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鴻如折戟杭州 涉嫌利用普洱茶非法吸資1.27億
發布: 2011-06-23 08:13:40 作者: 陳洋根 來源: 新華網

著手打造的品牌“老同子”普洱茶成為博鰲國際旅游論壇指定用茶和世博會的接待茶葉,作為云南鴻如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李興華先后獲得2010年度中國扶貧杰出人物獎、中國十大公益成就獎……
1961年出生的李興華頻頻在媒體上露面,宣稱今后鴻如茶業將在經歷市場陣痛之后著力規范普洱茶市場, 樹立云南普洱茶的領軍品牌,努力打造普洱茶的航空母艦……
然而,杭州市檢察院6月17日發布消息稱,云南鴻如茶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興華等14人借炒作普洱茶收藏升值之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27億余元,已于6月15日被該院批捕,其中李興華本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抽逃出資兩項罪名。
連日來,記者通過采訪大量受害者,并實地到鴻如茶葉杭州分公司和位于余杭的倉儲部等地調查,以期揭開李興華“中國普洱茶航母夢”折戟杭州內幕。
許諾年收益不低于16%,非法吸資1.27億 鴻如在杭州營銷模式一直飽受爭議
其實在案發之前,鴻如公司在杭州的營銷模式就一直飽受爭議。
據杭州檢方的通報,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李興華伙同犯罪嫌疑人董忠義等另外13人,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在杭州先后以“云南鴻如”、“杭州鴻如”公司的名義,針對不特定的老年群體,利用公共場所散發贈券和召開品牌推介會等方式進行公開宣傳,借用普洱茶收藏升值概念并許以年收益不低于16%的承諾,并宣稱通過香港鴻如文化發展控股集團進行海外上市配發原始股,通過簽訂所謂的普洱茶銷售合同和委托銷售合同,大肆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活動,其間共計非法吸收資金高達1.27億余元,涉及被害人1000余人。另外,李興華在云南鴻如茶業有限公司成立后,將1000萬元注冊資金全部抽逃,還涉嫌抽逃出資罪。
年齡不到30歲的劉軍來自四川,2008年應聘到云南鴻如杭州分公司(杭州分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當銷售員。在李興華等人案發后,劉軍義務留在公司善后,但他從今年4月份起就沒再領到工資。
劉軍昨日對記者說,鴻如公司的營銷模式類似于“返本銷售”。合同分成兩份,一份是普洱茶購買合同,另一份是普洱茶委托銷售合同。
操作模式大致是:甲方(受害者)出資向鴻如公司購買一定的普洱茶,再將茶委托由鴻如公司銷售,一開始合約期限是3年,3年內如果鴻如公司沒有將普洱茶銷售出去,將按每年出資額的20%比例一次性支付給甲方作為回報,普洱茶由鴻如公司按原價回收,扣除本金和回報額,剩下的利潤歸鴻如公司。在整個過程中,甲方僅需要支付小額的倉儲管理費用。
到了2009年6月,鴻如公司作出一定調整,將新加入的投資者每年回報額降為16%,按季度支付,每年支付4次。
鴻如公司經常在一些高檔酒店會議室包場,邀請離退休的老人參加品牌推介會。為配合業務發展,該公司還通過報紙網絡向社會誠聘中老年顧問,并申明離退休人員優先。因為對外宣傳的回報率很誘人,品牌推介會幾乎場場爆滿。
爭議隨之而來,有人曾舉報鴻如公司在搞傳銷和欺詐。2009年杭州市相關部門曾介入調查,但鴻如公司進行危機公關,邀請部分投資者到云南總部參觀,一些媒體還對此做了大篇幅的正面報道。這場危機之后,該公司在杭州的業務越做越大,2009年7月鴻如蕭山分公司成立,隨后鴻如杭州分公司又在杭州主城區設立多個分部。
劉軍說,據他所知鴻如公司在全國其他地方都只是賣茶葉,只有在杭州才炒作普洱茶的收藏價值。
號稱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動員投資者入股時高管被“一鍋端”
