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次“總裁看環保” 黃德蔭做環保理念倡導者
發布: 2011-11-09 10:19:55 作者: 彭美 來源: 南方都市報

編者按:
"哪里有安利,哪里就有綠色",自1992年進入中國至今,公司一直堅守這個承諾。過去3年,安利先后在39個城市著力推進"碳夢之旅"主題嘉年華活動,傳播"以家庭為單位的環保節日"理念,影響近百萬人。在公司內部,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員工們身體力行,爭當低碳實踐者。11月7日,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接受了《南方都市報》的專訪,他說:“每個人心中都蘊藏著環保的種子,只要及時催化和激發這些種子,就能使之生根發芽,帶動更多人行動起來實踐環保。”以下,是來自《南方都市報》的報道。
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
每月一次的"總裁看環保"
2008年6月5日第37個世界環境日這天,黃德蔭在安利的內部論壇寫下了"總裁看環保"欄目的一篇短文,立刻吸引不少內部員工前來"圍觀"。
不到1000字的文章從世界環境日的來由和中國政府為提升民眾環保意識所做的努力談起,最后呼吁安利的員工們:"環保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種常態。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身邊做起,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的小事做起,就是在善待資源、保護環境。"
"感覺很新奇和親切",安利員工May說,總裁的文章平實易讀,同時介紹了很多自己不了解的環保知識,這篇文章也迅速在公司內部傳開來。
從這個月起,黃德蔭每個月都會定時在內部論壇發表一篇文章,主要談自己對環保的思考和認識,對公司環保理念的提倡,話題從綠色奧運、哥本哈根會議到京都議定書、碳中和等不一而足。
這些文章都發表在一個名叫"i環保論壇"的論壇上。2007年,安利成立了一個名叫"Greenway(綠色之路)"的環保知識學習小組,主要由公司內部環保積極分子構成,旨在向全體員工推廣環保理念,倡導員工身體力行,黃德蔭是小組負責人。Greenway小組在公司內部網站開設"i環保論壇"后,作為小組負責人的黃德蔭希望能在論壇上和大家交流互動,便選擇以專欄形式每個月寫一篇文章和大家探討環保話題。
這些文章大多是傳播各種環保、低碳理念,加上他自己的感想和倡導。有時,黃德蔭看到一些新環保名詞也會和同事分享。2008年11月,美國《時代》雜志的一篇文章提及了"染綠"(Greenwashing)行為---企業利用人們注重環保的心理,打著環保的旗號推銷非環保的商品,進行虛假宣傳,黃德蔭便將染綠作為了這一期文章的主題,并要求公司做負責任的宣傳,不要隨便"染綠"。
定期看總裁的文章逐漸成為安利員工們的習慣,盡管回復并不是很多,黃德蔭的每一篇文章點擊率平均在1000次左右。讓黃德蔭高興的是,論壇成立3年來,安利員工的發帖總數則已超過7500篇,很多同事分享生活中的環保小行動。儲運部的一名同事早上7點35分上班時看到倉庫的大照明燈仍舊亮著,會在論壇上"痛心疾首"地批評過于浪費。
Greenway與虛擬環保拉力賽
除了"i環保論壇",這個由11人組成的G reenw ay小組還在公司內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每逢植樹節、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環保紀念日,G reenw ay便設計"環保節日提示卡"并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布,介紹環保節日背景,提示員工開展針對性的環保行動。從2009年3月開始,小組還每月在公司內部發布"環保電子E刊",通過輕松的環保故事和有趣的環保漫畫向員工傳遞環保知識,每一期,電子E刊還會進行環保有獎問答,鼓勵員工參與。
"參與每期環保有獎問答的同事最高達到438人,平均每期參與人數在300人以上,電子E刊也是公司最有人氣的內部刊物之一了。"負責制作環保電子E刊的員工段建明說。
