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利做誘餌 兩家偽PE現身宣稱穩賺不賠
發布: 2011-09-26 09:16:21 作者: 王月平 來源: 投資者報

“投入10萬元,穩賺不賠,滿五年可以獲得不低于100%的收益回報。”
“投資人民幣5.2萬元,一年以后就可以變成37.8萬元”。
在一些偽PE和打著PE名號進行傳銷的人員口中,這樣的神話比比皆是。
在PE火爆的背景下,一些“老鼠”也開始混入其中。華興泰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英國私募股權公司愛博斯公司(aipost)就是典型的偽PE。
《投資者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兩家機構可謂漏洞百出,華興泰達通過推介會的形式向大眾推銷其PE產品,打著PE的名號從事非法集資活動;而愛博斯實際是變相傳銷,而且在與會員的投資約定當中,連正規的投資協議都沒有,甚至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
華興泰達外表“陽光”
“相信您會審慎、全面地考察和分析我們的PE基金,也相信我們的產品真金不怕火煉,能夠給您帶來理想的收益。”
給《投資者報》記者的郵件里,自稱為華興泰達基金公司投資經理陽光的人如此表達自己的信心。
只不過,8月28日下午兩點,當記者準時走進其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永安東里8號華彬中心7層的報告廳,聽取理財講座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些漏洞,顯示其與正規的PE基金相距甚遠,其所謂的自信不過是自欺欺人。
陽光下的PE其實并不陽光。
在如何抵御通貨膨脹的開場白當中,高盛、黑石、軟銀賽富的造富神話令人神往,隨后,關于其PE運作形式及投資標準的演說也令其看起來相當專業。“我們主要有三種形式——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集合信托計劃(契約制)。我們的投資標準為:A、已經形成規模的企業(與VC完全不同);B、產生穩定現金流的企業;C、生產經營以及管理科學的企業;D、信用管理完善的企業;E、財務報表顯示良好的企業。”
對于其當前運營的基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由專家管理,采取封閉式運作,長期投資,以規避市場短期波動的風險,只不過他們的投資行為具有隱蔽性。目前,在他們旗下,已運營了礦產資源基金項目、餐飲連鎖基金項目和高新技術行業基金項目,他們要打造中國的“凱雷資本”。
據記者觀察,到場的投資人大部分為大媽類的人物?雌饋,投資者不必精通專業知識,也不用花費時間和精力了解,就能獲得超額收益。
激情演講之后,陽光把記者領到一個單獨的會議室。
在這里,記者見到了傳說中的投資協議書。據其介紹,他們目前還有300萬元的投資額度,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不能超過50個人,所以每個人的投資額度為60萬元,換句話說,如果投資人要參與,至少要拿出60萬元資金。
公開宣傳觸及非法集資
華興泰達是否可信?投資人可否參與?
雖然選定了托管銀行,同時募集人數限定于50人以內,但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華興泰達依然屬于“非法集資”的范疇。
對于非法集資,金諾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郭衛鋒曾介紹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最高院解釋》),界定非法集資主要有兩點,一是否針對不特定公眾募集,二是否存在保底收益承諾,而與是否采取PE基金形式和PE基金是否有募投項目無關。”
同時,對于非法集資的認定,《最高院解釋》還標注了四個條件,除上述兩點和“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外,“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亦是非法募資的要件之一。
顯然,通過電話聯系客戶,然后以推介會的形式對公眾募集資金,華興泰達已經觸及了紅線。
“PE投資其實風險很大,因此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向客戶推薦PE產品的時候,通常都篩選一些資產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強的客戶。”招商銀行總行私人銀行某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同時,他們還需要對PE逐一審查,考察其業績之后才敢推薦給投資人。
最終,由招商銀行組織路演,PE核心團隊人員介紹他們過去的業績,以及各自經歷。
這與華興泰達的理財推薦形成鮮明對比。
從8月28日至今,每周記者都會接到其電話,敦促記者及早下投資決定,然而一個月已過,該基金的合伙人至今沒有現身,同時對于其背景資料記者根本無從了解,目前,到記者手里的資料,只有其工商注冊的法人為謝中才。
記者百度搜索之后發現其核心團隊成員包括:謝中才(華興銀匯資本運營中心、華興瑞泰董事長、楊飛(華興泰達基金公司總經理)。
不過在推介會現場,其核心團隊成員沒有一個人出現。“很多人都是兼職,包括楊總(楊飛),他也不經常過來。”其工作人員含糊其辭地告訴記者。
另據陽光介紹,胡章宏(建銀國際執行總裁)也是其核心團隊成員,但此說法隨后證明系偽造。
“胡章宏是我們公司的CEO,他絕對不可能在那里擔任核心團隊成員。”記者求證建銀國際總經理許小林時,得到這樣的說法。
其投資行為具有隱蔽性的說法,也令人充滿疑慮。
真正的PE公司是什么做法?“我們所投資每一個項目,都會知會我們的投資人,這些企業的運行情況,每半年到一年都會將財務報表提交給基金的投資人。”天圖創投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
而無論是國內最大的投資機構深創投還是華興泰達提到的軟銀賽富或者高盛,其投資案例也經常會被媒體報道或在其網站上定期披露,號稱“產品真金不怕火煉”的華興泰達,為何見不得陽光呢?
