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消費返利變異為傳銷亂象之探秘
發布: 2012-07-14 15:46:48 作者: 凌云 來源: 反傳銷聯盟

背景:
連日來,消費返利模式的接二連三地震,讓媒體聚焦,也使得社會一片嘩然,人們感嘆于此類經營方式的亂象之余,也在熱議政府防控經濟犯罪的能力,同時也在質疑法律的公正性,同時也激發了大量參與者對政府的質疑和抱怨。頓時間,矛盾加劇,這是涉眾型經濟犯罪的特征引起的,也是當前政府在某些工作上的滯后性所促發的。
2012年,注定是有史以來涉眾型經濟犯罪最具話題的一年,單個案件涉案人數之多,涉案金額之大,波及范圍之廣,案發之密集,都創造了最新的記錄。
2012年4月15日,江西精彩生活旗下的太平洋官方直購網被查處,公司董事長及眾多骨干被刑拘。案情披露參與者高達911萬之多,涉案金額近百億,范圍波及全國。
太平洋官方直購的社會危害及引發的社會爭議未平息,福建百分百返利網案發,溫州百業聯盟崩盤,當人們在感嘆這類經營模式的危害和破壞力時,6月11日,浙江金華萬家購物被查封的消息成為電商領域的更大地震。萬家購物已在全國2600多個縣區設有代理點,實體聯盟店遍布全國2300多個縣市,共有9.4萬個加盟商,182萬名會員,其中擁有分紅權的高級會員70多萬人。
近千家與萬家購物同類的公司,亂象一片,萬家購物的倒臺所造成的影響也將持續,并有可能引發眾多社會問題……
公司主體自身的責任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是首個聚焦和關注全額消費返利模式的機構,并首個開展深度調查報告——《2012中國消費返利模式調查報告》,通過深入的調查了解,發現該經營方式向金融游戲和涉眾型經濟犯罪變異的風險性和趨勢,并及時發布警示。
對于該經營模式的組織者來說,包括萬家在內的大部分公司并不存在主觀上的圈錢目的和犯罪動機。但是也存在一些重大的問題和責任。
1、夸大宣傳和虛假廣告。這類公司紛紛以陳瑜的《消費資本論》為理論基礎(造就了一批傳銷大案的偽科學理論),打出“消費=免費=存錢”、“消費500返500,消費1000返1000”的虛假廣告,這本是違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卻誘導很多人參與投機。
2、1元促銷計劃讓這個模式斃命。1元促銷計劃本來是這些公司的促銷計劃,是在一定時期內進行的活動,卻成為致命的因素,由于此活動的開展加之虛假廣告和夸大宣傳,誘使大量人員參與投機行為,演變為空對空的金融游戲。演變成投資之后,投資者考慮的是成本回收和回報周期的問題,且人都是既得利益者,當調整為動態回饋后,投機者無法接受,因此而引發群體性事件,成為該經營模式崩盤的導火索。
3、缺乏相應的監管和引導。公司對假單和轉嫁扣點等無形演變成為繳納入門費等行為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也無法有效地貫徹傳播正確理性的經營理念,導致假單泛濫,投資賭博心理濃重,使得消費返利演變成為投資返利。
4、到了后期縱容假單,誘導投資。公司的運營支撐是靠后期的資金來維持前面的返利,且發展日益龐大,基數不斷增加,需要后續補充的資金和速度都要跟上,否則面臨崩盤。因此,到了后期,這些公司紛紛走上了縱容假單,誘導投資的道路。由起初的無主觀犯罪動機——被投資者逼著上路——縱容假單、誘導投資。
參與投機者主觀動機不純
在這個模式發展擴展的過程中,都是投機者炒起來的,也正是大量投機者的出現,使得該模式演變成為金融游戲和賭博加劇。據我們調查了解,起初該經營模式都是以真實消費為基礎,當一些人開始嘗到甜頭,并發現該模式的運營方的監管有漏洞和空子可鉆的時候,他們覺得報假單,拋去真實消費而直接進行投資是一個來錢更快、回報高的途徑。
