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研二女生受傳銷蠱惑欲休學 學弟苦口將其勸回
發布: 2012-04-23 08:49:14 作者: 劉光明寶 劉俊華 來源: 荊楚網


圖為:聊天截圖
一名農村女孩,十余載寒窗苦讀,還有一年就能取得名校碩士學位,這本該是一個令人欣慰的勵志故事。但是一個星期的經歷,竟然動搖了她多年的向上軌跡:她要中斷學業,去追尋一個大家都認為不靠譜的“創富夢想”。一名同鄉研一男生,因不忍老鄉誤入歧途,在QQ上苦辯2萬余言,并發動老師、同學、親友協力疏導,求助記者參與勸說。
連日來,一場在象牙塔與傳銷窟之間展開的“洗腦”拉鋸戰,終于以女生幡然醒悟結局。
研二女生突為“大項目”著魔
常飛是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研一男生,去年5月,他認識了在武漢某重點大學讀研究生的十堰老鄉胡玉(化名)。胡玉來自十堰農村,家境清貧。結識一年多來,兩人甚感投緣,交往也逐日密切。
4月6日,胡玉在QQ上告訴常飛,她要和老師去外地調研,希望常飛能幫她找個人,來替代她的家教兼職工作。幾天后,胡玉又在QQ上說,她的同學在安徽合肥開了一家廣告公司,還缺6萬元資金,希望常飛能設法借些錢給她。“這是什么性質的廣告公司?規模有多大?……”面對常飛一連串的疑問,胡玉不得不透露了一些實情:她經過表哥和表姐等人的介紹,已在合肥某公司考察一周,打算在此投資。如今,她只要先投入數千元——當然,最好是一次湊夠6萬元——然后不斷發展下線,很快就能賺到千萬財富。
常飛一聽,這不就是媒體上經常報道的傳銷嗎?難道胡玉陷入了傳銷騙局?
研一男生“使詐”騙老鄉回漢
胡玉的IP地址顯示,她經常上網的地方就在合肥,但就是不肯透露準確地點。4月10日,常飛向當地警方報警,但警方稱沒有準確地點,很難尋找。
在隨后的兩天里,常飛不斷通過QQ和電話苦勸胡玉,希望她能從飄緲的發財夢中醒悟,盡快回到學校。哪知胡玉卻反復向他鼓吹這個項目的前景,并稱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還說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兩萬多字的聊天記錄中,常飛越來越認定,這個所謂“發財項目”,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他也逐漸感覺到,傳銷組織對胡玉的“洗腦”毒性很深。
常飛見網上和電話中無法勸服胡玉,于是佯稱答應想辦法幫她籌錢,希望她回武漢來詳談。
“考察”歸來執意要休學“創富”
4月16日,胡玉興沖沖地回到武漢來找常飛。見面之后,常飛又勸她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項目,安心念書。胡玉卻堅稱她考察得非常清楚,這是一次快速擺脫貧窮的機會。她還責怪常飛騙她,憤然離去。
臨走時胡玉說,她打算向學校申請休學,以便全力創業,等“賺了一千萬元再回來拿文憑”。常飛十分苦惱,于是一邊將此事向胡玉的老師報告,一邊向本報反映,希望獲得一些幫助。
前日,記者找到胡玉就讀的院系,向她的輔導員潘老師求證此事。潘老師說,胡玉是該院研二的學生,正常情況下還有一年就可畢業,前兩天的確聽她提起過休學的念頭,細問之下,她也不愿透露具體原因。
潘老師說,學生沒有正當理由,學校是不會接受休學申請的。他也提醒過胡玉,不要輕信傳銷騙局。同時,潘老師還將這一情況反映給院領導,發動老師和同學,一起勸阻她。但考慮到心理接受問題,學校還沒有通知她的家人。
記者試著聯系胡玉,她顯得非常警覺而抵觸。15分鐘的通話時間里,記者一再誠懇地表示,愿意以一個社會閱歷稍多的朋友身份,和她探討一下這個倉促決定的合理性。但她反復稱,這是“個人的決定”,不想和任何人討論。
察覺到胡玉的固執程度,老師、同學、朋友既擔心又惋惜。他們都向記者描述,她是一個十分淳樸的農村女孩,幾乎沒什么社會經驗,因家庭條件不太好,一直希望盡快工作,能掙到錢回報父母。
記者從聊天記錄中發現,胡玉對這個項目的描述多有自相矛盾之處,但她對此卻深信不疑。記者就此咨詢工商部門從事過打擊傳銷的人士,對方肯定地說,這就是標準的傳銷騙局,是國家明文禁止的非法行為。
“死纏爛打”終于喚醒“夢中人”
得知常飛將自己的“創富”秘密泄露出去,胡玉對他滿懷怨恨。常飛依然不放棄,又將這事告訴胡玉的弟弟。
他質問胡玉,既然是一個正當的創富項目,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說給別人聽呢?如果一個虛無飄緲的成功,要用無數謊言去換取,那成功又有什么意義呢?
