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億商城名存實亡?
發布: 2011-09-21 09:18:07 作者: 莊道秋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

身陷傳銷迷局的南京通億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簡稱"通億公司")遲遲沒有定論,消費者投訴接連不斷。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通億公司已人去樓空,經營停滯,所剩10多名員工正在靜坐等薪,通億公司已名存實亡。
人去樓空
19日下午,記者來到通億公司的工商登記注冊地南京市山西路8號金山大廈B座23B,但這兒已經沒有其蹤跡。金山大廈的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通億公司今年四五月份搬離了這兒,新的地址好像去了珠江路的東鼎大廈。
記者趕到東鼎大廈,在七樓的一個角落里找到了"通億商務"的牌子。
20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東鼎大廈,就通億公司的情況進行采訪時,一位正在房間打掃衛生的郝姓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不是通億公司的員工,是茅臺酒銷售的人員,外面"通億商務"的牌子她們會很快拿掉。
冷清的辦公室里,還有七八位年輕員工,他們有的坐著,有的站著在聊天。記者前去詢問通億公司的情況,他們稱自己是通億公司的員工,但對通億公司的情況卻是三緘其口。
知情人士稱,這七八位就是等薪的員工,他們一共有10多位。他們19日已經等到了通億公司的工資,現在還差他們的社保費用,需要公司補繳,共計10多萬元。
傳銷迷局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通億公司打著發展電子商務的名義,發展中間加盟商,收取加盟費獲取暴利。
記者在通億公司的簡介看到,通億公司是集會員營銷結算系統和智能媒介發布系統于一體的B2B、B2C電子商務公司,主營的通通卡、通億商城和通億媒介三大產品,把聯盟商家和持卡會員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旨在建立讓所有的商家和持卡會員都盈利的全新營銷模式。"通億積分卡"成功實現了"你消費我買單","消費1000送1000EC(EC為該商城使用的積分單位)"的創新理念。
19日下午,記者在東鼎大廈以消費者身份提出要加盟時,通億公司的工作人員以加盟商業模式不合適為由婉拒了記者。
當記者提出通億商城高返點的營銷模式對顧客很有吸引力,而且自己對商城提出的"幫虧損的商家馬上盈利,幫盈利的商家利潤翻番"很感興趣時,通億公司的幾名員工表示,"這種模式不是賺錢,是賠錢的,你加盟多少賠多少。"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笑稱,太佩服之前營銷團隊的忽悠能力。
通億公司在被質疑高返點的網上商城主要靠收取商家加盟費和團購商家的保證金盈利,加盟商則通過發展更多不同層級的加盟商獲得返利,盈利不靠商品銷售的同時,其電子商務平臺--通億商城被消費者投訴存在商業欺詐。
一名叫"小儀姐"的網友,在大閩社區詳細敘述了在通億商城購物被欺詐的過程。
該網友指出,他曾在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某商家消費后,老板送給他一張1000元積分的通億商城會員卡,并告訴他可以去通億商城兌換價值同等的商品,1000積分可換1000元禮品。該網友在網上換購時發現通億商城的商品價格虛高,并被暗示去商家消費。當"小儀姐"以989EC拍下一件物品時,通億商城遲遲未發貨,之后又謊稱廠家漏發。
針對此事,記者致電通億公司的客服電話,已是無法接通。
江蘇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的一位副局長告訴記者,傳銷有三個特點:一是拉人頭,二是加盟費,三是團隊計酬。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步入網絡化,傳銷變得越來越隱蔽,有著各種光鮮的外衣,如電子商務、資本運作等稱謂。他表示,近期江蘇省收到有關傳銷的舉報電話明顯增多。
金蟬脫殼
知情人士稱,媒體對通億公司涉嫌傳銷的報道刊發后,成了其金蟬脫殼的導火索。
通億公司是否金蟬脫殼?20日下午,記者致電南京通億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陳朋。陳朋解釋說,公司確實搬到了北京,但正常經營沒有停滯。
是將公司整體搬到了北京嗎?對于記者的提問,陳朋說,公司搬到北京是與人合作,但對于合作單位他卻沒有透露。隨后陳朋稱,告訴記者一個馬先生的電話,讓記者有什么事情與他聯系。
記者致電馬先生,詢問通億公司公司經營狀況以及拖欠員工社保的問題?馬先生以忙為由,稱回頭與記者聯系。
截至發稿時,記者也未能等到馬先生的回電。
知情人士稱,通億公司已經通過法律程序注銷了。但具體情況不知公司高層是怎樣去操作的。該人士稱,像通億公司這樣的公司,國內還有不少。即使總部搬到北京,無非就是修改成為更具誘惑力的"外殼",再次重出江湖。
對于事態的進展,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