這些投機者都深知自己在賭博,嚴格意義上來說,存在主觀上的動機,暫且不論投機者的投機行為是不是騙取公司錢財,至少他們深知賭博投機的風險性,當媒體聚焦該模式崩盤所帶來的傷害時,人們對這些人報以深刻的同情,但是這些人也確實因為貪婪而可恨。
當前一些地方公安機關以傳銷來定性,都是基于“假單假消費、轉嫁商家扣點給消費者”而形成的入門費、發展推廣人員形成上下線關系。所以,虛假消費和轉嫁扣點是這個模式演變為金融游戲的直接因素,而產生大量虛假消費的根源在于1元促銷計劃,這個計劃讓太多投機者看到了投機一把賺6-10倍回報的“希望”,為此甘愿下賭注。
政府監管不力給民眾造成的誤導
當一個個大案接二連三出現后,法律給予組織者懲罰,社會在批判老百姓的投機賭博心理和貪婪,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也在質疑政府的監管能力和防控涉眾型經濟犯罪的能力,同時也在加劇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坊間流傳著“政府職能部門老鼠養肥了再一鍋端是流氓行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從個案上來分析,太平洋官方直購,能發展到911萬人,期間無數人投訴舉報,社會質疑聲一片,相關職能部門遲遲未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相應的防控。
再看看看萬家購物的榮譽:
1、應建成,金華市婺城區的人大代表;
2、浙江億家電子商務AAA級誠信企業;
3、中國紅色文化研究院戰略聯盟實踐基地;
4、中國電子商務信用十大典范;
5、金華市市政府扶持的高新技術產業;
6、免費經濟的領導者;
7、五國金磚會議代表
8、誠信中國節誠信企業
2012年3月12日的人民政協報:《萬家購物 中國電子商務業界的傳奇故事》;
2012年5月6日,應建成做客CCTV《奮斗》欄目;
金華市政府領導出席萬家購物的各種會議;
“萬家購物案答記者問”中,相關部門面對記者提出的“據了解,“萬家購物”已經在金華開辦兩年,坊間和網絡質疑聲不斷,政府為什么不及時介入?”,回答:“萬家購物”初始是第三方購物導購平臺,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演變、變異,最后由“購物返利”變成“投機返利”,涉嫌傳銷,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誘惑性、欺騙性、交叉性和演變性。我市工商、公安、商務部門曾多次組織調查研判,發出消費風險警示,對有關虛假宣傳、超范圍經營、不正當競爭等違法經營行為持續整改。鑒于網絡傳銷的隱蔽性,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取證,在掌握足夠的證據后對于認定明確的涉嫌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打擊。
回答的內容足以反映目前相關職能部門對于涉眾型經濟犯罪的監管、防控、查處都是相對滯后的。在整個過程中,1、職能部門缺乏足夠的積極主動性;2、相關部門缺乏相應的快速反應機制;3、職能部門缺乏暢通的案件情報渠道,或者是不能及時處理案件線索,導致調查、論證、取證、打擊等環節相對滯后,造成社會影響惡劣,受害者增多,波及范圍廣。
另外一方面,是否這些傳銷大案的背后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和地方利益?目前爆發的特大涉眾型經濟犯罪都是在當地進行合法注冊登記的經營主體,相應的登記監管部門未能做到有效的審批。進園區、得政府支持政策等等環節,難道沒有相應的審核和監管嗎?這些公司給當地政府所繳納的稅收龐大,是否也是打擊的一個阻力。有些甚至獲得了政府頒發的一些榮譽,是不是也是用錢換來的?
