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天獅集團全球信息中心總經理:企業風險與IT治理
發布: 2011-09-01 11:04:31 作者: 佚名 來源: CIO發展中心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船大抗風浪"。在世人普遍認為大型企業在經濟波動時期能夠比較好地抵御波動時,歷史總愛開殘酷的玩笑:2008年末的經濟危機使得一些"Toobigtofail"企業頃刻間倒下。這也讓人們更加重視企業風險管理的意義和價值,也使得人們更加關注從戰略、財務、市場、運營、法律等給不同維度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天獅集團全球信息中心總經理 姜正林
理論始終形而上的,執行終歸是要落地的。作為一家業務輻射全球190多個國家,在1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公司,橫跨生物技術、健康管理、酒店旅游、教育培訓、電子商務、金融投資、房地產等諸多領域,融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于一身的天獅集團,它是如何用IT支撐企業風險管理的?為此,我們拜訪了天獅集團全球信息中心總經理姜正林。
企業風險與業務類型緊密相關
姜正林認為,企業通常面臨的風險與企業性質密切相關,不同行業的企業以及同一個企業不同的環節其所應對的重大風險都是不同的。
對于制造企業來說,產品制造工藝、產品配方、產品設計等方面的資料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如可口可樂的配方,全世界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而且這些人不允許乘坐同一輛交通工具。天獅也是如此,天獅的核心產品的生產工藝、配方資料等是高度保密的,也僅掌握在極少數的核心人員手里,所以在制造環節要從ERP、配方管理等知識管理的角度進行風險的管控,又如從外部風險的采購環節,考慮企業原材料采購,是一次性大批量采購還是采用零庫存的方式成本低。這不僅需要掌握上游產品的價格變動情況,還需要IT系統提供未來的生產訂單的預測和銷售情況等數據綜合分析,來進行風險控制。
對銷售型企業來說,客戶資料、經銷商資料則是其生存、發展、壯大的核心資料。對天獅來說,16年的發展,天獅已經成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營銷型企業,其最大資產就是多年積累下來的會員資料,這些會員他們也是天獅的事業發展的伙伴,所以就對全球會員資料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從IT的角度考慮保護會員資料的安全、可靠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匯率變化對企業利潤率的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對全球銷售的保障等內容都是天獅等全球性企業隨時需要面臨的風險,也是需要IT幫助解決的關鍵問題。
IT風險管理中的角色
談及企業運營管理中風險,姜正林坦言,天獅沒有設立專門的風險管控部門,而是將這些工作分散在財務、審計、法務等多個不同部門的崗位之中。"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對風險的管控意識是更是至關重要的,天獅集團一直以來也很重視對政策、市場、財務、IT等方面的風險管理。"
在營銷過程中,天獅隨時面臨著國際匯率對企業營收的影響。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市場匯率波動日趨頻繁、復雜,給天獅在全球各地的銷售也會帶來一些波動,比如出現由于某國貨幣兌美元的一定的貶值,造成在該國家銷售的產品盡管銷量在增長,因為售價沒變,但以美元計算的利潤額卻有可能減少。為此,通過系統對實時匯率的監控成為必要,通過變動的匯率實時監控業績和利潤率變化情況,通過分析和預警提供一種決策依據,調價或促銷等系列手段,比,避免因匯率的變化而造成經濟損失。
同時,面對著營銷快速增長的重點國家和區域,天獅將原有的單機版管理系統逐漸升級為網絡版,這樣能夠通過獲取前端實時數據,及時捕捉市場波動、產品銷售品類波動、客戶人群變化等市場敏感信息,更好地應對當地市場的變化和快速擴張的需求,同時升級系統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信息系統的升級是天獅進行業務模式優化的重要推手。
天獅在企業內控方面也有自己的做法。首先,天獅集團自己開發了一個工作流引擎和數據采集分析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嫁接各種基于數據分析的應用,打通了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流轉和傳遞,更讓審批完成之后,可以讓所有數據都在數據庫留有記錄,以便利將來出報表或進行智能分析等。其次,天獅還將會利用這個平臺進行全球供應鏈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實現對全球供應鏈數據的數據的共享、流程監控、數據實時監控、追蹤和分析,產品銷售、庫存、新鮮度的數據都可以掌握,不僅為一線人員提供預警信息,也可以為總部對一線進行風險的管控。
在信息系統已真正成為企業的神經系統的這樣一家"日不落"營銷企業當中,是一家24小時都在進行營銷的企業。所以天獅集團的IT系統同樣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在高安全性、高可用性信息系統的要求下,天獅的核心的一些IT系統,都采用了雙機熱備、異地災備等方式來保證系統的高可用性。天獅在中國、新加坡、英國3地擁有數據中心,其核心應用在這三個數據中心之間是互為熱備,所以一旦一個數據中心出現問題,可以快速地切換到另外一個數據中心,對用戶是透明的,從而使得業務的不間斷,避免了因為網絡或者硬件原因造成業務的停滯。
打造供應鏈風險智能化管理平臺
談到構建中的全球供應鏈系統,姜正林認為這是天獅集團整體風險管控的關鍵一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天獅的管理體制因地制宜,這也讓天獅集團在不同國家的運營模式都不一樣。在天獅集團不僅有專賣店、直營店、電子商務等營銷模式,因此此每個國家所使用的信息系統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供應鏈平臺是需要對眾多系統的整合和數據的采集。姜正林還發現,天獅在全球各地的市場營銷人員,對市場非常敏感,但對于訂單管理、庫存管理等并非都有很好的風險管理意識,比如某個分公司做一個月的促銷,業績出現50%的增長,這將導致其原有的安全庫存系數要發生相應的變化,需要及時進行訂單處理,否則就很容易出現產品的斷貨問題。最后就導致產品的保供問題。如果能通過一個信息共享系統,將相關數據統計出來,通過數據挖掘,就可以讓總部監控前端也能給前端機構以提示,上述問題將從一定程度得到有效避免。這也是全球供應鏈信息共享管理平臺建設的初衷。未來這套全球供應鏈信息系統,從訂貨到總部計調、到給生產下訂單、入庫、物流發運、出口、清關,當地入庫、銷售、盤點、再下訂單等形成一個閉環。讓總部了解全球各分公司的銷售、庫存、在途、在產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及時發出風險預警,更可杜絕以往產品不入庫、銷售數據不入系統等管理弊端,避免運營風險,打造一個閉環的供應鏈方面的風險智能化管理平臺。
據介紹,未來全球供應鏈系統更可實現由以往分公司訂貨總部發貨模式,增加總部自動監測銷售情況,根據安全庫存要求主動發貨方式,由此保障供應鏈的暢通,也保障貨品供應的及時、穩定。
對于企業風險管理,姜正林認為,當然IT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但不論能做多少事情都要認清:企業風險管理是一種意識,核心是人的管理和責任意識,從而通過IT的不斷優化和系統改善,將使得IT成為企業風險管理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