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腸道保“胃”戰
發布: 2012-03-19 09:29:44 作者: 未知 來源: 無限極


春季是腸胃疾病的高發季節。春季期間,人們大多暴飲暴食、煙酒過度,油膩食物等過度攝入,常會損傷脾胃,導致各類腸胃疾病的發生。春季之時,肝木之氣偏旺,胃腸運化功能偏弱,經歷過春季油膩食物的考驗,腸胃顯得不堪重負。常常引起情緒急躁易怒,焦慮不安,消化能力下降、厭食油膩等情況。
而春天溫暖的氣候與布散升發的陽氣,是腸胃保健的重要保障。做好春季的腸胃保健工作,不僅對恢復腸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對維持機體營養輸送以及防病治病等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宜清淡 忌油膩

春季日常飲食應以清淡平和、營養豐富為宜。通過清淡食物調節腸胃功能,使其重煥活力。光吃清淡蔬菜、瓜果也是不夠的,同時要保持營養的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避免難以消化的食物,以防加重腸胃的負擔。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立春后進補要適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立春的這段時間里,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咸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于保養陽氣。
減酸益甘以養脾
中醫學提倡春季“減酸益甘以養脾氣”,意思是減少酸味食品的攝入,而適當增加甜味食品。酸味食品一般包括食醋及生澀水果,包括梅、李、橘子、蘋果、檸檬、西紅柿、山楂、葡萄等水果,同時也包括烏梅、五味子、山茱萸等中藥。
甜味食品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即所謂的甘能入脾,如紅糖白糖、干鮮甜味水果、蓮藕、荸薺、甘蔗以及米面雜糧等,在春季可適當食用,可選用蓮子、薏仁、花生、核桃、豬肝等平性食物。
忌食發物多飲水

春季是花開的季節,也是過敏性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的季節。有慢性疾病或過敏體質的人,春季一定要忌口,不能光顧嘗春鮮。如蝦、蟹、羊肉、海鮮等“發物”,胡椒等刺激性食物都需忌食。
春風綿綿卻是肌膚殺手,春季氣候干燥、水分容易流失,因此應多飲用開水補充水分。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利于消化、吸收、排除毒素,從而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清涼消食壯胃腸
春季來臨之時,適宜多添加清涼濡潤食材以消抵內熱,服用易消化食品清除胃腸積滯。
一般而言,涼性食品包括大麥、蕎麥、薏米、綠豆、豆腐、菱角、蘑菇、茄子、白蘿卜、冬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芹菜、梨、鴨蛋、苦瓜、西紅柿、黃瓜、蕨菜、香蕉、紫菜、海帶、田螺等;也包括藥食兩宜的山藥、百合、菊花、綠豆、蒲公英等。助消化食品則有如雞內金、青皮、陳皮、麥芽、谷芽、神曲之類。
關鍵詞:春季 養生
上一篇:網紅洗眼液真能洗出"臟東西"?專家:極... 下一篇: 活力早餐 啟動新一天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