012總部回遷黃江“橫向拓展”受阻滑落十年復興方案瞄準現代養生業
“當年我離開的時候,這榕樹剛種下去不久,現在都長成參天大樹了,下次來不知道還有沒有了。”在太陽神工廠里,李育興用手比劃著前面一棵榕樹,就像在說一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一樣。夕陽下,他夾雜著絲絲白發的頭發被風吹起,發梢被染成了橘紅色。1997年,李育興離任,回到黃牛埔村當了一屆村書記才退休。“走前,工廠里還有四五百工人,也不用加班了。其實從1994年開始,就逐漸不招人了。”
太陽神在1993年開創了銷售額新紀錄后,便開始了“橫向拓展”的嘗試。先后涉足了鋼鐵、石油、化妝品、食品、房地產、醫藥、貿易、旅游等10個行業20個項目的投資業務,走出廣東,延伸到了云南、山東、新疆等地,甚至還一度傳出走出國門。李育興說:“現在肇慶還有我們太陽神當年開發的樓盤呢,但沒有人住。”但短短幾年,投入資金達3.4億元,幾乎全部是竹籃打水。并且太陽神主營業務營業額第二年就跌破了10億元;到了1996年,只有4億元并首次出現了虧損。
當時懷漢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是:那時健力寶成功登陸美國的消息頻繁見諸報端,我們的心也活了,也想開拓海外市場,當時的投資主要是從企業整體布局來考慮的……沒料到各項目剛剛上馬,國家就開始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緊縮銀根,打亂了我們的全盤計劃,數億資金全部陷了進去。后來,懷漢新曾感慨地說:“我們仍處在商品經濟大海中學游泳的階段,幾乎不可避免地面對許多值得反思、總結的挫折與教訓。”
太陽神這一滑落持續了10年之久。在2008年前后,當年將經營總部設在廣州的太陽神開始醞釀回歸東莞黃江的可能。經過3年的談判,最終成行。幾度沉浮之后,洗盡鉛華的太陽神悄然制定復興方案。太陽神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潘皓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發展現代養生業,不再狹隘地局限于保健行業。“相比保健業,現代養生產業的內涵相對較大。除了現有模式,我們還開辟了現代養生店(館)的經營模式。特別是現代養生館,目前在廣州、武漢均有試點。”
2011年4月,太陽神與黃江鎮政府正式簽約,將集團經營總部遷回黃江。“這個項目離不開水,選址就在田心村水庫,這邊的廠也將要遷過去了。”李育興眼里流露出了依依不舍之情。參觀工廠時,他不時提醒說:這邊是籃球場,我以前經常在這里打球。這里以前是一個小賣部,很火爆。臨走時,他指著一處廠房說:“那是母液車間,我當廠長十余年,沒有進去過幾次,因為配方一直被懷漢新掌握著,不過說實話,他們很勤奮。”二十多年前,黃江一個偏僻到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升起了一輪紅彤彤的“太陽”;二十多年后,這輪“太陽”何時再次升起,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口述史
講述人:李育興(68歲,原太陽神保健廠廠長,原黃牛埔村書記)
員工想便宜買要向政府打報告
當時我們黃江的是工廠,銷售部在廣州,所以我們這邊要買太陽神,除非數量少,可以直接到東莞國藥去買。如果量多,比如買一兩箱,一箱是50盒,而且想便宜點,要向政府打報告申請,才可以購買。常見的太陽神口服液剛開始價格是11塊多,后來賣到8元一盒。那個年代的小孩子,幾乎都喝過。當時太陽神大賣后,也有一些假冒產品,比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發現過惠州一家廠家假冒,還打了官司。
意大利維修師傅把白酒當紅酒喝
我們保健廠有四個車間,人最多的包裝車間,最多時有400多人。最少的是母液車間,才20多人。當年,灌裝車間從意大利購買了一臺進口機器,自動的,花了幾百萬。但那些機器一壞,很麻煩,要從意大利請人過來維修。有一次,機器又壞了,我們便打電話給意大利那邊,他們派來了兩位維修師傅。我負責接待他們。吃飯時,他們把50多度的白酒當紅酒喝,結果喝醉了。
講述人:曾生(黃江人,50多歲,曾在東莞國藥和工商銀行工作過)
在工商銀行幫太陽神換港幣
我一開始是在東莞國藥黃江分店工作,負責過發貨給太陽神經銷商。當年每天來拿貨的人很多,都得排隊,后來如果不提前預約,基本沒有貨,火爆到供不應求。1989年,我轉行到了中國工商銀行黃江分行,還是跟太陽神打交道。當時他們大力在各地做廣告宣傳,包括在香港,當時在香港做廣告跟公司簽約是需要港幣的。那時黃江農業銀行等銀行都沒有換外幣的業務,只有工商銀行等才有。
變遷
1987年,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前身黃江保健廠成立;
1988年,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品牌正式改名為“太陽神”,同年獲得“中國運動營養金獎”,成為中國奧運代表團征戰第24屆奧運會的指定產品;
1993年,太陽神的營業額高達13億元,市場份額最高時達63%,成為當時國內保健品的領軍企業之一;
1995年,太陽神集團作為中國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在本行業中第一個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1996年,《人民日報》在對全國消費者市場調查國家品牌排行前十名的品牌中,太陽神品牌在營 養口服液中市場占有量、市場競爭力、市場影響力均排行第一。隨后的十年,太陽神多元化發展,在投資酒店、房地產、化妝品、餐飲等方面均失利,太陽神開始走向拋物線的滑落狀態。
1998年,“太陽神”成為廣東省著名商標;
2004年,太陽神成為中國滋補飲料類唯一一家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
2007年,太陽神獲得了國家商務部的批準拿到直銷牌照;
2011年4月,太陽神與黃江政府正式簽約,將集團經營總部遷回黃江,項目選址在黃江田心村。
上一篇:“浴”見美肌 太陽神艾草美膚沐浴露新品... 下一篇: 《廣東新聞網》專題報道太陽神網絡黨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