在杭州市檢察院發布的消息中,并沒有透露鴻如公司的高管是在哪一天在什么地方集體被抓,警方查處鴻如公司是由于舉報還是另有原因。
昨日,記者向杭州警方求證,沒有得到明確答案。但記者采訪中,接觸到不少自稱是本案知情者,他們向記者介紹本案背后一些內幕。
張山是親眼目睹警方抓捕過程的知情人之一,據他介紹,今年5月6日前后,包括他在內的投資者都收到鴻如杭州分公司的通知,要求5月6日至5月12日到位于杭州九溪的林泉山莊開會。
“到了林泉山莊后,大家才知道有些不對勁。”張山說,鴻如公司的高管幾乎全部到場,他們一開始宣稱鴻如公司將在國內A股上市,后來又說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鴻如公司工作人員動員大家將投資收藏改為入股,雖然鴻如公司稱投資者可以自愿選擇,但這一改動讓很多投資者措手不及。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了很大的興趣。
“湊一百萬元就可以擁有200萬原始股,每股市值要翻15倍,我的身價就有3000萬了!”受害者之一劉宏到昨天都不敢相信,李興華在杭州“栽了”。在這之前,董事長李興華在大家眼里簡直就是“幸運星”和“財神”。
用劉宏的話來說,一輩子都碰不上這么好的發財機會。鴻如公司在動員時將投資者按出資額分成不同等級,10萬元起步,每個等級享受不同的優惠和回報。
在大家還想著發財夢時,5月11日股權登記結束的前一天,杭州警方在林泉山莊、鴻如杭州公司所在的德源大樓(位于杭州莫干山路639號)等地采取統一行動,將包括董事長李興華在內的鴻如公司高管人員“一鍋端”。
有人分析,警方可能發現鴻如公司可能借上市之名轉移資金或洗錢,才果斷采取突然行動;也有知情人士透露,是有人向警方舉報鴻如公司涉嫌欺詐,因為有投資者向鴻如公司要求退款或要茶葉時,遭到鴻如公司的拒絕,因為鴻如公司可能將一份普洱茶賣給多位投資者,加上警方此前一直在對鴻如公司進行秘密調查,在掌握鴻如公司在杭州違法犯罪的充分證據后,警方趁鴻如公司高管在杭州聚齊后才展開抓捕行動。
對于這些說法,警方昨日均未作出正面回應。但杭州警方有關人士明確向記者表示,警方將聯合有關部門擇期就此案召開發布會,詳細公布案情。
受害者年紀最大的90歲 他們擔憂普洱茶變質
“知道李興華等人被捕后,我們這些天覺都睡不著,做夢都想著怎么才能把錢要回來,或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昨日,記者來到鴻如杭州分公司位于莫干山路639號的德源大樓辦公地點時,也到此打探消息的受害者一下子聚攏過來,有上百人。
他們當中不少是白發蒼蒼的老者,70多歲的陳阿姨拉著記者的手哽咽著說,她先后向鴻如公司投入了16萬元,并且介紹遠在天津的老同學也投了16萬元,如今老同學身患絕癥,救命錢拿不出來。
受害者之一邵大媽帶記者到鴻如公司位于余杭五常茶葉倉儲庫查看。她說,有1000多人跟這家公司買了普洱茶,這些受害人的年紀都已過花甲之年,年紀最大的接近90歲。他們當中投入最少的有10萬元,最多的高達348萬元,很多人的錢都是向親朋好友借來的。老人們說,投資到鴻如公司的錢幾乎是他們一輩子的積蓄和養老錢。“我們大多數人沒有從鴻如公司拿回一分本金,更不用說其他回報。”邵大媽說。
盡管李興華出事,接受記者采訪的受害者卻說他是一個“好人”。這些老人們當初覺得把積蓄存銀行負利率,投資其他風險太大,剛好云南鴻如推出普洱茶收藏,雙方有合同約定,這家公司牌子響亮,董事長李長興又做過不少公益扶貧事業,經常在媒體上露面,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
李興華每年來杭州只是一兩次,受害者接觸過的他不善言辭,待人“誠懇”,“收藏普洱茶本來是一項低碳、環保的投資,是鴻如公司底下人的不規范操作才使投資變了味。”
據受害者說,警方暫扣鴻如公司位于余杭和蕭山倉儲庫的普洱茶有180噸左右,他們說,現在是梅雨季節,普洱茶對室溫和濕度要求比較嚴格,如果沒有專人管理,這些被查扣的普洱茶容易變質。“如果不及時把這些普洱茶進行處理,我們投進去的錢就很難拿回來了。”他們擔憂地說。
(除李興華外,其他當事人均為化名) (陳洋根)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