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超4000人到廣西搞"資本運作" 涉案金額超13億元
發(fā)布: 2011-11-02 09:28:51 作者: 未知 來源: 法制網(wǎng)

江蘇宜興有個老太太,被同村人以做生意為名騙到廣西南寧賓陽縣,干起了傳銷。因為拉不到下線,老太太總是被人嘲笑。有一天,老太太打電話回家訴苦,她兩個兒子一聽,這不就是報紙上常說的傳銷嘛。
解救老娘!兄弟倆立即趕赴賓陽,到那一人買了把菜刀,氣洶洶地來到老太太住的出租房。進屋一看,一屋子人大多是熟面孔,連老家隔壁的鄰居都在。看到兄弟倆,大伙很興奮,說"你們誤會啦,來,給你們講解講解"。3天后,兄弟倆把菜刀一扔,一人掏了79800元,也加入了傳銷隊伍。
"過年回到宜興,離開了傳銷環(huán)境,兄弟倆突然醒悟過來,將同樣回宜興過年的上線宋某扭送至派出所,由此揭開了一起涉案人數(shù)超4000人、金額達13億余元的傳銷大案。"宜興市公安局經(jīng)濟犯罪偵查大隊副大隊長史柳云近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回憶說,也正是因為這起案件,宜興開始打造防控傳銷的"銅墻鐵壁"。
傳銷變臉"1040工程"
一開始,案情并不明朗,兄弟倆為了挽回損失,堅稱宋某為詐騙犯,而宋某也是滿口瞎話。史柳云分析認為,已有相當數(shù)量的宜興人參加了該傳銷組織。為了摸清案件詳情,史柳云與同事立即趕到賓陽。
在賓陽警方配合下,案情逐漸浮出水面:這是一起打著資本運作名義拉"人頭"的傳銷組織,號稱"無店鋪連鎖銷售",加入需購買一個子虛烏有的店鋪,價格為3800元。該組織分ABCDE5個等級,購買21個店鋪可直接升為C級,滿600個店鋪并發(fā)展3個B級可升為A級。下線購買店鋪,上線按比例分成。
乍一聽,這和其他傳銷也沒什么區(qū)別,怎么有這么多人上當?史柳云感嘆說,傳銷分子的"洗腦"能力實在了得,本案中,傳銷分子有專業(yè)"老師"對新人上課,分思想、制度、管理、獲利4門課程,快者兩三天,慢者一個星期,80%的人被成功"洗腦",交錢加入。
史柳云表示,本案還有許多與傳統(tǒng)傳銷的不同之處,極具欺騙性。傳統(tǒng)傳銷都是金字塔型結構,而這個傳銷組織為等邊矩形結構,一條線A級代理3人,并制定了所謂"成功出局制",即由B升級為A時,最先成為A的人出局,"他們稱之為大伙可以輪流發(fā)財"。
"一個人從加入到完全出局,最終獲利1040萬元,所以該傳銷組織代號‘1040工程’,謊稱是國家從海外引進的新項目。"史柳云說,很多傳銷組織有限制人身自由和打罵行為,而該傳銷組織反其道為之,甚至成員回家還免費提供火車票,不少人因此降低了警惕心。
情況比預想嚴重得多
化裝成下線打入該傳銷組織進一步摸排后,史柳云發(fā)現(xiàn),情況比之前預想的嚴重得多——該傳銷組織成員多為宜興人,人數(shù)可能超過千人甚至更多;由于宜興老百姓較為富裕,不少人直接花79800元購買21個店鋪升為C級,還有人為升級用他人身份證補位下線,花費數(shù)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損失極為慘重。
必須立即行動。宜興警方一方面在賓陽宜興人聚集地貼出告示,指明"無店鋪連鎖銷售"為傳銷,將予以打擊,勸導參與者迷途知返;另一方面在賓陽等多地警方配合下,全線出擊,陸續(xù)抓獲A級代理30多人。
然而情況并不樂觀。據(jù)史柳云介紹,由于很多傳銷參與者深陷"發(fā)財"美夢之中,或急于翻本,不愿回頭;打擊的同時,仍不斷有宜興人被騙至賓陽。
"特別是抓到這一傳銷組織的發(fā)起者萬某后,我們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史柳云說,四川人萬某為宜興上門女婿,被老家人騙到賓陽搞傳銷,其上線被抓判刑后,萬某便自立山頭,開始拉宜興人下水。
"也就是說,我們打掉了幾十個A級,其幾百個下線極有可能‘獨立為王’,導致打不勝打。"史柳云唏噓道。
為了徹底搞清楚有多少宜興人在賓陽搞傳銷,史柳云再次帶隊來到賓陽,并開創(chuàng)了"逆向推導查網(wǎng)絡"之法,針對該傳銷組織通過農(nóng)業(yè)銀行卡轉賬并分成的特點,以銀行存根推導嫌疑人,最終發(fā)現(xiàn)該組織A級代理達102名,成員至少4000人,涉案金額超13億元。
看著銀行出具的一米多高、正反兩面都打印著信息的材料,史柳云感概萬千。
找準"七寸"狠打傳銷
打——102名A級代理全部到案。史柳云打開該傳銷組織結構示意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由于傳銷傳播主要途徑為"殺熟",有很多丈夫把妻子、父親把兒子拉下水的情況;王某被其干爹騙去后,把妻子、妹夫、弟媳婦、小舅子等人都拉下了水,最終王某及其親屬共6人被判刑。
防——同樣針對"殺熟"的特點,宜興召開全市反傳銷會議,要求黨委政府各部門全面開展反傳銷宣傳工作,由街道負責摸清轄區(qū)傳銷家庭,成立工作組一對一宣傳、幫扶;成立文藝小分隊,編排反傳銷節(jié)目到鄉(xiāng)鎮(zhèn)巡回演出;編反傳銷小冊子,通過郵局向全市30多萬戶家庭投遞;公安機關對所有宜興手機用戶發(fā)反傳銷公益短信等。
打防結合,斬斷傳銷"七寸",該傳銷組織土崩瓦解,成員紛紛返回宜興,不少骨干主動投案自首。
史柳云說,宜興從這起傳銷大案中吸取教訓,力推源頭防控,決不允許再出現(xiàn)發(fā)展成數(shù)千人規(guī)模。"現(xiàn)在有些傳銷組織到宜興來拉人頭,冠以‘原始股票投資’、‘私募基金’之類,警方不求判刑數(shù)量,堅持露頭就打,今年已打掉5起此類案件,勞教近20人"。
史柳云表示,刑法修正案設立了組織領導傳銷罪,有利于打擊傳銷行為,但法律條文過于寬泛,要求組織三級以上、發(fā)展下線30人以上。實踐中,傳銷分子不斷改變規(guī)則,如提高"產(chǎn)品"價格,原始股一份幾十萬元,而只發(fā)展20多名下線,導致打擊困難。他認為應當將傳銷數(shù)額作為定罪量刑的一項依據(jù)。
"期盼賦予公安機關對傳銷行為行政處罰權;對于一般傳銷參與者,目前交給工商部門處理,主要為罰款,如果賦予公安行政處罰權,可處以行政拘留,震懾效果會更佳。"史柳云最后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