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劑適量適時施用無損健康
發布: 2011-07-28 16:45:11 作者: 未知 來源: MSN健康

西瓜因施用膨大劑引起爆炸的新聞引起網友關注。膨大劑究竟是什么物質,其真實用途和作用是什么,過量攝入是否對人體造成危害,果蔬種植中還經常用到哪些添加劑,其安全性是否可靠? 新浪健康:膨大劑究竟是一種什么物質?作用有哪些?
膨大劑其實就是一種植物激素,學名為氯吡苯脲,20世紀80年代由日本首先開發,之后引入中國,是經過國家批準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并不屬于食品添加劑。和乙烯利類似,膨大劑的作用就是加速植物生長成熟,在植株剛坐果的時候,對于果實生長較慢的個體可以適量施用以促進生長。
既然是國家允許使用的,為什么會出現西瓜爆裂的現象?膨大劑是否有毒副作用?
膨大劑施用時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施用時間,如剛才所說,是在花落后開始坐果的時候使用,而有些農戶在西瓜成熟了還在施用,已經長成的果實肯定會到達一個極限,就發生了爆裂。膨大劑按規范使用是無毒害作用的,我國的引進制度是有兩個以上的國家使用過并驗證安全無害后才會引進。但是如果濫用、大劑量使用膨大劑,在果實成熟上市時還在施用,是有潛在風險的。但是由于缺乏具體的實際研究,過量施用具體危害的程度和作用的靶器官是未知的。
也就是說,如果按標準劑量使用是無風險的?
是的,我國自引進以來,沒有明確的規范劑量。很多農戶為了利益大量施用膨大劑。而植物激素又很難檢出,需使用氣相、液相質譜儀等才能驗出。因此農產品檢驗機構不會檢測這項指標。國外膨大劑也是廣泛使用的,但并不存在這種濫用現象。所以,我們需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同時國家也應該制定規范標準。
也就是說只要按正確時間和正確劑量使用,膨大劑是安全無害的。那么經常被過量施用膨大劑的果蔬有哪些?有哪些特征?
草莓,葡萄等等。使用膨大劑的果實個頭大,但香味口感都比較差,營養成分也低。失去原有的風味。另外,反季果蔬最容易被施用植物激素。所以應該吃時令果蔬,不要盲目追求新奇。
除了膨大劑以外,還有哪些激素類物質或者添加劑常被使用?
主要就是乙烯利,此外還有一種含微量砷的生長調節劑,砷具有毒性,但低劑量可刺激植物生長,低劑量砷有壯陽效果,韭菜里就含有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