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打擊傳銷工作的政治意義
發布: 2011-09-26 15:06:11 作者: 未知 來源: 直報網

今年以來,我國掀起了打擊傳銷工作的熱潮。怎么認識這場打擊傳銷工作,是事關傳銷能否真正打擊到位的重大前提。我們認為,我國打擊傳銷工作不只是一個政府部門的大事,而是事關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安定和諧的大事,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不可等閑視之。
什么叫政治?政治是指上層建筑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按照這個定義,當前我國開展的打擊傳銷工作,實際上就是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而展開的一場斗爭。傳銷,從根本上說是動搖我黨執政地位的一種經濟邪教。如果我們不對傳銷進行嚴厲打擊,那老百姓就是受害的真正主體,他們會對共產黨的執政存在怨氣,長此以往共產黨就會失去民心,執政地位就會被動搖。從這個意義上說,傳銷就是一顆長在社會健全肌體上的“毒瘤”,如果不徹底切除,就會成為擾亂和諧社會的“定時炸彈”,形成一股動搖我黨執政地位的強大沖擊波。事實上,傳銷組織已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傾向,有的甚至隱藏了一些不法人員,他們不光要詐騙老百姓的錢財,還要與政府部門分庭抗禮,阻撓正常的執法行為,已到了無視政府的囂張地步。所以,我們必須從政治上認清傳銷的真正危害,從維護我黨執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認識打擊傳銷的重大政治意義。
政治,按照馬克思的解釋,“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馬克思的解釋,講清了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具體而言,經濟是整個社會的基礎,也是政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反映,是經濟的最集中表現。傳銷行為一般都發生在經濟領域,而其破壞力卻常發生在政治領域。比如,當前我國集中打擊的網絡傳銷和金融傳銷,從性質上看,這些傳銷都隸屬于經濟詐騙,都損害人民群眾的財產權益。但從根本上看,其嚴重后果卻是重創政府形象,造成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不信任。這種情況已經在某些省市出現,值得我們關注。比如,近幾年廣西許多地方傳銷十分猖獗,老百姓對政府已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這就告訴我們,傳銷“傳”的是經濟問題,“銷”的卻是政治問題,也就是說,傳銷發生在經濟領域,但對政治的破壞力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以馬克思“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的觀點為依據和指導思想,不能囿于經濟領域分析傳銷的危害,應該深層次地認清傳銷的政治傾向及政治危害。唯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打擊傳銷的政治覺悟,不斷增強打擊傳銷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深刻認識我國打擊傳銷工作的政治意義,是社會生產關系與社會生產力矛盾實現健康運動的需要。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政治發展最終取決于經濟生活狀況,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以及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運動的狀況。打擊傳銷之所以具有重大政治意義,是因為如果不嚴厲打擊傳銷,就會阻礙社會生產關系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實現健康運動。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生產關系概念是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標志歷史唯物主義形式的基本概念。社會生產關系是不是先進,主要是看其對社會生產力有沒有強大的促進作用。如果我們真正嚴厲打擊了傳銷,使傳銷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那么,就充分表明我國的社會生產關系是先進的,是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相反,如果對傳銷不加以嚴厲打擊,社會生產關系就會成為阻礙和制約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桎梏。由是觀之,要促使社會生產關系與社會生產力的矛盾實現健康運動,就必須嚴厲打擊傳銷活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打擊傳銷的政治意義所在,大家都必須明白這一基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