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一傳銷窩點被舉報 執法人員迅速出擊將其遣散
發布: 2012-01-11 10:26:51 作者: 楊楓 梅聞 來源: 荊州晚報

元月4日,本報接到市民報料,說是荊州開發區玉橋小區某樓棟,出現了一伙形跡可疑的外鄉人,他們每天深居簡出,而且經常發出喧鬧聲,嚴重影響了四鄰的休息。他們是誰?為何要聚集這簡陋的樓房中?他們潛伏下來又有何目的呢……

傳銷人員正在收拾行李等待遣散。

傳銷人員正在收拾行李等待遣散。
布控監視:潛伏者原是傳銷人員
記者將這位讀者報料的情況向玉橋小區居委會作了反映,居委會派工作人員進行了監控,發現這些人都操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平時極少看到他們出門,而一到早晨的時候,他們則會唱歌,做游戲。通過判斷,這些人極有可能是傳銷人員,于是,社區工作人員馬上將這一些情況反映給了荊州開發區工商分局。
聯手出擊:傳銷窩點亂七八糟
昨晚,記者隨工商、公安等部門的執法人員來到了位于長港路的玉橋小區某樓棟,這些人住在九樓,里面還透著微弱的燈光,依稀能聽到屋子里做游戲的聲音,記者先以物業管理人員的身份敲門,屋子里瞬間安靜下來,可就是無人開門。這時,執法人員亮明身份敲門,在長達三分鐘的沉寂后,門終于開了。
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迅速搜查各個角落,以免他們轉移證物,
這個5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里,居然住了12個人,墻面斑駁,地上凌亂地鋪著行李,記者還發現了幾張火車票,始發站都是云南昆明,終點站為湖北荊門。另外,還從中發現了幾本通訊錄,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電話號碼。地上潮濕不堪,然而他們平時就睡在地下。另外,還發現了一些治療跌打損傷的藥品,執法人員說,不排除這里面有部分人遭遇過毆打。
現場詢問:無一句實話
今年20歲的小何來自云南,他自稱是被其母叫來的,母親在荊州打工三年了,這次叫他過來看看。到了這里之后,母親就走了,然后自己就在這里住下,才來了三天。然而謊言是很容易被戳穿的,現場有執法人員認出了他,原來,在一個月之前的一次清查行動中,發現他也曾出現過。
普小梅,今年19歲,自稱是被朋友叫來玩的,來到荊州后,朋友把她帶到這個房子以后就走了,然后自己就和這些人一起聊天做游戲。記者問道:“你來了幾天了?”普小梅回答:“才三天”。不過,從地上發現的一本通訊錄上顯示,她早在去年10月就已經來到了這里。執法人員指出其說謊時,普小梅辯稱:“通訊錄上的名字不是我,上面寫的是普曉梅,而我卻叫普小梅。”如此低劣的狡辯卻瞞不過執法人員。
就地遣散:12人大多來自同一地方
在采訪中,記者在他們的通訊錄上發現上面寫有“爹、二大爹、二大媽”等人的聯系電話,這位傳銷人員說,自己是被爸爸叫過來的,現在他回去叫媽媽去了。執法人員說,這些人都是自己被騙來以后,然后再騙親朋好友過來,拉人頭進行收費,因此,他們來自同一地方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這些人大多以前就相識。他們紀律嚴明,自始至終不肯透露誰是頭目。
隨后,執法人依法搜查以后,對這12名傳銷人員進行遣散,荊州市工商局開發區分局經濟檢查大隊大隊長文賢云說,這次打擊行動由公安、工商聯合執法,出動執法人員15人,主要以強化出租屋管理和有效教育遣散傳銷人員為重點,使傳銷無立足之地。
房屋出租:監管不到位法規難約束
在這次打擊行動中,始終沒有見到房主,原來,這房子是房主鑰匙交給中介公司,然后由中介公司出租給傳銷人員,至于租房子干什么?中介公司基本是不管不問。執法人員說,按照法律規定,提供傳銷場地,只能進行經濟處罰,而不能采取刑事處罰手段。文賢云說,今后將對房屋主下發預警通知書,有效遏制傳銷在我區的蔓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傳銷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荊州傳銷現象與以往相比更隱蔽,這更加加大了打擊難度,另外,現在傳銷過程中,連商品都見不到,完全就是靠金字塔式的拉人頭收費,F行法律規定對這些傳銷人員只能遣散,不能采取強制措施,這使得傳銷組織頭目更加有恃無恐。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