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養生宜養肝 南北各不同
發布: 2012-02-08 16:19:39 作者: 張靜 來源: 中國中醫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做好春季養生,將是您健康一整年的美好開端,而春季養生最適宜養肝。但由于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北方還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開,所以南北方初春的養生是不盡相同的。
北方——“春捂秋凍”很適合
養生諺語“春捂秋凍”,說的是早春季節不要急于把棉衣脫掉,預防倒春寒。春季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捂”,注意衣著的適宜。一般來說,轉春時常有寒冷氣候的反復,衣服要漸漸減少,穿著宜偏暖些。
南方——加強鍛煉防病正當時
立春之后,天氣逐漸回暖,白天漸長,氣溫、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這種狀況在南方地區更加明顯。春季萬物復蘇,各種病菌活躍,大家最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消滅傳染源;二是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清新;三是增加戶外運動,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咬春”也是為了防病
立春養生以養肝為主
我國中醫學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以養肝護肝為主。
北方——“春捂秋凍”很適合
養生諺語“春捂秋凍”,說的是早春季節不要急于把棉衣脫掉,預防倒春寒。春季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捂”,注意衣著的適宜。一般來說,轉春時常有寒冷氣候的反復,衣服要漸漸減少,穿著宜偏暖些。
南方——加強鍛煉防病正當時
立春之后,天氣逐漸回暖,白天漸長,氣溫、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這種狀況在南方地區更加明顯。春季萬物復蘇,各種病菌活躍,大家最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消滅傳染源;二是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清新;三是增加戶外運動,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咬春”也是為了防病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卜、姜、蔥、面餅,稱為“咬春”。因為蘿卜味辣,同時春主生發,適當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有助于人體陽氣的升發,有利于身體健康和防病。
立春養生以養肝為主
我國中醫學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以養肝護肝為主。
多多喝水,防止毒素損害肝臟。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促進消化腺的分泌,以利于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適量飲酒,利于肝臟陽氣升發。初春時節,寒氣較盛,少量飲酒有利于通經、活血、化淤和肝臟陽氣之升發。但不能貪杯過量,要知道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飲會傷肝。
樂觀開朗,肝氣順調心情舒暢。樂觀使人健康。由于肝喜疏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息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升發、順調。
容易出現春困、腿重的人。這是“濕”的一種表現,要祛濕,可用荷葉煲湯,也可在湯水中加入藿香、薏苡仁、云苓等,每周1~2次,以達健脾祛濕之效。
容易拉肚子消化不良的人。若經常感覺疲勞、拉肚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容易感冒,這些是脾虛較重的表現,可在煲湯時適當加入淮山藥、黨參、北芪等藥材,以健脾益氣。黨參云苓煲雞適合此類脾虛之人。
肝火旺盛的人。應著重疏肝,可用柴胡、白芍、黃芩、蛇舌草、車前草等煲水飲用。
肝病患者,包括肝硬化、乙型肝炎患者。保持心情舒暢之余,采用疏肝健脾的食療方案,如雞骨草鯽魚湯等,忌食煎炸、燥熱、肥膩難消化的食物。
關鍵詞:初春 養生 養肝
上一篇:網紅洗眼液真能洗出"臟東西"?專家:極... 下一篇: 春季護肝養生攻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