據我們獲得的消息稱,某市在太平洋直購網和萬家購物網案發前,曾有引進該兩類模式的想法。
某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不力,防控滯后,地方保護,片面追求財政稅收都是造成打擊不及時,引發大案的部分原因。
部分媒體和輿論及專家學者搖旗吶喊所造成的誤導
可悲的央視、可恨的一些媒體,坑爹的一些“專家”。這幾大涉眾型經濟犯罪的大案,他們的功勞也不小啊。讓我們來一睹他們的“風采”和“偉績”。
大眾媒體的公信力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從“蟻力神”到“億霖木業”到“萬里大造林”,到何躍蘭的“蝴蝶夫”,到唐慶南的“太平洋直購”,再到“ABCD農業投資項目”。政府、專家及媒體等公信力嚴重受損,導致社會信任度不斷降低,在一系列熱點事件面前,老百姓淪為“老不信”。
造成30萬蟻民的財產損失的“蟻力神"事件,崩盤之前曾獲得的種種殊榮:“消費者放心滿意產品”、“中國市場放心健康食品”、“中國企業值得信賴品牌”、“名牌示范企業”等多項榮譽。并與中國建設銀行、海爾和聯想等企業共同入選“2006中國網友喜愛的十大品牌”。
董事長王奉友本人獲選為中央電視臺2006年度三農人物候選,被形容為“為了幫助廣大農民朋友致富,蟻力神公司采用“委托養殖”、“公司加農戶”、“以銷定產,以產定養”等戰略的實施”,“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共同促進了新農村建設”。
2007年官方雜志描述蟻力神為“融中華民族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生物技術為一體,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科技、農業、工業、商業、地產業、文化傳媒業多元發展的現代企業集團”。文中并推崇王奉友為科技創新與熱心公益的典范。
統計蟻力神多年來共獲得中國內地100多家主流媒體的正面報道。雖然媒體對蟻力神的質疑自從傳出添加西藥問題以來一直不斷,不過大體說來居于少數。
2010年7月15日,唐慶南成功入圍“投資江西十大風云人物”候選人;
2010年9月25日,唐慶南先生榮膺“2010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人物之十大商貿經濟新聞人物”榮譽稱號;
2010年9月27日,唐慶南先生出席第五屆中博會“國際金融論壇”和“國際動漫高峰論壇”;
2010年11月,唐慶南憑借普惠天下的高遠之志、勇擔社會責任的強烈使命感和“讓利于民、共贏天下”的大愛情懷,榮膺了“華尊獎——中國新經濟十大創新人物”稱號;
2010年11月27日,經過層層評選,唐慶南董事長以探索求新的創新精神和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從眾多優秀企業家中脫穎而出,榮膺“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殊榮;
2010年12年月5日,中央電視臺《財智人物》欄目隆重播出了題為《精彩生活中的精彩人生》的專題片。該專題片詳細講述了唐慶南一路堅守信念的創業歷程,并全面闡釋了太平洋直購官方網心海戰略思想以及全新BMC模式為社會帶來了巨大價值。
2011年9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也對太平洋官方直購網進行報道宣傳。
單單是2010年下半年,唐慶南就獲得了如此之多的“榮譽”,跳過唐慶南,如果我們再往回看,還有:遠去的“蟻力神”、“萬里大造林”、“億霖木業”、“湖北林楓”、“蝴蝶夫人”,再有“ABCD農業投資項目”。再看看最近的“萬家購物網”,CCTV證劵資訊頻道《奮斗》采訪萬家購物董事長應建成,武警指揮學院教授韓雙增先生對萬家購物的吹捧是不是幫兇?更讓筆者詫異的是,這個頻道一邊做萬家購物的專訪,一邊還掛著上海家帝豪我愛我買網(也因涉嫌傳銷被打擊,董事長曹建華被刑拘)的廣告。這些都是受害者之眾,圈錢金額巨大,社會危害極大,對社會經濟環境影響深遠的案例。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樹立起虛假的正面形象 ,無疑媒體的正面宣傳“功不可沒”。無論是在主流媒體上打廣告還是接受媒體專訪,這些企業都曾以不同的形式在主流媒體上露過面,而且不止一次,這也就使得對傳銷缺乏基本判斷能力的老百姓上當受騙,最終受損。傷害老百姓的不僅僅是這些傳銷組織,還有他們信任的媒體。
更加坑爹的是五位國內著名刑法學家、民法專家對太平洋直購官方網BMC商業模式的法律關系及其經營行為是否構成傳銷進行的論證。這五位專家,筆者不得不再次點名: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趙秉志教授。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心良教授。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明楷教授。
中國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刑法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劉仁文教授。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楊立新教授。
這五位國內頂級的專家對太平洋直購官方網論證為不構成傳銷。這個論證坑害了多少人啊!這個論證的結果被太平洋直購官方網打印出來幾張紙,以10元的價格大肆銷售。五位專家的專業知識肯定是毋庸置疑,或者說是五位聰明的頂級法學專家被太平洋直購官方網所欺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一個金錢交易的產物。過去的錯,我們不追究了,作為教師和業內專家,五位法學專家是否有足夠的勇氣給廣大群眾一個致歉?你們的行為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后果,難道你們事后沒有一個回應嗎?不該給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嗎?
