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章:中國直銷可持續發展的哲學思考
發布: 2011-09-29 09:11:46 作者: 歐陽文章 來源: 直銷報道網

中國直銷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理論與實踐上必須要從哲學的視角,堅持唯物辯證法,正確處理、切實解決各種矛盾,從而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直銷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一、堅持規范與發展的辯證統一。規范與發展既矛盾又統一,規范的目的是促進直銷的健康發展,直銷的真正發展是在直銷法規框架下的發展。在這方面,有的直銷企業的認識是不夠正確的,他們只強調發展的一面,而忽視規范的一面,認為政府對直銷的嚴格規范會影響直銷企業的發展。誠然,政府的嚴格規范很有可能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影響直銷企業的營銷業績,但從長遠的角度看,只有直銷規范了才能實現直銷的持久發展。大家知道,直銷不規范的主要原因是傳銷思維的影響,大凡不規范運作的直銷企業,大多是一些直銷團隊以“拉”人頭來實現自己所謂的業績及其報酬。這種情況一些內資直銷企業有,少數外資直銷企業也有。這種做法說得好聽一些叫“違規”,說得嚴重一些叫“涉傳”。在這樣的傳銷思維下,可能短期內通過“炒作”使直銷企業的所謂“業績”能提高很快,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出現“滑鐵轤”的情況,營銷業績便一落千丈。因此,直銷企業在不規范下產生的發展速度就是一種不健康的發展速度,終究要被直銷市場的發展規律淘汰出局。由此可見,直銷企業一定要堅持規范與發展的辯證統一,嚴格執行直銷法規,以規范促發展,千萬不能再追求違規或涉傳下的虛假發展速度了。
二、堅持內涵與外延的辯證統一。什么叫內涵發展與外延發展?內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質特征,即事物質的規定性;而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全部對象,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規定性。內涵發展強調的是結構優化、質量提高、競爭力增強。內涵發展主要通過內部的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實力,提高競爭力,在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中,實現實質性的跨越式發展。外延發展即粗放式的發展,主要依靠增加財力、人力、物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來提高產量或產值。我國直銷企業前20年的發展,總體來說是一種粗放型的發展,因此,發展的質量并不高,充滿著不可持續性的許多變數。因此,要實現直銷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一定要堅持內涵與外延的辯證統一,在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政策的指導下,實行內涵發展為主、外延發展為輔的方針,通過內涵提高促進外延發展。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一些直銷企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外延發展的階段,同時內涵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安利、如新、完美、新時代、三生、寶健等。我國的其他一些直銷企業雖然外延發展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走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這是因為國家正在實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戰略,如果這些直銷企業還在進行外延發展就很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淘汰出局。直銷企業的內涵發展主要從兩個方面努力:一是不斷加強企業優秀文化的建設,培育一大批素質高的直銷員,把企業辦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二是不斷研制質量一流的受老百姓歡迎的直銷產品,把企業辦成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基地”。我們認為,直銷企業真正實現了以內涵為主的發展模式,那么,其外延的發展規模就會越來越大。
三、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辯證統一。直銷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同樣要講經濟效益,但是如果光講經濟效益,不講社會效益,那么直銷企業的發展就不會被社會所認可,也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作為直銷企業,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辯證統一,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這幾年來,我國許多直銷企業開始注重社會效益,比如開展慈善社會、義捐災區、資助教學,等等。我們認為,這只是注重社會效益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除此之外,很重要的就是直銷企業要始終把廣大消費者當作企業的親人,為他們著想,為他們服務。比如,直銷產品文化有沒有很好地與消費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是檢驗直銷企業有沒有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辯證統一的試金石和分水嶺。如果產品文化與消費文化結合得很好,那么,直銷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就能得到辯證統一。反之,就是一個只講經濟效益而不講社會效益的直銷企業。這樣的直銷企業,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到頭來就會走入直銷市場越來越萎縮的泥潭,因此,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和殷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