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活立木偽PE騙局調查:注冊環(huán)節(jié)并無問題
發(fā)布: 2011-06-20 08:26:18 作者: 劉婧嫻 來源: 中國經營網

編者:在全民PE浪潮下,一些打著PE旗號,沒有任何項目實為非法集資的不法分子屢屢得手。靚麗的工商資料、高額的月息回報,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優(yōu)惠宣傳,普通投資者顯然很難抵擋住這樣的偽PE騙局。已經擁有1000多家私募股權投資企業(yè)的天津,開始重拳整頓偽PE亂象。
不到半年時間,來自河南的王先生就“從天堂到地獄”。
王先生去年11月在網上瀏覽時無意中接觸到天津一家名為活立木的股權投資基金,被其誘人的高回報以及投資碳匯交易所的項目前景吸引,在試探性投入10萬元后,王先生次月就收到首期的月息回報,隨后王先生陸續(xù)投入6次,到今年1月初,王先生投入到天津活立木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企業(yè)(以下簡稱“活立木基金”)的資金已經超過200萬元。然而3月18日,活立木基金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天津公安機關查封。“200萬元都打水漂了。”王先生絕望地說道。
王先生只是活立木基金騙局中受騙3000人中的一個。《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后發(fā)現(xiàn),一種通過互聯(lián)網散布消息吸引投資者,通過提取傭金鼓勵發(fā)展下線的網絡金融傳銷手法,正使得類似活立木基金這樣的偽PE詐騙屢屢得手。
偽PE騙局現(xiàn)形
據了解,活立木基金于2010年6月7日在濱海新區(qū)注冊成立,注冊地址為濱海新區(qū)水線路2號增1號于家堡金融區(qū)服務中心213房間。認繳出資額50億元人民幣。執(zhí)行合伙人李宏,合伙人李萍。公司主營業(yè)務是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資產管理、投融資咨詢服務等。
然而,王先生在投入200多萬元后才知道,今年3月,活立木基金已因涉嫌在全國各地通過網點、互聯(lián)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沒有任何經營和投資項目,涉嫌非法集資被查封停業(yè),目前天津市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并成立了處置活立木基金涉嫌非法集資專案組。
活立木基金被查封后,在無法聯(lián)系上企業(yè)合伙人及管理人的情況下,為保護自己及其他投資人的利益,來自不同區(qū)域的7位投資人決定發(fā)起成立“天津活立木投資者管理委員會”(下稱“活立木管委會”)。
“最初目的是得到投資者授權,提高與政府對話的分量,用文明高效的方式維護受害者權益。”6月3日,在活立木管委會北京臨時辦公地,管委會成員之一周女士(化名)對記者介紹,“我們幾個成員最久的認識40多天,都是3月份發(fā)現(xiàn)活立木出事后從各地奔赴天津偶然碰上的。”
據活立木管委會對記者透露,目前他們已經獲得投資者授權近3000份,投資者自報投資額累計5.4億元,這些錢都被打入活立木基金提供的賬戶,甚至有的投資款直接打入了活立木基金董事長李宏及市場人員的個人賬戶。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投資者遍及全國20余個省市地區(qū)。而據接觸案件的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活立木案件中投資者人數遠不止3000人。
活立木管委會在進行授權登記時發(fā)現(xiàn),活立木基金投資者存在人數眾多、投資額小、分布地區(qū)廣泛,以家族主要能力人為中心的群體投資結構的特點。
而活立木基金并非個案。據悉,天津市經偵部門今年以來已經相繼立案偵辦了天津天凱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天凱新盛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案件,此后,又相繼收集到13家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的線索。其中“天凱”公司運作僅短短4個月,參與者達到1.2萬余人次,涉及全國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涉案協(xié)議金額達12億余元。
6月8日,天津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天津市打擊防范電信詐騙和涉眾型經濟犯罪情況,決定自6月至12月,在全市范圍內對電信詐騙和涉眾型經濟犯罪實施專項打擊和防范宣傳專項行動。
據記者了解,按照天津市的相關規(guī)定,規(guī)范運作的基金管理機構向市備案辦申請備案須符合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基金必須定向私募,不準以廣告、網站、報紙等公開方式募集資金;2.不得向投資者承諾固定回報;3.單個出資人出資金額必須超過100萬元;4.所募集資金必須由屬地商業(yè)銀行進行托管。
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發(fā)現(xiàn),活立木基金在運作中均不符合上述條件。