針對上述媒體和相關的專家為傳銷組織進行的正面宣傳和廣告,是否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如果要說廣大老百姓不能識別和分辨傳銷,那么媒體和專家紛紛登臺為傳銷組織進行表演,造成更多人相信傳銷組織,受害的是老百姓,相關媒體和專家難道沒有責任嗎?不該追究嗎?
反思:
筆者感嘆于當前的社會亂象,亂象背后的推動者造就了這番蒼夷。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應該檢討,我們應該改進,我們應該完善。
1、面對日益泛濫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政府的職能部門應該要有預防意識。防控能力的薄弱,必然使得犯罪的波及面擴大,造成大量老百姓的利益損失。建立有效暢通的舉報渠道和處理機制,當前各地公布的舉報電話,有幾個能夠打通?公布的電子信箱,有幾個能接收?舉報的案件,有幾個能被重視,又有幾個能得到有效的答復?政府職能部門向服務型轉變還有太漫長的路,一個個官老爺,人民的經濟衛士不能保衛人民的合法經濟利益,何談為人民服務。
2、媒體和專家學者們不能成為涉眾型經濟犯罪的幫兇,不應該隨意為其搖旗吶喊,媒體的公信力和專家的權威是社會輿論的一個重要導向,都應該樹立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可被犯罪分子利用成為騙子圈錢的助手。
3、2012年的幾個特大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讓更多人開始聚焦法律的公正性和扶弱性。“傳銷、非法集資形成的債務不受法律保護”、“參與傳銷,權益不受法律保護”這一規定,使得許多純粹的受害者難以得到應有的保護,老百姓喪失了維權的權力和渠道。當前傳銷發展向大金額投資演變,一些參與者投資后并未發展下線,并未對社會和他人造成傷害,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純粹的被騙者,但是法律不能給予他們一個公正的維權途徑。法律本該伸張公平正義,卻將這個特殊的群體拒之門外。
定性為傳銷的案件,涉案金額全部充公,甚至可能被各個部門分配了一部分。難怪曾經某省某官員稱:個別地方執法部門把傳銷活動視為罰沒款的重要來源,存在“放水養魚”等錯誤思想。老百姓不得不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五位法學專家是否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在法律上有一些建議,建議完善相應的維權法規,保護老百姓合法合理的權益?給這個群體一個表達訴求和維權的平臺。
4、廣大群眾應該樹立正確的致富觀念,切勿盲目聽信暴富的歪理,增強識別傳銷的能力和抵制傳銷的能力。當前廣大群眾對傳銷缺乏基本的判斷能力,很多群眾只是單純地從公司是否存在、是否賣產品、是否限制人身自由、是否發工資獎金,是否被打擊曝光等等外在現象進行簡單的判斷。隨著傳銷的變異和升級,傳銷公司或傳銷組織越來越會包裝,有的甚至通過上央視做節目,找所謂法學專家進行論證,花錢找媒體進行大肆的正面報道。所以,本文提醒廣大群眾判斷傳銷首先要查看其是否存在法人和責任人,第二看其主體的合法性和各項手續是否齊全,第三就是要從本質上把握其行為特征。
總結:
防范經濟犯罪,預防傳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絕不是光靠政府職能部門,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防范傳銷的氛圍,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識別傳銷的能力。傳銷這一社會毒瘤,危害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的經濟利益,更傷害了許許多多家庭,沖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破壞了經濟和金融秩序,更加劇老百姓對政府執政的質疑和政府公信力的質疑。
——清除傳銷社會毒瘤,拯救民生必行之路,弘揚正義必舉之旗,維護誠信必通之道,構建和諧必為之政。 (再次用筆者《圍剿傳銷——直面傳銷第一線》封面語結束本文。)
上一篇:當你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你肯定是進入... 下一篇: 傳銷違法及其引發的其它犯罪情況調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