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購網被指掩耳盜鈴 或自毀形象內幕遲早要被揭
發布: 2012-01-28 16:26:12 作者: 未知 來源: 和訊

導讀:一家名為“多購網”的網站相關問題被媒體曝光后,在媒體深挖其更深層次內情的時候,多購網又被曝出頻頻公關刪稿,以刪稿方式來維護其信譽。有媒體指出,多購網之前大肆炒,為何在媒體剛剛來調查其所為的“免費購物”的盈利模式之時為何要偷偷來刪稿,這后面隱藏著什么樣的內情呢?
據報道,多購網近日在網上頻頻利用刪帖的方式進行信譽維護,多條有關多購網負面的新聞鏈接無法打開。在一片沸沸揚揚的炒作之后,多購網似乎看到了消費者對自己的關注,但這些關注卻近乎于都是負面的,更有消費者懷疑多購網是一個以電商為掩護的傳銷機構,多購網似乎有些慌了。
多購網的掩耳盜鈴可以帶來三大致命傷:
一用問題掩飾問題自毀形象
網上所報道的這些負面的消息應該是多購網對消費者進行形象塑造的最好時機,因為在服務過程中消費者有問題提給商家,商家才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完善,而多購網則沒有按照這一規矩出牌,似乎把消費者的聲音當做了火災,自己也搖身一變成了消防員的角色。只要網上出現了多購網的負面報道,多購網就會立即將其刪除,試圖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那僅有的一點商業信譽。這種掩耳盜鈴的小伎倆難道真的能為多購網的發展帶來進步嗎?
如果企業與消費者站在對立的位置上,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企業能夠在市場中有所作為,更談不上發展了。一個用欺騙和隱瞞的手段進行營銷的企業難怪有人會懷疑它是否存在傳銷的嫌疑。
二自毀信譽忽視問題的根本
在中國,“商道酬信”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至理名言,簡單的四個字詮釋了一個行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企業信譽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多購網的做法恰恰背離了這一原則,忽視消費者的聲音,打壓問題,這樣的經營策略真的讓人難以想象它在國內是否還有生存的空間。
營銷大師孫曉岐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問題就是答案。其含義就是當消費者為你的商品或服務提出質疑的時候也正是他準備認可你的時候。作為一個剛剛起步的電商,多購網忽視自身的問題,與消費者之間處于近乎敵視的狀態。這似乎不是在為自身的發展而努力,而是實實在在的自掘墳墓。
三掩耳盜鈴終將敗露
有網友點擊了與多購網數個相關的網帖幾乎都被刪除了。這樣的舉動是不是在暗示些什么呢?理智的消費者應該能夠看出來,這既有他的經營理念在里面同時也有不那么誠信的一方面吧。
一個成長中的電商在創始之初連消費者的聲音都沒有勇氣去聽的話似乎它的格局太小了一些,這無異于在眾目睽睽之下捂住自己的耳朵來干損害消費者的事,自信的感覺不會有人知道這些事情,但恰恰是這樣的舉動傷了消費者的心。
中國的消費者是很寬容的,只要企業能夠給自己一個真正改過的勇氣,消費者是可以原諒企業的,但如果企業把消費者當做傻子,那么最終倒霉的將是企業自己。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