面對一連串的質問,胡玉陷入了沉默……前晚11時許,她在QQ上給常飛留言:“我放棄這個項目了,決定安心完成學業再找工作。”
昨日,記者找到胡玉,她不好意思地說,感覺這段時間就像被迷住了一樣。正是常飛的苦口婆心,加上老師、同學、親友的反對,動搖了她先前的決定。她還在網上搜尋有關傳銷的信息,也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有時環境會令人瘋狂,在合肥時,那里的人都在亢奮狀態,我也被感染了。我回歸到學校環境中,被關心我的人反復提醒,也慢慢清醒了。”胡玉反思說。
胡玉告訴記者,她是真醒悟了,特別是常飛的最后質問,令她觸動非常大:自己原本是一個很少接觸社會的單純學生,卻一下子要用陰暗的方式去追求財富,即便是成功了,這樣的代價實在太慘重了。
得知胡玉的決定,常飛十分開心,他覺得自己發動許多人,打贏了這場與傳銷的“反洗腦”戰爭。
聊天記錄
這是一個什么項目?
常:你這個項目怎么賺錢?
胡:如果你加入就掛在我的名下,我來培養你,然后你再培養你的下線,這個隊伍是越來越龐大的。
常:平常的工作是什么?
胡:要學習演講學、交際學、心理學、投資理財學、管理學……不同的階段學不同的東西。
常:現在加入工資多少?
胡:現在投資7萬下月返還2萬,以后每月的工資按照你的下線投資的份額而定,有的3個月就拿到了幾百萬。
常:這個項目這么好,為什么不愿跟家里和朋友講清楚。
胡: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以后賺到錢再跟他們說也不遲。
常:難道怕別人嫉妒你賺錢嗎?
胡:這個暫時不能說,不然你親戚都知道了,你以后沒有市場了,所有人都涌進去也不是好辦法。
常:如果中國人都做這個,那不是都餓死了啊?
胡:所以要把握住先機啊,讓那些沒有魄力的人望而卻步。人的一生只有不斷地改變才會精彩,其實我也沒有想到我有生之年會遇上這樣的事情。
常:你就沒想過這個項目有什么風險嗎?
胡:最大的風險在于我們的嘴巴,這個項目是封閉式運行,都跑去做了國家都沒有人才了。
……
編后
騙局:因貪心而設,由輕信而成
“有一種社會之病久治不愈,原因是少了一味藥,這味藥就是常識。”這是著名作家慕容雪村臥底傳銷組織23天,寫出首部紀實文學作品《中國,少了一味藥》的題記。該書詳細描寫了傳銷人員的生活狀況、洗腦的具體程序、傳銷騙局的種種荒謬理論。小說刊于《人民文學》,現已單獨出版。編完此稿,憶及小說中多有警句,現節錄如下,權當預防針:“世間騙局,大都因貪心而設,由輕信而成。傳銷也不例外,也是個利益陷阱,用貪欲引誘人,用謊言蒙蔽人。對大多數人而言,只要不去幻想一夜暴富,就不會給他們可乘之機,遇事多打幾個問號,就不會輕易上當。”“要想過好自己的生活,只需要掌握起碼的常識: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掉包子;犯法的事不能做;不可信的事一定不要輕信。如果你一沒技術、二沒資本,卻有人跑過來說可以讓你一夜暴富,而且他不是上帝本人,那么他多半是要騙你的錢。”“這個團伙有兩個說法:第一,只要加入這個行業,人人都能成功;第二,一個人要成功,至少要拉夠六百個下線。這是最簡單的數學題,卻有那么多人算不清楚:一個人成功,六百人墊底;六百人成功,三十六萬人墊底;三十六萬人成功,兩億多人墊底;兩億人要成功,要有一千二百億人墊底,那時地球上的人已經不夠用了,要想成功,只能去火星發展下線。”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