同時,對于其運作的三只基金,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他們告訴記者,其所謂餐飲連鎖基金項目和高新技術行業基金項目,目前只有一個太空育種的項目,從事種苗買賣、蔬菜銷售,只不過這家企業剛剛成立,并不符合他們自己選定的那五個標準。
愛博斯變相傳銷
“投資人民幣5.2萬元,一年以后就可以變成37.8萬元”。
這是愛博斯的業績。顯然,愛博斯這家沒有任何辦公地點的投資公司,創造了股權投資的另外一個神話。
然而,經記者實地調查發現,這家打著PE公司的名號進行的投資活動,其實不過是常見的傳銷,只不過變了味道。
下面是一個投資人的親身經歷。
2010年6月,沒有任何協議,經朋友的介紹,李梅(化名)大膽投資了英國私募股權公司愛博斯。
出資5000萬美元之后,李梅獲得了由愛博斯配送的價值5000美元的5000股原始股,另加2500美元的電子股(給投資人的虛擬股)。
隨后,李梅獲得了其分紅1250美元。同時,她再介紹了一個同學投資之后,又獲得了500美元的提成(據李梅介紹,他們每介紹一個人加入,會獲得10%的回報)。
隨后,李梅又趕上了該公司的一次拆分,一股變成三股,這樣,李梅的股票變為15000股。然而,這筆錢只是賬目資產。每當李梅準備出售套現的時候,其股票就會出現拆分。
根據李梅提供的賬戶內容顯示:《公告》電子股對接ABIL(指愛博斯發行的一種股票證書)原始股事宜。“根據之前投票活動的結果,關于電子股對接ABIL原始股一事,公司特別做出以下的調整與安排:凡在2011年6月17日電子股分拆時,手上電子股被對接ABIL原始股的會員,每成功對接2個單位的ABIL原始股,公司將額外贈送1個單位的ABIL原始股。”
這讓李梅自己也很納悶。
“其實我也很奇怪,他們經常拆分,真給回報,為什么他們總是只賺不賠?”記者電話聯系李梅,她告訴記者自己也感覺很不對勁,所以后來就沒有繼續介紹朋友加入。
這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愛博斯公司的資料顯示,愛博斯是由一班獨特和具信念的投資家所組成,在與全球多家銀行和金融顧問的合作下,完成和尋找新股上市的商機。Aipost的策略伙伴包括:St Andrews Securities Ltd(一家FSA授權和監管的投資銀行);London Capital Associates Plc(一家專為公司在全球股市尋找上市良機的機構);AAIC Ltd(一家國際性新股上市的金融專家和顧問)。
同時其網站資料顯示,首次公開招股上市AAIC金銀精煉集團(ABRG)2011年3月31日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資料顯示,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亦稱德意志證券交易所。記者向其北京代表處工作人員王迎光求證,他告訴記者,在德意志交易所的確有AAIG這家公司,然而其并不是3月31日,而是5月份才登陸德意志證券交易所。
作為其投資公司,愛博斯對于合作伙伴的上市時間都會弄錯,這不禁讓人懷疑AAIG與其到底是什么樣的合作關系?
而對于愛博斯的管理團隊,一年過去了,李女士只知道,有一個馬來西亞人,一個英國人,其具體背景并不知曉。
同時,對于其股票拆分行為,據記者采訪戈壁投資合伙人徐晨及其他投資人,均告訴記者,在正常情況下,除非第二輪融資開始,一般PE投資機構都不會變動股份,同時也沒有電子股一說。愛博斯上演的只賺不賠神話,也不過是用傳銷的方式,將其他人的錢補了這個漏洞而已。
對于PE監管, 2011年1月31日,部委層面曾出臺《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試點地區股權投資企業發展和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此外,7月11日,天津市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還曾印發《天津股權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管理機構管理辦法》(下稱675號文件)。
根據該《通知》和675號文件規定,“股權投資企業資金募集過程應當合法合規,注冊過程應當進行簽署合法募集承諾文件;投資領域限于非公開交易的企業股權,投資過程中的閑置資金只能存放銀行或用于購買國債等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投資方向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而對于華興泰達和愛博斯來說,華興泰達通過推介會的形式向大眾推銷其PE產品,而愛博斯則在與會員的投資約定當中,連正規的投資協議都沒有,顯然,屬于這兩個文件里重點打擊的偽PE。
另外一條規定是“675號文件對管理機構職責、內部制度建設、管理能力及高管人員資歷均提出明確要求”。關于管理團隊,無論是華興泰達還是愛博斯,在其針對投資者的推介當中,一直沒有明確說明,即使華興泰達有所提及,也依然禁不起推敲,愛博斯更沒有一個穩定的辦公地點,管理團隊和內部制度建設更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