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徹底清除傳銷毒瘤
發布: 2011-08-17 18:26:50 作者: 葉飄零 來源: 中國反傳銷網

“趙作海、來賓傳銷事件”轟動了全國,在媒體、國人重壓之下,政府開展嚴厲打擊行動。很多網友詢問,這一次政府真能徹底取締傳銷嗎?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傳銷人員離開并不意味著傳銷組織的瓦解,他們只是躲避風頭,想想那些受害人為什么不去當地舉報,看看出租房里留下的行李和書籍便匆匆離去就會明白。
傳銷人員并不具怕這種打擊,他們還會誤認為“宏觀調控”。而做為政府總是習慣“頭痛醫頭,腳痛治腳”從未想過從根源打擊,甚至有“等魚兒養肥了再吃”的混蛋邏輯。
一個月后來賓將仍然如舊,大家可以見證。想當初廣西南寧誓將傳銷帽子摘除,為期一個月的嚴打,財政拔款幾千萬,出動了大量的警力,結果卻是越打越多,目前還是傳銷的天堂。
本人愚見,給某些地方政府取締傳銷提三點建議:
一:開展當地普法宣傳,嚴厲整治出租房。
首先是清除傳銷毒瘤的生存土壤。傳銷泛濫成災,一部分是當地政府監管不力,另外當地人和企業的“幫扶”是有很大的責任。嚴格控制當地的出租房,登記外來人口數量。定期開展全市普法宣傳教育,明確通告禁止房屋出租給傳銷人員,否則嚴格處罰。這一步很艱難,原因是涉及當地人的利益,很多公務員也把房子出租給傳銷人員。
對于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則需要出示當地公司企業的書面證明才可以租房。
二:各部門統一協調。
銀行、通信、工商、公安統一制定協調機制,銀行、電信在業務辦理時要“友情提示”,并在營業廳醒目處貼警示標語。標語要詳細介紹當地傳銷的特點以及名稱、運作方式等并留下舉報電話。
街道、居委會要組織社區愛心人士(帶紅袖章)每天巡視,見到傳銷人員要舉報,對于剛來的外地人要提醒。這比徒有虛名的“專業打傳隊”更有效果,在我眼里就是擺設,浪費納稅者的錢。
三:獎勵、處罰機制。
傳銷人員有一定特殊矛盾性,即是受害人,也是害人者,處理時不能簡單粗暴的打擊遣散。
傳銷組織是由上下線親友關系形成,一旦內部下線舉報,上線則無從逃離,展開層層追查,利用傳銷人員熟悉了解傳銷內部結構及運作方式等特點,展開普法教育,鼓勵他們揭發傳銷組織頭目,提供打擊傳銷線索,對于那些提供有破案價值的受害人要適當給于獎勵。
在傳銷組織里有一大部分人是因為投資巨大,家族參與人數眾多,明知是騙局也不愿離開,幻想騙回自己的本錢,對于這種級別人員要用攻心政策,利用獎勵機制使其提供破案線索,并承諾幫助他們挽回損失。挽回損失需要實情而定,因為傳銷人員有利益分層,并不完全是受害人。
傳銷組織經常因利益分配不均勻產生內部矛盾,適當出臺獎勵機制,幫助低別級人員挽回損失,讓傳銷組織內部起爭斗。傳銷就是一根鏈條,非常脆弱,任何一處斷裂,將隨時崩盤。重要的是公開、透明獎勵制度,讓更多傳銷受害人勇于舉報。
光打擊教育遣散,不嚴厲懲處提供房租者,追究行政處罰相關部門責任人,則一點效果都沒有。
抓典型,嚴打擊,尤其對那些販賣非法傳銷書籍要嚴厲處理。對于些公共場所,人流量大的區域,安排專職人員巡邏,張貼警示標語詳細的介紹傳銷特點及舉報方式。
以上三點是打擊傳銷的核心。不要總想抓幾個頭目,抓了頭目,下面的組織體系還健在,體系又會出現新頭目,要從根本上瓦解摧毀。認真接待舉報人,求助者非常關鍵,不能相互推諉敷衍了事,政府部門更不能注重城市形象問題,偽和諧場面,特殊時期更需要坦誠面對。工商、公安要接警必出,出警必嚴,這是態度問題。
傳銷形成這大的規模不是一朝一夕,由很多原因造成,如此大的毒瘤一刀切更不實際。今天打了,明天來了,又怎么辦了,媒體不能天天監督報道。對于低級別受害人的損失那將如何的挽回,要徹底打擊傳銷,需要政府長期有效的機制。
做為第一代的反傳人,我目睹了廣西成為傳銷天堂的整個過程,2006年為暴發期短短幾年形成了中國第一傳銷大省,成為傳銷者的天堂。
2006年剛剛反傳時,山東是中國第一傳銷大省,尤其是北派傳銷“人際網絡直銷”甚多,每天接到大量的求助者。2007年后便徹底轉變,90%的求助者為廣西的“連鎖銷售-資本運作”。
原因是2007-2008年山東政府加大打擊力度,連破傳銷大案,短短的三年內,傳銷組織紛紛逃離山東,多數傳銷組織滅亡,山東傳銷甚至在某段時間幾乎絕跡。河北石家莊市打擊傳銷更是全民皆兵,組建全國官方第一支反傳銷志愿者隊伍,街道居委會組織熱心老大媽,老大爺(紅袖章)定時巡視,宣傳普法社區每個家庭。
目前政府的公信力不斷下降,傳銷組織更是不斷蔓延養壯大,受害人越來越多,這次央視深入報道,公安部嚴打, 尤如久旱逢甘露,這是增加民眾對政府信心的一次機會,希望這篇文章政府部門做以參考,下定決心嚴厲打擊,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全民參與,中國非法傳銷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