為了激發同事們的參與熱情,Greenway還別出心裁設計了一些內部在線環;禹椖俊1热2009年4月舉行的"黃河之旅"環保拉力賽就很受同事歡迎,這是一場以保護"中華水塔"三江源為主題的網上虛擬汽車拉力賽。比賽以公司內部的21個職能部門和31個分公司為單位,組成參賽隊,員工每天可以登錄公司內網答題,答題的正確率越高,所代表的參賽隊就能從山東東營的黃河入?谘刂S河向三江源邁進,最先到達終點獲勝的分公司可以派代表到三江源地區實地考察當地的生態狀況。(南方都市報)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后全國興起一股"低碳熱",G reenw ay于當年11月在公司內部推出了"沙漠綠化行動",這是汽車環保拉力賽的升級版,活動將個人碳排量測試、中國8大沙漠的風光及生態狀況介紹、低碳生活及綠化知識學習有效整合,號召全體員工通過植樹中和個人碳排量,實現"沙漠綠化"。去年4月,參與這一活動的員工代表來到內蒙古阿拉善地區,親身體驗沙漠的生態狀況,并通過當地植樹治沙的實踐,了解沙漠治理的艱難。
每個人心中都蘊藏著環保的種子
通過G reenw ay幾年的推廣,環保理念已經在安利內部得到一定推廣。走進安利的辦公樓,隨處可見"隨手關燈很容易、積少成多省電力"的小熊提示牌。不少員工表示,他們都會有意識地使用環保紙打印材料,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去超市購物則會自帶環保袋。
黃德蔭接受采訪時說,每個人心中都蘊藏著環保的種子,只要及時催化和激發,就能生根發芽。他認為,在企業內部植入環保理念,能夠催化和激發這些環保的種子,帶動更多人行動起來實踐環保,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談及企業在環保事業中應該擔任的角色,他說,企業首先是做環保的實踐者。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企業為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但不可避免需要消耗一定的資源,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作為一名負責任的企業,就要協調好發展與環保的關系,實現自身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第二是做環保組織者。每個企業在經濟活動中都不是單打獨斗,而是身處在一個外部供應鏈的大系統之中。做好組織者,就是要對這個大鏈條進行綠色管理,促使大家都具備環保意識、符合環保要求。
第三個角色,則是要做環保的倡導者。"在保護環境的道路上,我們不僅希望做好自己的事情,成為一個環保的企業,更希望以自己的智慧和責任感去影響社會公眾,發揮更大的作用。"黃德蔭說。
進入中國18年,安利參與舉辦7000場公益活動
除了在公司內部傳播綠色理念,安利還積極投身社會的環保公益活動。黃德蔭接受采訪時說,進入中國以來,安利參與并舉辦了7000多場公益活動,其中環保是很重要的一個主題。
2004年-2007年,安利(中國)4次贊助參與"地球第三極珠穆朗瑪峰環保大行動"。四年間,安利(中國)累計出資430萬元,共有20名安利志愿者深度參與,清掃垃圾10余噸,舉辦與宣傳環保有關的活動60余場,是唯一一家連續4年參與此項活動的企業。
2002年6月,安利(中國)發起以"健康生活,綠色旅游"為主題的"清掃名山大川"環;顒樱瑸楸本╅L城、南京紫金山、成都青城山、新疆紅山、哈爾濱太陽島、太原濱河公園、西安橋山、天津津河、鄭州嵩山少林寺、遼寧千山、廣東中山煙墩山、?诤、杭州太湖、武漢東湖等十幾處名山大川清掃垃圾、清潔環境。
2002年起,安利(中國)發起"哪里有安利,哪里就有綠色"的倡議,在全國開展種植"安利林"活動,至2005年4月,安利共在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成功完成了種植100萬棵樹的目標。
2008年10月,安利(中國)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創立安利環保公益基金,捐贈1000萬元,專門用于資助和開展各類環保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安利(中國)已累計捐贈3000萬元。2009至2010年,安利環保公益基金共資助20個來自安利(中國)各地分公司的優秀環保公益項目,資助總金額達202萬元。
2009年6·5"世界環境日"期間,安利環保公益基金啟動全國首個環保教育主題樂園---安利環保嘉年華,通過環;芋w驗游戲、"人與自然"主題環保展、安利綠色展與綠色家居體驗中心、"雪龍號"專家演講、發布"綠色周末"倡議書等在內的豐富多彩的宣傳載體和參與形式,搭建企業與政府、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公眾的綠色互動平臺,帶動社會各界體驗環保生活、身體力行實踐環保。截至目前,已經連續開展3年,在全國39個城市成功舉辦44場活動,吸引了近百萬社會公眾的熱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