靚麗的工商注冊資料
工商注冊是勸誘投資者的“第一招”。觀察已經案發(fā)的活立木基金和天凱,作案手法如出一轍。有些網絡宣傳帖子上甚至對如何在網上查證項目工商注冊資料給予了詳細的指導。
“其實注冊一家活立木基金這樣的合伙企業(yè)成本只需要幾百元,而且不需要任何資質,無任何審批程序。最少兩個合伙人簽字的身份證復印件就可以了。”天津市瀚洋律師事務所律師魯順對記者說。
記者在天津調查活立木基金工商資料檔案時發(fā)現(xiàn),除一個樣本性的合伙企業(yè)合伙協(xié)議書外,僅有寥寥幾頁注冊文件,截至6月13日,活立木基金還未進行年檢,因此無任何財務數據。其工商資料信息之匱乏、根基之薄弱讓人難以與巨額募集資金聯(lián)想到一起。
活立木的全體合伙人只有董事長李宏和川籍女子李萍二人。認繳出資額共50億元,其中李宏和李萍占比分別為60%、40%。《出資認繳確認書》顯示,李萍對合伙企業(yè)所認繳的出資額20億元應于2060年6月1日前繳付。
“活立木是以有限合伙企業(yè)形式發(fā)起設立,注冊資本具備認繳資格,其工商資料中的認繳出資額50億元并不是實際出資,也無需驗資證明。”天津于家堡地區(qū)一位律師向記者解釋,部分涉嫌非法集資的所謂PE基金在注冊環(huán)節(jié)并無問題。
我國的《合伙企業(yè)法》于2007年6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專門增加有限合伙條款,同時允許法人合伙,這樣為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渠道。在有人承擔無限責任的基礎上,由更多人承擔有限責任,來解決資金募集的問題,目前國外私募基金多為這種有限合伙企業(yè)形式。
“在運作中,沒有明確項目也可以予以注冊,先承諾出資,當有項目再實際出資,這是正常的。然而現(xiàn)在有些人利用天津市改革試驗和于家堡金融中心的名義欺騙百姓,吸收低額投資款承諾固定收益,進行集資詐騙,這些情況在注冊時是無法規(guī)避的。”魯順告訴記者。
而記者走訪工商資料顯示的活立木注冊地濱海新區(qū)水線路2號增1號于家堡金融區(qū)服務中心213房間時發(fā)現(xiàn),位于該地理位置的建筑大樓為于家堡招商管委會所在地,為于家堡地區(qū)金融機構提供注冊服務的商務局即在此處辦公。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建筑2樓為展廳,并無房間。213房間只是于家堡免費為注冊企業(yè)提供注冊地址的一個虛擬號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也有公安局工作人員到此詢問其他號碼的情況。
“不法分子緊貼經濟走勢,利用市場投資熱點誘使投資人集資是當前天津涉眾型經濟犯罪的特點之一。在PE熱潮下,很多投資者都過于輕信。”一位律師直言。
網絡傳銷高回傭發(fā)展下線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能輕易搜索到活立木基金的網絡宣傳頁面。據了解,3月期、7月期、1年期不同期限的活立木股權基金分別對投資人承諾月息回報5%、7%、9%,最低投資額2萬元,也就是說投資2萬元1年期的活立木股權基金,每個月賬戶里會獲得利息1800元,年化投資收益率高達108%。
很多投資人均對記者坦言,他們正是被這樣的高額回報吸引。
“通過正規(guī)的股權投資渠道,在短暫的投資周期內,難以達到如此高的投資回報。投入資金立即得到固定的高額月息回報和返傭,這種模式運作往往通過拆東墻補西墻來完成。”一位在天津從事股權投資交易的金融界人士對記者如是直言,投資者輕易被高回報誘惑,缺乏必要的投資常識。
然而活立木能夠將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為在短時間內擴散到全國各地,與其銷售模式有重要關系。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活立木短期內大規(guī)模騙取大量投資者資金有其清晰的路徑:雇傭職業(yè)傳銷者,利用傳銷網絡迅速發(fā)展投資者,通過提取傭金鼓勵發(fā)展下線,使投資群體迅速膨脹。
從活立木銷售人員在網絡上傳播的宣傳信息可以看到其銷售代理人獎金制度:投入至少2萬元即可獲得銷售代理權。而代理人自身的投資檔次則決定代理人級別:如代理人投資2萬元就享受8%的銷售獎金,投資6萬元享受12%,投資10萬元享受14%,投資20萬元享受16%,投資50萬元享受18%;此外還有銷售業(yè)績的享受:代理人享受下級市場的業(yè)績(不享受獎金提成),當本團隊的業(yè)績滿1億元,可以提成本團隊業(yè)績(新產生的業(yè)績)的1%的領導獎勵。
顯然,這是一種典型的通過高回傭吸引投資者的傳銷手段。
接觸案件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安徽、天津、內蒙古、山西等區(qū)域,已經活躍著一些專門的代理機構,俗稱“網頭”,代理此類“偽PE”產品,并從中挑選利息高的產品來銷售。
“在運作過程中若有人參與傳銷組織進行非法集資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單純的投資者沒有問題。主要看是不是明知是傳銷行為還參與。”天津當地的知情律師對記者分析,“在追回資金保障權益方面通常有一個原則,收益部分不會再兌現(xiàn),慣例是優(yōu)先保證個人權益,其次是機構,活立木運作時所募集資金,部分用于大量返息、提成等巨額開支,能追回多少尚屬未知。有些被騙者被誘導吸引后直接將資金打入活立木董事長李宏的個人賬戶,甚至沒有任何合同或憑證。還有一部分投資者現(xiàn)階段沒有報案,將來善后工作量很大。”