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式高利貸 擔保公司損失慘重
發布: 2011-09-22 08:59:08 作者: 河南省工信廳 來源: 大河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報道,福建南平驚曝傳銷式高利貸案,涉足其中的擔保公司損失慘重,并引發“蝴蝶效應”波及上海松江鋼材市場。
8月5日,隨著主要嫌犯劉斌(化名)、向庭興(化名)分別在南平和建陽公安局投案,5億元高息詐騙借貸案浮出水面。
傳銷式高利貸鏈條
劉斌是此次案件的始作俑者,也是警方稱的最上線。2008年開始,劉斌以向森嵐木業等木制企業提供木板為由,隱秘地以口口相傳的方式集資。由此形成了上下線的鏈條,與傳銷的層級推進相似。建陽近百家擔保公司,也有涉入此案。不過公安部門稱,因為都是私下的借貸關系,目前還無法確定有多少家。
殃及上海鋼材老板
一個是使整個建陽民間借貸市場風聲鶴唳的“劉斌案”,一個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松江鋼鐵市場命案,兩件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實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據上海松江鋼材市場吳先生透露,松江鋼材市場的一位女老板已于8月12日自殺。該女士自殺是因以做鋼材生意為由,向別人借了不少錢,然后轉手再高息借出,目前難以追回款項,壓力之下選擇了斷。
吳先生還透露,上海的鋼材商多為福建周寧和南平兩地人,近年由于鋼鐵利潤過低,大部分公司都把資金從實業中抽回投資到利潤更高的“金融行業”,比如高息借貸。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在上海做鋼材生意的老板,在建陽同時開有擔保公司。
“目前,因為借貸的事已經波及到鋼鐵廠了,隔壁公司一老板上個月剛提的奔馳S600前天連車帶房產店面全部被債主拿去頂債。”吳先生稱。
【點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了非法集資行為的四個認定條件: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根據上述條件,從本案例可以看出,部分擔保公司聲稱的“擔保理財和其他投資形式相比較,具有投資回報較高、風險小、收益穩定的顯著優勢,合同簽訂后,就可以按月獲得收益”是具有誤導性的。事實上,擔保公司偏離融資性擔保主業,進行的所謂“理財”業務已經涉嫌非法集資,尤其是個別擔保公司把非法吸收的資金投向國家嚴格調控的行業,風險無法控制,潛在的社會危害極大。
近日,銀監會辦公廳下發了三季度重點金融風險防范的通知,提醒商業銀行注意重點領域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表示,對部分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從事高息攬儲和高利貸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將嚴厲懲辦,并將防止“擔保亂象”向融資性擔保行業擴散。監管部門警告那些嚴重偏離融資性擔保主業的擔保公司,立即停止違法違規業務,妥善消化處理違規問題。同時,再次提醒廣大人民群眾,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不要受不法分子的高息蠱惑,確保財產不受損失。
(河南省工信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