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一年變30萬?干部也加入“陽光工程”傳銷
發布: 2012-02-02 09:13:20 作者: 童華崗 來源: 中國江蘇網

龍年春節,武進洛陽人肖女士過得很不踏實,她幾乎每天都奔波在洛陽派出所、橫林鎮某水泥管廠、洛陽某服裝店等地,試圖要回自己2010年付出的12萬余元“股金”。然而,當初承諾低股金、高回報的“上線”——水泥管廠老板周某卻辯稱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肖某再找到周某的“上線”——服裝店老板娘張某,張某也是一推了之,最近更避而不見。奔波過程中,肖某又發現,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越來越多,大年初六在派出所做筆錄時,人數多達幾十個,這使她意識到自己似乎掉入了一個巨大的騙局漩渦……
4萬一年變出30萬?
肖某一直在橫林、洛陽鎮等地做建筑材料生意,橫林鎮某水泥管廠老板周某是其同學。2010年夏天,周某找到她詢問生意情況,并表示有一個很好的生財之道。周某稱,在四川省內江市,有一個國家投資的汶川地震扶貧重建項目叫“陽光工程”,正面向社會征集合伙人,“他跟我說是40100元一股,每股一年期滿后回報不低于30萬,當時我就有些動心。”肖某不僅沒對老同學生疑,還跟著周某去四川了解情況。
“到了四川,根本就沒見到什么工地、項目部,把我領到一個房子里,見到了洛陽人張某和其丈夫邵某。”肖某稱,邵某夫婦當時對她炫耀車子和房子,意思是入股掙到錢了,“他們在內江租了一個豪華公寓房,邵某開了一輛帕薩特,給我感覺是賺到錢了,因為他們以前家里沒什么錢,這個我知道的。”第一次到四川,邵某夫婦少不了對所謂的“陽光工程”進行一番解釋,肖某似懂非懂,并未入股就回了常州。然而沒過多久,周某再次邀約她去內江,這一次肖某沒能抵住誘惑,購買了3股,交給邵某股金12萬余元。“第一次去曾講得很好,交錢后會給正規發票,還要簽合同,第二次去我交錢后卻什么票據也沒給我,合同也沒看到。”肖某回到常州后有些懊悔,不過出于對老同學的信任也未在意。直到去年秋天,她找到周某索要30萬元,周某遲遲不能兌現,最后反而稱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被騙的更多,肖某這才如雷轟頂。
周某自稱也是受害者
昨天上午,在橫林鎮某水泥管廠門口,上當受騙的肖某、嚴某、黃某、俞某等人一直在等他們的上線周某,不過后者卻遲遲沒有露面。記者看到,廠里周某自建的住宅二樓,一扇窗戶玻璃不知被誰用石塊砸出了一個洞。嚴某是橫林人,周某多年的好友,前些年一直在合肥賣家具。2010年,他接到周某的電話后,當即將家具店關門,一門心思做起所謂的“陽光工程”,“我只買了1股半,平時在內江幫他們收收錢。”黃某是賣豬肉的小刀手,也是周某多年好友,2011年年初在周某介紹下花10萬元買了2股半。隨后趕來的施某,上線并非周某,而是邵某的親戚高某,施某稱她家族一共認購了4股,花了16萬余元。
在他們的描述中,均提到周某、張某、秦某(另一個上線)3人在拉人入股時放出的豪言,“周某說賺不到錢你來拉我的管子;張某說賺不到錢你拿我衣服;秦某廠里是造機械的,她也說賺不到錢你來拖我機器好了。”面對做實業的朋友、同學、親戚如是說,很多人都深信不已。隨后,記者通過俞某手機聯系上周某,電話中周某聲稱自己的“上司(上線)”是邵某夫婦,自己也是受害者,“我也投進去30多萬的,現在有人砸我家窗戶我沒有安全感,我不敢回來……”周某稱,自己也已報警。記者隨后來到洛陽派出所,尚未表明來意,教導員就婉拒了采訪。
陽光工程到底是啥?
昨天下午,記者致電四川省內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位警官表示,他沒有聽說過內江有這樣的“陽光工程”,可能是一種新形式的詐騙。記者又上網搜索,發現陽光工程見諸國內正規媒體的主要有三類,其一是由北京大學學生發起的旨在普及抑郁癥知識的“陽光工程愛心行動”;其二是一種主要在糧食主產區、勞動力主要輸出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開展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領域就業前的職業技能培訓示范項目;其三是在高校招生領域開展的陽光工程。
此外有媒體報道,在廣西曾發現以陽光工程為名的傳銷活動。據報道,這種傳銷方式是每人以69800元入股,接下來尋找3個合作伙伴,也就是要發展3個下線,3個下線同樣要投資69800元,還要每人再發展他們的3個下線,此時你的團隊已經有13個成員了。“1變3、3變9、9變27、27變81,81變243,你直接或間接吸納的金額已經達到了(1+3+9+27+81+243)*69800=25407200,扣去各項費用后會得到1040萬。在這樣巨額利潤的誘惑下,當地少數大學生甚至干部也加入了傳銷活動,直至被警方查獲。
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此案。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